通过教案的设计,我们可以提供有趣和吸引人的学习体验,我们要确保教案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符,以下是句子范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画杨桃说课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
画杨桃说课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不像……而像” “不要……要……”写句子。
3、 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 读准字音。
2、 记忆字形。
3、 理解词义。
四、巩固练习。
1、 读生字,口头组词。
2、 读课文,练习按内容分析,理解课文。
第二课时
一、理解第一部分内容。
1、 读第一自然段,这段讲的是什么?
2、 读父亲的话,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二、理解第二部分内容。
1、 在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画什么?我的座位在哪儿?有什么感觉?
2、 从哪些词语看出,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3、 当我交出去的时候,老师和同学们的态度各是什么样?
4、 老师的神情有什么变化?
5、 读老师说的话,看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6、 读读老师和父亲的话,从中懂得了什么?
三、理解第三部分内容。
1、 这一段讲了什么?
2、 联系学习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拓宽思路。让学生来介绍。
四、总结全文。
五、指导背诵课文。
六、教学心得:
画杨桃说课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杨桃实物;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实物,导入新课
1、师出示杨桃实物,并请学生读“资料袋”。
2、师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我从画杨桃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轻声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出示小黑板,认读生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
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
指名读,正音:“嘱”读zhǔ,不要读成shǔ;“审”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肃”是平舌音;“晌”读shǎng,不要读成xiǎng
三、自读自悟,汇报交流
1、默读思考:“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同学们怎样评价“我”的画?老师怎样做怎样说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交流课文内容: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找找哪几段具体写了画杨桃的事。(边读边用笔做记号)
2、练习朗读2——18段。
指导朗读要点:
(1)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画得怎样?
抓住重点句:“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体会“我”的一丝不苟。
(2)通过对比体会人物心情,把握准感情:
①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时认为画得怎样?态度是怎样的?老师的态度又是怎样?
(找出老师的动作,分角色朗读,老师、同学们的对话,体现两者态度的不同。)
②当老师让学生坐到“我”的座位观察后,学生的态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一次老师问“画像不像杨桃”时,同学们嘲笑的语气;第二次老师问“杨桃像不像平时看到的杨桃”,同学支支吾吾的语气。(对比体会读好这部分内容)
抓住“和颜悦色”一词,指导老师耐心和诚恳地批评这部分。
二、升华领悟:
1、出示父亲和老师的两段话,
①朗读思考:他们的话相似在哪里?都说的什么意思?明白“教诲”的意思吗?
通过反复读,学生能体会出父亲和老师都是教育“我”要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
②再读,老师的话哪几句和父亲的不相似,是什么意思?(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③师总结:父亲和老师教“我”做人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这是做人的根本!从画杨桃一事中,“我”还明白了从不同角度去贯彻,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怎能不让“我”终身受益呢?
2、背诵老师讲的一段话。
3、齐读,交流体会:读后想到了什么?可引导联系《题西林壁》一诗、《画鸡蛋》一文,进一步理解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不同结果的道理。
画杨桃说课教案篇3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做到会读、会写、会用。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学习活动中,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有效的知识技能体系,学会系统思考。
3、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观念、换位思考的思想观念以及尊重他们感受的思想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部分
教学难点:理解教师所说的那段话。
三、教学方法:
整体阅读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
四、教具准备:
杨桃
五、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二课时:理解课文
第三课时:字词训练,给课文分段
六、过程设计:
第一、二课时
一、课前谈话:
出示智慧树,提出自我评价要求。
二、揭示课题:23、画杨桃
三、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从流利程度展开评价。(头两个自然段全班合作检查,后几个自然段同桌合作检查)
2、说说自己觉得在预习中遇到的困难,如:不容易读正确的生字词、不理解的词语,展示在黑板上,教师权衡,能马上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先留下来在理解课文时合作解决。
四、理解课文:
1、通过引导学生专心阅读课文(阅读方式可以多样化快读、默读、小声读、略读),解决对文中人物的理解。
2、抓住人物对话部分,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老师说的那段话。
(1)出示重点句子,读一读。
(2)问:你认为这段话中的那部分使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3)出示诗歌《题西林壁》,问: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老师选择在理解完老师所说的话后出示这首古诗?
(4)出示填空题:
看的角度不同,()也就不一样。因此,当我们看见(),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我们应该()。看到是什么样的就()。
五、拓展练习,让学生自己上网查阅自己感兴趣的与课文有关的其他知识。
第三课时(略)
课后反思:
应该说今天这两节课还是给我带来了快乐,因为它使我有了很强的成就感,我终于敢上自己以前不敢上的以事述理的课文了。虽然还存在一些缺陷,但起码在设计和操作上比以前有进步。我觉得自己在这节课做得比较好的是:
1、能始终把学生放在学习活动主人的位置上;
2、能根据新课程标准创造性的处理教材;
3、评价用语比较到位,所以学生能顺着我的思路走。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1、在质疑的环节中教师应有效引导学生提问有研究价值:以后可以想这样,让学生把自己提出的问题写下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几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2、有些学习活动没有做到有始有终:如提出让学生合作学习,但在汇报交流时却没有引导学生以合作形式交流;
3、教师对教材的深挖还是不够,对一些重点词汇自己都没有仔细琢磨,心中没有明确的定义,导致在引导时不明确。
只关注大处,不琢磨小节,始终是我性格的弱项,这也反映在我的课堂教学行为当中。以后我要从关注细节这方面完善我自己的思维和行为。
画杨桃说课教案篇4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这篇课文的特点是从一件事情中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弄清事,清的来龙去脉是领悟其中道理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通过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旬与句的联系,学习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写句子。
4·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第一自然段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第一自然段,这段讲的是什么?(讲父亲怎样教我画画。)
2·今天,“我”有机会画画了,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深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1·在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画什么?我的座位在哪儿?有什么感觉?(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我感觉看到的杨桃不像平时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2·从哪些词语看出,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看见的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3·当我把这幅图交出去的时候,同学和老师的表现怎样?
(同学看到我的画哈哈大笑;但是老师的态度不一样。)
4·老师是怎样做的?(首先,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接着,请觉得好笑的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让他们也从我看杨桃的角度去观察,使他们亲眼看到杨桃真的像个五角星;最后,老师抓住这件事因势利导,启发同学们从中懂得一个道理。)
5·老师在这样做的过程申,神情有些什么变化?请找出重点词语。(神情严肃,半晌,和颜悦色。)
6·读老师说的话,看看告诉了我们什么?(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懂得了这个道理后,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7·把老师和颜悦色讲的那段话和父亲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你从中懂得了什么。(应该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
三、理解最后一段。
1·读课文,这段讲了什么?
(讲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2·找出重点词语,体会在句中的作用。(教诲、一生受用。)
四、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要说明什么?(写课上对着实物做写生练习。说明看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不一样,甚至不像原来的物品,是合乎情理的。)
2·怎样背诵最后两个自然呢?(先熟读课文;再抓住两段中的重点词语,深入理解;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就不难了。)
3·先口头练习说句子,在说的基础上再写句子。
五、巩固练习
1·同桌互背课文,再请几位同学背给大家听。
2·怎样做写句子的练习呢?(先读课文中的句子,体会一下带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然后考虑要写的内容;最后再动笔写。如:不像……而像…不要……要……都是从两种事物中否定一种,肯定一种。)
作业设计:
a:把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感受与体会尽可能详细的写下来。
b:说说学习课文后的感受与体会并完成句子练习。
c: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完成句子练习。
板书设计:
5
画杨桃
我看
不像……而像……
角度不同
同学
大笑
相信自己的眼睛,
父亲叮嘱
不要想当然
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老师
严肃
和颜悦色
画杨桃说课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词,指导规范书写。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杨桃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同学回答,出示课后资料袋里的文字解释)。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杨桃有关的课文《画杨桃》。生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1)谁画杨桃?
(2)怎样画杨桃?
(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呢?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4、(出示课件)范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要示读准生字字音,通过并联系下下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学生自读课文)
2、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课件出示词语)
叮嘱前排靠边准确审视讲台神情严肃
半晌轮流和颜悦色熟悉角度相似教诲
生字推火车读,小组比赛读。
3、生字词大家认的很好,我们再来看看词语理解的情况。(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教师引导规范表达)(课件出示)
想当然严肃教诲和颜悦色
审视熟悉受用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大家刚才认识了生字,理解了词语,读起课文来肯定比刚才读的好,咱们再来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课文中图画课上的事从哪儿开始到那儿结束?(老师引导,学生回答)这篇课文分为几部分?(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下面每一部分。)讨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父亲教我画画时叮嘱我要按事物本来的样子画。
第二部分(第217自然段)图画课上我将杨桃画成五角星,被同学取笑,老师教育大家的事。
第三部分(第18自然段)父亲和老师的教诲是我一生受用。
2、课文内容咱们这节课就学到这儿,大家来齐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大家来看看本节课要会写的字,那些字较容易写错,和老师一块儿来学习学习。把容易写错的地方老师强调。学生书写,老师巡视。
五、课外作业。
1、摘录老师与父亲说的相似的话。
2、造句。
不像而像
不要要
是就
和颜悦色
画杨桃说课教案篇6
一、情境导入
1、大家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什么礼物?
(出示杨桃)这是——杨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还能生津止渴、止血止痛呢!真正的杨桃是在秋季和冬季才成熟的。看,有趣吗?
2、(对照课前板书:岑桑)在著名作家岑桑心中,这个杨桃可不仅仅是有趣,已步入晚年的他直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小学时画杨桃的经历,想知道其中的故事吗?那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出示课题)画杨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谁愿意向困难发起挑战,把自己认为难读的段落大声地读给同学们听?
你来,(第2段)真不错!
你来读,(第1段)你把藏在这段话里的生字读得多正确呀!
你读(第13-16段)
你来读,读得一字不差,真了不起!
3、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这么短时间内就将文章读得通顺流利了,从你们津津有味的表情中我发现你们还若有所思呢,的确,只有细细地品读,才能品出其中的味来!那么,这节图画课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你来,你来,你来。
4、看来,图画课上的嘲笑声、老师和同学们的讨论、老师的教诲都是因为我那幅画得象五角星的杨桃图而引起的,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那堂图画课,目睹我的那幅杨桃图。
三、探究“我”的作画态度,初识“实事求是”
1、自由读读第2小节,想想:在课堂上,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划出句子多读几遍。(生读书动笔)你来读,课件出示: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1)自己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你说,你从“认认真真”这个词上发现他画得很认真,很仔细。请你把那份认真读出来。
你说,你从“老老实实”上读懂了他是看到什么就画什么,没有凭自己的想象去画。你是如何理解“我”这种“老老实实”的作画态度的呢?
你来,噢,原来在我这样的举动背后,老老实实地遵从了父亲的叮嘱。
(2)(课件出示)读读这位父亲的话,你读懂了什么?
父亲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你读懂了“想当然”。对呀,还是在那个前排靠边的座位,如果我想当然地去画,也许会把杨桃画成什么样呢?你来,你来,你来。
对,不管是把它画成苹果,画成香蕉,画成平时最常见的那样,结果都—— “画走了样”。
所以,在我开始要画画的时候,我的耳畔总会想起父亲严肃地说:——
在我粗心大意、画得想当然的时候,父亲仿佛在跟我语重心长地说:——
你来,好一份“语重心长”。我正是老老实实地听从了父亲的叮嘱,才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3)你还从哪些地方发现了“我”的这种老老实实的作画态度?
你来,你可真会读书!你发现了“我”老老实实地在座位上观察。
课件出示:
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自己读读这句话,你怎么发现“我”的老老实实的?
你来,原来他将眼前的杨桃和平时的杨桃进行了——对比。
还有什么发现?
你在从小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听着你的理解,你仿佛同作者感同身受!真高明!(师走到前排靠边的位置)是不是这样的座位?现在就让坐在这里的同学“现身说法”。(示意一同学起立)
这是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到的可能和平时所经历的完全不一样。你能将这种和小作者相同的感受读出来吗?
还有谁想读?你来,(请同样坐在前排靠边位置的同学再读句子)
我似乎听到了小作者的心声了。假如你就是这位小作者,此时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我该不该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呢?心中升起一种疑惑。
2、你说,正是父亲经常叮嘱我的话使我消除了心中的疑惑。让我们再来读读父亲的话。
(课件出示)齐读:
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就是这样,我老老实实地听从父亲的教诲,在座位上看到杨桃像五角星,我就老老实实地画出了——五角星。
把自己对“老老实实”的理解送到句子中读出来
(课件出示)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你读,从你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老老实实作画的孩子。
你读,从你的脸上我感受到了一份如此坚定的“老老实实”。我坚持着这种“老老实实”的作画态度,换种说法就是——实事求是。
师板书:实事求是(生齐读)
我正是抱着这种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画杨桃的,(对照板书)尽管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我自己觉得还是——很满意、很自信
把那种自信、满意读出来。你读,多自信的孩子!你来,大家一起来。
四、探究“同学们”的心理转变,丰富“实事求是”
1、师:同学们又是如何看待我的这幅画的呢?自己读读下面两则对话,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生读对话思考)
(1)你说,多么会读书的孩子!你不仅仅是发现了省略号,更找到了文章的眼睛呀!还有什么发现?
你来,噢,你发现了,第一则后面是个感叹号,感叹号的语气是很肯定的。那第二则呢?
(2)同学们从这两则对话的字面上发现得不仅多,而且很有价值,我知道你们都在思考,文章的味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品出来的。
那么,该怎么把自己的发现读出来呢?自己联系上下文读读2-18小节想一想,怎么读才能读出其中的味呢?自己有收获了,就和同桌一同分享,合作读一读。
2、(课件出示第一则对话)
(1)哪对同桌愿意第一个尝试?你们吧。
你为什么这么读?噢他画错了,杨桃怎么可能是五角星呢!
请你们读(另一同桌对读)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大声呢?
噢,杨桃根本不可能是这样的,每个人都知道,大家的回答是异口同声的,
请你们吧,为什么你的语气中还带有笑意?同学们觉得很好笑,竟然有人这么画杨桃,太不可思议了。同学们会怎样地笑呢?你说,你说,你说。
(2)就带着这种讥讽的笑、轻蔑的笑、讽刺的笑,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则对话,(师生对读)从你们异口同声的话语中、从课堂上传出的嘻嘻的笑声中,我听出了你们对这幅画的嘲笑。
3、(课件出示第二则对话)这则对话呢?又该怎么读?哪对同桌想试一试。
你们来,为什么你读得如此吞吞吐吐?噢,原来这里有很多省略号,
你们来,说说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你能联系上下文发现问题,提出想法,这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真了不起。
4、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聚集目光的力量,注视着我这里。此时我就是文中的那位老师,我把杨桃的一端正对着大家,(现场演示、慢慢移动让全班同学都体验这个角度)看,你看到了什么?你可以放声地与旁边的同学交流。
5、现在,你就是刚才发出嘲笑声的同学,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你心里想说些什么呢?拿起你的笔,写下你想说的话。(学生动笔写话,教师巡回指导)
很多同学都已经写完了,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学习成果吧!请鼓起自己的的耳朵用心地倾听,别人的理解可能就是自己不曾想到过的。
(1)你读。我知道你已经学会去尊重别人作画时的实事求是了。
你说。你真会学以致用,用省略号表达出自己的感情了。你说。我知道你已经学会去评价别人的画了。
(2)请你再说。从你的感悟中,我发现你对父亲的话有了更深的理解。(课件再次出示父亲的话)一起读。
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子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从这以后,我们不需要父亲经常的叮嘱了,我们已经将这句话深深地烙在了我们的心上,让我们自信的说出这句话:(课件出示)
我们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子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6、父亲就是在教导我们作一个——实事求是的人!
听着你们用真情写下的话语,我分明感受到了你们心中的那一份愧疚!就把这份愧疚送到这则对话中说出来吧!(课件出示第二则对话)
孩子,现在的杨桃还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那么,它像什么?
听着这些充满愧疚的回答,看着你们充满愧疚的脸庞,我知道你们再也笑不出来了,(对照板书)因为你们已经学会如何用“实事求是”的眼光去评价别人的画。
五、探究“老师”的引导过程,深化“实事求是”
画杨桃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只要用心地去品,还能品出更多的味来!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去思考、去探索老师是怎样引导同学们实事求是地去评价别人的画的?通过下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会对“实事求是”有更深的理解。
作业:预习“画杨桃”下节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