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列表页

2023年齐鲁大讲坛开学第一讲观后感(8篇)

2024-01-27 互联网 实用范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观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观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一讲观后感篇一

2月10日晚,由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北京电视台录制,在北京卫视播出的《教师请回答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课》第三期节目“疫情当前谁在逆行”里,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蒙曼、北京大学医学部医院管理处处长张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李海潮、北师大二附中高三班主任何杰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护理部主任张志云等专家,围绕上述问题作了精彩的解答,为大中小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

张志云是奋战在一线的人员之一。节目中她表示,传染病医院的医护人员都拥有天生的使命感,疫情当前都会如战士一般冲上去。节目现场还连线了正在武汉奋战的两位医生,黄维从四川驱车18小时前往武汉支援,马靖则是北京第一批驰援武汉的医疗组组长。

蒙曼和何杰,为身处在特殊时期的学生指点迷津。蒙曼称“逆行者”的“逆”是逆私情,“行”是行公益,在疫情来临之时,每一个克己自制的人都是“逆行者”。疫情之中教师如何保障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又应如何借此机会完善自身这些资料,何杰教师都在节目中作了回答。

生动的节目资料得到了北京和全国电视观众的热捧,电视收视率位列同时段北京卫视第一名,超过同时播出的电视剧和娱乐节目。微博相关话题累计阅读量超过1.2亿,话题词登上抖音热搜榜。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号召全市大中小学生将收看此次节目作为疫情防控期间一次“特殊的主题班会”。收听收看电视节目的学生们普遍反响热烈。北京市怀柔区第一幼儿园中六班的王齐誉同学说:“我看了医生打冠状病毒,我都有点想哭了。我以后也要像白大褂一样勇敢。”海淀区五一小学的宁艺嘉同学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做的,就是以眼前的逆行者们为榜样,好好学习,锻炼好身体,将来当祖国需要时,我们也要挺身而出。”东城区宏志中学的同学们说:“走过恐慌,更多的是感动和敬佩。我们爱这片土地上善良隐忍、守望相助的人们,我们的国家会变强,我们一齐加油。”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本科生郝睿同学说:“身为国家未来栋梁的我们,要向逆行者致敬,与英雄们看齐,将来也能在危急时刻,挺起中国的脊梁。”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一讲观后感篇二

以这场疫情斗争的生动实践为契机,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坚定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疫情爆发以来,武汉等地采取封城措施,全国各地大规模的停产停工给国家经济带来相当大的压力,但疫情防控工作仍然有条不紊地开展,经济社会稳定。新冠肺炎战“疫”中数万名医护人员驰援一线,休假工厂迅速开工,雷神山、火神山仅仅10天奇迹般矗立。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才让今日抗击疫情充满信心和底气。

理论自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人民对完美生活的向往作为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在这场抗击疫情战斗中,第一时间调动全国医护人员前往武汉,奋力医治病患,协调调配全国医疗物资和生活保障物资驰援武汉和湖北其他地区,全力支持湖北省加强病人的救治工作,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体现了生命面前人人平等,而这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于一切理念的集中体现。

制度自信:中国疫情能得到快速有效遏制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在抗击疫情中的快速有力举措,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干事谭德赛高度评价:“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自信。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所体现出来迎难而上、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不怕牺牲、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等精神正是中华文化的生动体现。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智慧、理念、气度、神韵涵养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豪,中华文化必将在抗击疫情中,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全球。

新的历史条件下,新一代大学生更应当坚定四个自信,勇于担当作为,承担起新时代建设者的历史职责,不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不负韶华,努力成为一个有梦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一讲观后感篇三

这个寒假非同以往、异乎寻常,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凶猛来袭,给全国人民出了一道“加试题”。应对这道必须解答且必须答好的严峻考题,全国人民迎难而上、众志成城、齐心抗疫,各项工作持续有力推进。构筑群防群治严密防线,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是坚定“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必胜信念。信心比黄金更珍贵。翻看中华历史卷轴,无数次瘟疫皆被化解;在社会制度如此优越、医疗技术更为发达的今日,我们更加坚信,党和国家拥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非凡本事。只要我们相信科学的力量,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坚定必胜信念,并将这个信念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就能不断汇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摘下口罩在阳光下自由呼吸。

二是践行“珍爱生命、科学防护”的行动理念。这场疫情,让每个人都沉下心思考生命的意义:生命是1,其他是0,仅有生命健康的1为根本,才会有其他的来丰富我们的人生。十分时期,期望大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适当地进行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练就健康的体魄,以良好的精气神抵御病毒侵袭,最大限度降低受到感染的可能。异常想说,若你此刻正处于疫区,请务必增强防护意识,严格遵守防护规则,做好相关防护措施;若你是疑似甚至已确诊人员,请务必严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相信国家有本事、有信心助你战胜病魔、恢复健康。

三是履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职责义务。为保证同学们学业不受影响,各地各校精心谋划,已经拿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确保“推迟开学不停学”。期望同学们与学校密切配合,合理安排时间,自觉坚持学习,做到每一天都有提高,每一天都有收获。当前也是广大初三、高三学子备战中考、高考的关键时期,期望你们科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制定周密学习计划,坚持学习不放松,切实做到防控疫情、保护身体健康与学习备考三不误。

四是牢记“动必三省、言必再思”的基本原则。为扎实稳妥、进取有效应对疫情,各地各校“本地疫情没缓解不开学、本校疫情不掌握不开学、防护物资不到位不开学”。期望广大师生密切关注开学安排,不提前返校或进行任何群体性聚集活动,密切接触者要做到“隔离期未满不到校、疑似病情未确诊不到校、确诊病例未治愈不到校”。开学后,可能还会处在疫情监测期,期望大家做到“教室未消毒未通风不进、师生及同学见面不触摸、食堂就餐不对座不交谈”,将疫情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党的领导是我们取得一切胜利的坚强保障,伟大祖国是守护我们平安健康的坚实屏障。教师们、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同舟共济、科学防控,共同为早日战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贡献自我的力量!

春暖花开日,师生相见时。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一讲观后感篇四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十分时期,官宣的“在线课堂”都有哪些、如何操作?共克时艰,广大师生“宅”家读书的正确打开方式应当怎样?2月17日,中国教育电视台将以一堂面向全国亿万师生的主题班会——《同上一堂课·主题班会》直播异常节目为大家敲黑板,划重点。

特殊班会,致敬成长

据了解,直播异常节目将以一堂特殊的班会为表现形式,旨在向全国中小学师生家长发出倡议,应对时艰,弘扬战“疫”精神,致敬祖国、致敬英雄,感悟成长、体会坚强,发出新的时代为何读书、如何学习的思考……带领全国中小学生同上一堂“空中班会”。

共同战“疫”,“宅”家学习

“宅”家的你必须也很关心湖北武汉以及全国其他地区的小伙伴们的学习生活怎样样了吧?直播节目将在湖北武汉、北京、河南、陕西、海南等多地设置报道点,打破时空,带大家一齐走近十分时期的在线课堂。在那里,疫情隔断了大家重聚学校的路,但隔不断我们一齐同上一堂课的温暖,经过电波,我们永远在一齐!

战疫的路上,你我众志成城!

学习的路上,你我奋发向上!

成长的路上,你我勇毅前行!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一讲观后感篇五

一堂课,差不多两个小时,但有些话,却值得我们深思。

武汉疫情在我们当代青年的生活中,到来得如此突然而又措不及防。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有亲身感受过非典的恐慌,更没有在现代见过“天下瘟疫横行”的惨状。然而武汉疫情的到来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一场疫情面前,生命何等脆弱。我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应对此次疫情,是难受而悲伤的,更有一份难言的惊慌与无奈。

然而几位教师对此次疫情做了最好的注解,他们处变不惊,娓娓道来,让我平静下来。是的,此次疫情来势汹汹,但对于正在飞速发展的中国,某种层面上来讲,一场磨难是必经之程。几位教师多次提到“多难兴邦”,一场疫情,让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短板显现出来;一场疫情,让雷厉风行的基层工作者代替了不作为的官员;一场疫情,提醒了所有人,未知的危险永远存在,每时每刻我们都要谨记奋斗的使命,迎接未知的挑战。

疫情无疑是沉重的。“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可能就是一座山。”短短数月,我们见证了疫情疯狂肆虐带来的严重后果:全国累计确诊八万余人,累计死亡人数也超过了三千。每一个冰冷的数字后面都是鲜活的一个个人,这样的惨烈怎不让人触目惊心?然而,我们看到,更多的人在为了一个国的安宁而不断奋斗着。钟南山院士年过八旬,疫情来临之际,他毅然奔赴武汉,稳定民心;武汉金银谭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在最前线不眠不休,诊治病人……

更多的是一波又一波的医疗工作者,义无反顾,留下一纸请愿书,在瘟疫的手中抢回一条条人命;更多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基础建设者,在武汉紧急开工,于险地建起火神山与雷神山医院;还有数不清的奔波着的人们,国家一声令下,便冒着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为患者搭建起生命的绿道,为人们带来生活的保障……

此冬本是寒冷,因了爱,却也有了丝丝暖意。中国的战疫是史无前例的。新冠肺炎之下,中央当机立断,火速封城;调度令急速下达,全民抗疫,各个岗位有条不紊;网上监督实时进行,热点关注,难点解决,疫情带来的危害尽可能将到了最低……

一场疫情让中国的凝聚力,让中国人民永远不被困难打倒的精神得到了充分彰显。正如几位教师所说,中国打的是一场攻坚仗,更是一场必胜仗,胜利就在眼前。

作为当代青年人,做好疫情防护的同时,我们也该思考自我人生的价值所在。奋斗,是实现大写青春唯一的路径。疫情将安,我们青年人的奋斗征程却还只是刚刚开始。一场疫情的教训,一次思政课的教诲,让我们懂得,唯有充实自我,才能更好地保家卫国,成为建设时代、保护时代的一份子。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一讲观后感篇六

应对疫情,医务工作者就像走向火海的消防员一样,让人敬佩,不计较报酬,响应国家号召,走向抗击病毒的第一线,在这当中有位17年前以往抗击非典的医生,向单位写下了请战书。

这封请战书就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女医生张旃副教授写的,请战书中既有战胜疾病的决心,也有柔情的挂念;既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情,也有沉着冷静、科学应对的胆识。

信中写到“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这句话包含着信念必须,也以着将应对一场艰难的决斗。个人感觉如果告诉丈夫,会让丈夫为自我担心,还是让自我承担这样的压力为好。

她以往参加过20__年抗击非典。当年她承担很多sars病人救治工作,为战胜非典做出了贡献,此刻又请战新型肺炎病毒,确实令人佩服,当代的战士。

技术被封锁了,就想到科学家;火灾来了会想到消防员,遇到困难了会想起警察,战争来了会想起军人,疫情来了就想到了医生。消防员来了,火灾就会被扑灭;遇到困难,警察来了,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国家被侵略了,军人会维护着每一寸土地;此刻疫情来了,期望医生来战胜病魔,他们就是当今国家的脊梁,国家的支撑,让我们平时对他们好一点,理解他们的工作。

在疫情面前,好有很多像张旃副教授这样的医生,其中最令我们感动的就是现年84岁的钟南山院士,他学识渊博,经验丰富,敢当敢为,17年前为抗击非典做出了卓越贡献,此刻又为了国家的需要,走向了抗击新型肺炎的第一线,实在令我们感动,不能忘记他们,是我们的幸运。

除了这些专家医生,还有其它医务工作者和后勤人员,为了这场看不见的斗战默默战斗在危险的第一线,向他们致敬!

应对疫情,要有战胜困难的决心,也要正确认识病毒的破坏性。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必须要配合国家的工作,进取应对出现的问题,服从国家的安排。做好自我的防护工作,减少传播病毒的机会。

应对疫情,我们在一条船上,此刻抱怨牢骚解决不了问题,武汉加油,我们一齐加油!我们国家没有什么战胜不了的!此刻需要大家多支持、让医护人员感觉到他们的牺牲值得,鼓励专家提出促成有效的措施,这比此刻分辨谁是正确的更有价值。最终必须要相信我们国家,17年前我们能打败非典,此刻更能战胜。

最终说一下:在人人自危的传染病面前,冲锋在前的就是医生,战胜病毒的也是他们的付出,他们的工作很累,也有压力,也会怕。可是他们不会退缩,即使危险再大,也是勇往直前。要敬畏他们的职业,期望永远不要再出现伤害医生的事件了,否则没人愿意当医生,水平高的医生也会到国外工作,那时候我们仅有绝望。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一讲观后感篇七

灾难面前,哪有什么个人情怀。初一开始,我就抛开小我,每天看新闻,关注疫情发展。

看着一天天叠加的数字,心情沉重又无奈,让人唯一感到欣喜的是,治愈人数也在慢慢增加。

今天,在头条刷新闻的时候又看到一则新闻:说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一名医生在接受采访时泪流满面。“他流泪的原因不是因为自己精神崩溃,也不是因为身体劳累,更不是因为畏惧疫情。而是因为他看到自己的同事们一刻不停的工作,没有时间上厕所,没有时间吃东西,没有时间喝水。他瞬间觉得他们已经奉献了一个医务工作者所能奉献的一切!”

看到这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十四亿的中国人民!

战胜疫情的路,艰辛又漫长,这是一场无声的战役,战疫中最值得讴歌的就是我们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一袭白衣,一份汗水,是他们,用无畏的精神,让一个个病患褪去疼痛,让一个个生命恢复生机。是他们,默默的肩负起责任与希望!是他们,用温暖的故事,书写出大爱的诗章,让温暖的阳光永远普照!

战胜疫情的路,艰辛又漫长,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心中的诗,来为他们讴歌吧!最后,我想用一首诗来赞美他们!他们是最美的天使!

赞天使

一片真心不染尘,

慈航有愿渡凡人。

悬壶济世清平乐,

齐鲁大讲坛开学第一讲观后感篇八

他们逆行而上,奔赴前线与病毒展开较量。

这群人就是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我眼中的英雄。

有记者问:“面对疫情你们怕吗?”他们的回答是:“怕,但我是一名医护人员。”我顿时热泪盈眶,因为你们也是人,面对灾难你们也会害怕,但穿上了白衣战袍,你们就是天使,你们就是英雄!

84岁的钟南山爷爷告诉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可他却不顾自己84的高龄去了武汉前线。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女护士剃了光头。他们的脸上都有被口罩、防护面罩勒过的痕迹,严重的甚至已经留下了伤疤,他们脱下手套后的手,都像是一节又一节的枯树枝。

自从这种病毒出现以后,我和家人每天都能从新闻中看到白衣天使们工作时的场景,从手机中看见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就像一缕光,刺过黑压压的乌云,给我们信心,给我们希望。

每一位白衣天使也是血肉之躯,也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也有着家人和牵挂,但他们为了能救治更多的患者,告别年幼的孩子,告别年迈的父母,舍小家,为大家,这种精神难道不宝贵吗?

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时此刻,他们就是我眼中最伟大的英雄!

再来一篇
上一篇:2023年消防安全宣传月心得或感想 下一篇:公司员工军训心得体会(14篇)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