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列表页

2023年幼儿教育小论文(5篇)

2024-01-01 互联网 实用范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教育小论文篇一

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好初中数学

摘要:在实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教学问题。经过了解,知道了学生数学成绩不好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学生是因为根本不喜欢数学这门课,有的学生是不喜欢数学老师,有的学生是没有掌握到学习数学的方法......针对这些现象,作为数学教育的实习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需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关键词:学生 兴趣 自主学习

前言:初中数学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的成功与否,对学生能否进一步学好数学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学好数学,是每位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也是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在实习实践中,我们进行了如下几点尝试。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对每一位师范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是我们师范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于实际行动的必要环节。通过实习,我们可以接触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自己在社会中,在学生面前,在学校里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书本的知识。这三个多月的生活工作体验,在实习学校校领导的关怀、老师的支持和指导,以及在队友的鼓励下,我收获了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与责任,明白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所要付出的艰辛和劳累。实习空闲之余,我会思考很多的问题,我发现有的学生数学成绩总是不够理想,于是我收集

材料,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试着能够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1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兴趣产生的心理基础

心理学告诉我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情感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和沟通,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作为一名教师要深爱自己的学生,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真诚的关心和帮肋他们,并且听取他们课程的反映,和他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并和他们交朋友。这样学生才会由对你这个老师的热爱,逐渐转为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如果学生不喜欢你这个老师,那么上课的过程中他的心情肯定不会很好,他可能会不听你的课,试问:这样学生的成绩能好吗?

2.2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孩子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怎样才能创设出和谐的课堂氛围呢?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保持良好的情绪,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态与教学语言也是吸引学生注意的重要条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教师保持良好的情绪,不断吸引学生注意

2、老师的语言动作尽量诙谐,幽默。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都不会喜欢没有精神的老师,如果一个老师上课没有精神,学生会认为他在唱催眠曲,所以很有可能就在课堂上睡觉。相反,如果一个老师激情澎湃,那么学生就很容易集中注意力听课,如果再加上老师的语言幽默风趣,学生听起课来自然就心情愉悦,教学效果也会好起来。再配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喜欢上这个学科了。2.2.1充分利用教具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

由于中学生处在一个活泼好动的年龄上,教学中可以借助教具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验探究不仅仅是物理化学这些学科中才可以有的,数学中也是可以的。数学老师也一定要注意结合探究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观 2

察—惊叹—疑问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做好演示实验。同时还就充分利用模型、流程图、投影、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数学教学内容形象化,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理论、书本知识和具体实物联系起来,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般的学习,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2.2.2密切联系生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数学内容,密切联系生活中的数学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例如,我在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那一节的时候,先让同学们回忆小学时候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就用了他们学校校门口伸缩门的照片。学生一看就知道是他们学校的例子,而且还经常见到,感觉非常的熟悉,所以效果非常好。数学教学中,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可以更好地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从而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从而更深刻地了解数学学科的价值,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2.3尽量让学生动手

数学是一门基础的学科,探究在数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兴趣及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亲自动手,比如,除做必要的学生探究外,还可以参与老师的演示实验、准备学生实验或增加一些课外小活动,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机会,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际操作,体验成功的喜悦,这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他们会根据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和实验技能通过数学实验去探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使学习兴趣上升到更高层次。2.2.4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知识信息,利用数学探究的优势,使教学形象化,具有趣味性。当学生对探究结果产生兴趣时,教师要因势利导,有目的地启发和引导学生根据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对学习数学产生极大兴趣,这种兴趣不仅会成为学习和探索自然科学的动力,而且也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积极因素。另外,教师恰当的评价,适当的表杨,都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激励。教师还可以利用适应的时机给学生讲述一些数学科学家的故事以及数学发展史,这 3

些都将会成为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未来的动力。

2.3 体验数学的魅力,真正树立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有其特殊的美,如符号美、抽象美、对称美、形式美等等。初中生,年纪还太小,自己很难体会到数学的这些美,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要注意体现这些美。然而数学美与其它美的区别还在于它是蕴涵在其中的美。打个比方来说,大家一定都有这种感觉,绝大部分同学对音体美容易产生兴趣,而对数学感兴趣的不多。我认为,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音体美中所表现出来的美是外显的,这种美同学们比较容易感受、认识和理解;而数学中的美虽然也有一些表现在数学对象的外表,如精美的图形、优美的公式、巧妙的解法等等,但总的来说数学中的美还是深深地蕴藏在它的基本结构之中,这种内在的理性美学生往往难以感受、认识和理解,这也是数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主要特征之一。二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材过分强调逻辑体系和逻辑推演,忽视数学美感、数学直觉的作用,长此以往,学生将数学与逻辑等同起来。一味注重数学的逻辑性而忽视了数学本身的美,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兴趣。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让学生更好的去认识数学的美,从而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在具体的教学中“自主学习法”可以从以下几点得到体现:即课前环节、上课环节、课后环节、课外环节。

3.1课前环节

课前环节积极备课。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备学生。要使自己的教学思路和学生学习思路达到默契,就需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摸清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教材知识结构以及大纲要求,选定哪些媒体、实物模型等,然后确定教学思路和方案。

3.2课堂环节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自主学习的主渠道,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要使教师和学生成为教学情景中的角色,相互作用达到最佳状态。这样,既不把知识讲厌,又注意引导学生探讨,教学过程有张有弛,高潮迭起,在紧张又愉快的氛围中,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方法,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

3.3课后环节

课后是学生思维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在知识拓展、思维启迪方面,教师可给出一些与后续课有联系的问题,或者有挑战性的问题,让感兴趣的学生课后思考探索。通过问题,会激发学生相互之间深入讨论探索,既是对教材内容的深化理解,也是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开掘了学生的潜能。

3.4课外环节

学生的课外空间很大,数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就不应该仅仅限于课堂上学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它的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和不断更新的。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外活动真正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上所具有的特殊作用。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可以选择小科学实验和小论文的内容等等。

4.实习感言

实习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学习并不是自愿的,他们处于一种被动的消极状态,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了厌学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作为数学教育的实习生,我在讲课时注意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运用数学学科的优势,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我想,只要每位老师都愿意用心去帮助学生,真诚的和他们交流,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疑惑,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能够学好数学的。

幼儿教育小论文篇二

教育中的爱与罚

民主小学 郑周朋

摘要:在教育中,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孩子,存在两种对立,其实质是对教育中的爱与罚的认识差异。笔者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种爱的教育,教会学生爱,用爱去教育;惩罚其实质也是一种爱的表现,真正的教育惩罚应以爱为基石。爱的形式具有多样性;爱必须遵循适度原则、公平原则;爱的实现需要发展爱的能力,提升爱的艺术,关注爱的实践。教育惩罚不同于体罚,还教育惩罚应然之姿必须遵循教育学原则、差异性原则、公正性原则、适度性原则。

关键词:爱的教育;爱的能力;爱的艺术;教育惩罚

前言: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其性质与地位决定了他对实践对象——学生所起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思想认识对教师的实践活动起指导乃至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如何开展教育活动?我们虽有争议但也是大同小异,然而在教育活动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特别是如何对待和孩子的第一次见面和孩子犯错后如何处理时,却颇有争议,甚至可以说曾在两种经典的“对立”:

一、教师对待孩子问题上的对立与认识

(一)教师对待孩子问题上的两种对立

一者认为:不论什么时候走进教室,都要面带微笑,让学生感觉到你是可以亲近的,从而愿意和你亲近,在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上,逐步影响并改变学生。

另一者认为:从第一天开始,特别是你第一次走进教室时,不要给孩子一个笑脸,要让他摸不到你的脉络,惧怕你,这样在后面的教学活动中才能井然有序。

(二)关于两种对立的认识

在我看来,这两种“对立”,其根本在于我们对“爱与罚”的作用认识上的差异,就其本质来说,他们是一致的。“爱”是我们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我相信无论哪一种观点其出发点都是源于爱,对学生的爱,对教育工作的爱。两者的区别在于:

前者更为认可爱的力量。

后者则认为:在爱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辅之以必要的“罚”,因为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还不完善,其理解能力也是有限,对于很多成人来说都是一大难题的自制力就更为困难了,因而必须采取一些外在的辅助手段。在这里我们不给学生一个好脸色只是为了在他的心理建立一种表象:老师是很严厉的,你一旦犯错就有可能被狠狠地责罚。

二、爱的教育

“爱”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真正的教育当是一种爱的教育。

对于教育中学的主体学生来说:学会“爱”,掌握“爱的能力”是决定其未来幸福与否的关键一步。除了最无私的父母之爱我实在难以想象有哪一种爱是不需要经营便可产生并持久的(事实上即使是父母之爱也是需要经营的,现实中有多少家庭的破碎源于爱的缺失)。这充分表明了爱的重要性。那么“爱”应该如何经营呢?我比较认同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所论述的:一个被人爱的人,必然是爱人的,一个不会爱的人,是不值得爱的,爱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艺术。

对于教育中教的主体教师来说:如何充分运用自己爱的能力,教会学生“爱”,使学生掌握“爱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爱的艺术”是我们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就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好爱,实现爱的教育简单阐述我的观点:

(一)爱的形式

在教育中爱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一致的,但是其表现形式却有所不同。有的教师通过无微不至的关怀来表达自己的爱;有的教师通过建立友好的关系,在相互交往中表达自己的爱;还有的教师通过严格要求来表达自己的爱。现实中我们往往发现事情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如意,事与愿违的事情时有发生,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才能坚持本心,不忘初衷,不走弯路呢?把握好爱的尺度,坚持原则是很有必要的。

(二)爱的原则

1、适度原则

(1)爱不等于包办一切

我们爱孩子,不代表我们事必躬亲,更不代表我们要做完所有我们能做的事情,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孩子能够独立完成的,我们要求他独立完成;孩子不能够独立完成,在一定指导下却能够完成的,教师需要提供科学的指导,引导孩子自己完成;对于孩子完全不能够接受的,我们应该避免让其过多的接触,却不代表不让其接触,而应选定时间,在特设情境下,有指导的让孩子接触。这对培养孩子独立能力和自主意识是很关键的,也是符合教育规律和孩子发展规律的,在这一点上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2)严格要求不等于苛责与否定

每个人都会犯错,学生同样如此,当这一切真实发生的时候,我们并不能一味的去批评、谴责、否定学生,这样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伤害其自尊心,甚至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那么是否意味着我们就要视而不见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爱并不等于没有要求,没有要求的爱,时间一长就变成了放纵。因而我们必须制定明确的规则,告诉学生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以及他如此做了将产生的后果。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考虑事情的前因后果,有褒有贬,既要指出其行为的错误,也因关注其行为的客观因素,给他一个台阶。

2、公平原则

现实中,我们总会给孩子贴上各种标签,学优生、学困生、后进生等。我们一定要牢记通过贴标签将学生加以划分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区分,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这要求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于孩子必须做到一视同仁,标准统一,因为学生的成绩差异端偏碗是不可取的,也是违背师德的。

(三)爱的实现

1、发展爱的能力

正如弗洛姆所说:“爱是一种能力”。能力意味着可以通过学习得到掌握与发展。更好的运用爱的前提是我们自身要具备高超的“爱的能力”。这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汲取更多的营养用来提升自己。说到这可能有人不禁有些困惑,学习和爱有什么关系呢?“爱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更是一种认识,一种精神。学习的目的在于提升我们自身的涵养,增强我们的心理素质,当我们各方面的素质达到一定阶段后,我们才能够真正的理解爱,发展爱的能力。

2、提升爱的艺术

爱不单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艺术。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语:我对他那么好,他为什么还是这样。我们不能就此认定说话的人爱的能力不行,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绝对没有掌握爱的艺术。爱的艺术的体现于四个方面:一是我们必须全面的了解每一个学生,这是前提;二是我们必须注意爱的方式的选择;三是要树立标榜,善用激励。

3、关注爱的实践

当活动开展后,学生必然会呈现出一定的反应,虽然有时这个反应就表面看活动并无关联。但从侧面不也反应出活动对他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是无效的吗?这就需要及时对爱的方式进行调整。因此,要关注爱的实践,当一种关爱活动开展后,要注意学生的反馈,并能够根据反馈情况作出相应调整。

三、基于爱的罚

我们说没有爱的教育是单薄的,是没有说服力的,那么没有规则的教育则是不存在的。教育规则是为了维持教育秩序,以便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那么是否有了规则学生就能自觉地遵守呢?答案显而易见。学生违反规则后如何处理这个议题尖锐的摆在了我们眼前。教育惩罚这个敏感的字眼不得不被提了出来。

(一)教育惩罚

教育惩罚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荀子就提出了性恶论,其在教育中也是很重视惩罚的的作用的,认为惩罚能够有助于人成功。当时的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则更为推崇惩罚的作用。

在《说文解字》中,如是定义:惩,也。从心,徵聲。罰,辠之小者。从刀从詈。未以刀有所贼,但持刀罵詈则應罰。“惩”从影响的方向上做出了说明,从心,即要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问题所在,在这一点上他对惩罚的方式做出了规定。“罚”从问题的性质上作出了规定。

笔者认为教育惩罚指的是: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出现了涉及品行、关乎其发展、严重影响教育秩序的不良行为时,教师对其行为予以制止,并通过给学生身心施加某种不伤害受罚者身心健康的影响,使其感到痛苦和羞耻,再加之适当的引导,致使学生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问题,其思想和行为发生转变的过程。

(二)惩罚不同于体罚

首先从表意看,“体罚”侧重的是让受罚者通过身体惩罚从而达到教育目的;“惩罚”的形式则更为多样,惩罚既包括身体惩罚也包括心理惩罚,相对来说惩罚更侧重于受罚者通过某种特定的心理体验来达到教育目的。

其次从罚的形式看,“体罚”的形式相对单一,且更多的是外在的、粗暴的;相对来说,“惩罚”侧重心理,讲求的是少涉及学生皮肉,多触及学生的心理与灵魂,形式更加多样、富有策略性,更具有内在性。

再者从罚的效果看,“体罚”效果虽然见效快,但是可能是表面的、短暂的,而且长期进行体罚学生很容易形成一种“犯错——体罚——犯错”的反应链,也就是随着时间推移体罚的效果是逐步下降的,不但如此,体罚很容易危害到学生身体健康,有时还会危害到学生心理健康,如为了逃避体罚可能产生的不诚实问题,长期受到体罚产生的怯懦等;“惩罚”见效可能慢一些,其效果却是内在的、持久的。

最后,对于“教育惩罚”我国并无明确规定,但是“体罚”却是明令禁止的,在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中都规定了教师不得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

(三)惩罚的应然之姿

惩罚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促使受罚者某种不良行为发生改变,是有利于被罚者的,体现了一种对人的关怀,是一种爱的表现。现今正是由于众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惩罚运用的过程中遗失了对人的这一种关怀,为了惩罚而惩罚,致使教育惩罚的实践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惩罚是基于爱的,应遵循这样几条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教育惩罚因教育而生,为教育服务,其立足点在于人的发展和人的培养上,在其实践中必须牢记惩罚只是手段,只是鞭策,不是目的,惩罚只是为了减少、制止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惩罚的实质是另一种有别于常规的教育,其目的在于使人的不良行为减少或者不再发生,一切惩罚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真正的惩罚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惩罚更像是一种他律,其结果是为了自律,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少慎用、少用,真正的惩罚是为了不再惩罚,真正的惩罚应以爱为端。

2、差异性原则

教育惩罚既是一种有别于常规的教育,那么如何方能更好的达到教育的目的呢?正所谓因材施教,我们的惩罚必须具有针对性,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在这里主要包括三方面:基于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基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基于不同的事件情景。

3、公正性原则

鉴于个体差异性,在教育惩罚过程中我们需要差别对待,但这并非意味着我们没有标准,为了更好的实现惩罚的价值,建立师生之间的共识,我们必须坚持公平,有着统一标准。在这里统一标准不同于相同,不是同样的错误同样的惩罚,而是指的我们对惩罚制定的标准的一致性。然而仅有公平是不够的,我们根据学生家境作为标准是一个标准,根据学生学习作为标准依然是一个标准,但是这种标准,这种公平是真的公平吗?在教育惩罚中我们不单要公平更要正义,有时公平不一定都是好的,不一定是真正的公平,但是当这种公平符合正义时它必然是好的,是更易为人所接受的。而教育惩罚应用中究竟什么样的标准才是公正的呢?我想以爱作为惩罚的出发点与评判标准必然是公正的。而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乃至家长对什么时候需要惩罚、该如何惩罚有一个相对具体的约定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符合公正的。

4、适度性原则

真理与谬论往往只有一步之差——这句话反应了度的重要,在教育惩罚的应用中对度的把握也是同样重要。在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采取了一样的惩罚策略,为何结果却大有不同呢?这与其在惩罚应用中度的不同不无关系。惩罚要做到小惩大诫,对于犯错的人我们要学会包容,略施惩罚,给予他改过自新的机会。但切忌一味的包容,乃至发展为放纵。罚之有度,不要让惩罚变的肆意妄为;当罚则罚,不要让规则流于形式。

教育是一个道不尽的话题,唯有保持初心,以爱为端,以身为范,严格要求学生,更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以适应学生乃至社会的发展需要,才能无愧于一位真正的教育工作者。

幼儿教育小论文篇三

关于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调查报告(计划)

一、课题: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二、调查对象:册亨县冗渡中学生物学教师及中学生

三、调查方式:个人访谈、问卷调查

四、调查步骤:

(一)搜集相关资料。主要有《心理学》和《教育学》。

(二)对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如何看待生物学课堂及对生物学感兴趣与不感兴趣的有关方面及其原因,还有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需求。

(三)向中学生物学教学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教师进行访问,主要内容是老师眼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有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还有关于如何改善学生对生物学不感兴趣的现状及其具体的改进意见和方案。

(四)结合大量事实材料,分析整理和总结所得材料。撰写调查报告。

(五)将调查报告交送学校领导和指导教师审阅,对调查给予支持的有关人员致谢。

吴熙

2011年11月8

关于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调查报告

2011年10月8日至11月18日,我在册亨县冗渡中学进行为期六个星期的教育实习。这个学校学生的生物成绩都不是很理想,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很多学生不够重视生物学和对生物学不感兴趣。

然而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高中的部分内容下放到初中,初中的原有内容则浓缩,使教学内容加深,难度加大,再加之课时的减少,学生普遍感到生物学枯燥无味,难学难记。在此情况下,如何保证生物课的教学质量?我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在本校的生物学教师的授课方式进行调查。

一、存在的问题

(一)大部分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的意义

65﹪的学生说不知道学习了生物有什么作用,只是老师逼着学而学的。还有部分学生是为了中考而不得不学,而生物学在中考中所占分值比例不高。只有少数学生是相信学习生物学知识是科学的认识世界和能够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有一部分学生只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没有继续深造的想法 只为了完成任务,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没有真正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他们表示学习压力很大,不想再继续读书,认为社会现实的社充满美丽的色彩,希望能够早日踏入社会,想体验社会生活。

(三)很多分学生表示不喜欢老师的上课方方式

老师整堂课都在讲,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学生一直在听课,感觉疲惫。感觉学习内容枯燥无味,对老师讲的内容没有兴趣。

(四)课堂教学沉闷、压抑、低效率

老师只重视成绩较好的学生,而老师不爱过问成绩不好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缺乏老师的关注和鼓励,表现出学生没有得到学习生物潜能的充分发挥。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异常活跃,学习活动就会随之变得愉快,学生就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反之,就会导致学生在该门学科中学习动力不足和掌握知识水平降低.根据中学生身心特点,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和有关生物学习兴趣的理论,笔者认为有趣、活动、成功、反馈和交往是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学习生物兴趣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几点建议

(一)引导和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学习目的和意义

只有当学生的兴趣与其人生目标相结合时,学生的兴趣才能发展到志趣阶段,学习才有自觉性和方向性。概括地说,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进行理想教育。如通过“知识就是力量”等主题班会,向学生介绍一些杰出人物勤奋好学、立志成才的故事,从而树立远大理想并脚踏实地地学好知识。第二,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教师不仅要强调学习的杜会意义,而且要使学生明白学习是一种精神生活追求,是愉快的享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使学生清楚地了解生物学教学内容在实践中的意义和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甚至要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实际意义。

(二)对没有目标的学生进行个别教育

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讲速一些励志的故事和励志名言,如知识可以创造财富,学无止境。可以通过进行开家长会、家访和个别教育,和家长一起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明确学习的目标,避免学生盲目的学习而丧失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

(三)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内基础的学科,而实验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加强实验教学是唤起学生兴趣的最有效手段。据我调查,学生们对生物感兴趣是因为生物能做实验,我请学生对生物课提建议,建议最多的仍是要多做实验。因此,凡是教材上规定的实验,教师力求做好,并根据教学需要补充一些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现象,加深印象,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根据学生爱动,好奇心强的特点,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的知识点扩大教学内涵,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巧设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现象及活动,揭开生命运动的本质、规律,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制造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逐步深人,新课程理念逐步深人人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努力实施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要把新课程理念较好地落实到具体生物教学工作中,培养时代创新型人才。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条件我们要相信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是“两个主体”间的互动合作过程。

生物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热爱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志向。生物界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和千奇百怪的鸟鱼虫兽等一切有生命的物体使自然界生机勃勃、绚丽多彩而又神秘巨测。它为中学生物课提供了丰富而又生动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是关键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学生的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反应敏捷,这种主动积极的求索创造精神给我们生物教学增加了难度,它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有较高的教学艺术和适用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可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积极探索适应本校学生的教学方法。

幼儿教育小论文篇四

感恩教育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精神素养的体现。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学会感恩,就是让学生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使其心灵深处受到感动。教育学生认识到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将课题感恩教育之研究开展情况作如下小结:

我每周都给学生布置爱心家庭作业,开展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给父母送礼物,体会和感激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在3月8日妇女节和5月母亲节、6月父亲节期间,组织感恩活动,要求学生为父母洗一次脚,或帮助父母进行做饭、扫地、洗衣服等家务劳动,以此来树立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父母的辛劳,从而感谢父母,尊重父母。我们还号召学生亲手为父母制作贺卡,并写上发自内心的祝福或者以写一封信的形式,与父母谈心,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使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加融洽,避免孩子逆反心理的产生。同时,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活动,将感恩气息和信息带给家长,通过开家长会,家访等途径让家长感受到学校的感恩文化,积极支持感恩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得到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评价,许多家长在家长会上要求学校继续开展类似的活动。

为使学生懂得:老师给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为了我们的成长,老师付出了许多心血,我们应该感谢老师,我校将魏书

生老师管理班级的成功经验引入各班,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班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老师工作的辛苦,不仅懂得了尊重老师,更培养了做班级小主人的责任感。在九月份教师节来临期间,我们教育学生,要感谢老师的付出,不需要什么礼物,只要能勤奋学习,争取好成绩,遵守纪律,讲文明,懂礼貌,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

经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进一步懂得了“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一个人对社会、对父母、对亲朋好友,要永存感恩之情,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

开展感恩父母活动,使学生明白了要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感恩师长的教育,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园丁,是人生道路的灯塔,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无私奉献,懂得了如何尊敬老师,感恩祖国的教育,让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祖国让我们摆脱了贫穷和屈辱,拥有了尊严,享受安宁幸福的生活,拥有美好的明天,要努力学习尽己所能为建设祖国出一份力。

然而,在少数学生身上依然存在一些不良的现象如生活上攀比、追求享受、学习上不求上进,课堂不专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还没养成习惯内化为素质。以上这些告诉我们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

幼儿教育小论文篇五

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简介

《教育教学论坛》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河北出版集团主管,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协办的教育类学术期刊,是一本面向教育界、学术界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教育类学术刊物【国内刊号:cn 13-1399/g4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邮发代号 :18-219 中国知网全文收录。】主要从事在《教育教学论坛》杂志上的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图书出版、提供给广大网民论文阅读和参考等服务。目前有以下几个栏目:期刊简介论文发表论文鉴赏名师论坛名校风采合作期刊合作单位图文资讯在线留言

经营理念

指导教师发表论文,在长期的合作中本站与老师们成为了友好的朋友关系。在用心的服务中积聚了大量的教师和编辑团队,目前为老师在《教育教学论坛》杂志上论文推荐服务。学者的工作质量对客户的学位申请、职称晋升和晋级的重要意义。指导项目

主要针对一线教育教师工作者的写作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辅导。

知网检测

经《教育教学论坛》发表的论文全部经过知网全文检测,主要是为了协助作者完成论文,以及对于论文学术一些不端行为的检测。

论文覆盖面

全国教科研工作者、广大教师、各级科技与教育管理部门领导、科研院所、科技教育人员、科教领域管理人员、各大院校在读博士生、研究生及社会各界关心科研和教育工作的人士。论文发表

主要是对作者撰写的论文推荐发表,论文的专业范围可以包含国语、数学、艺术、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政治、物理、化学、研究、等等各个专业方面。发表到《教育教学论坛》【国内刊号:cn 13-1399/g4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 邮发代号 :18-219 中国知网全文收录。】[2]

图书出版

期刊出版后出版社会在第一时间通知作者,并以特快专的的方式寄发作。整个过程由出版社与作者沟通,费用均由出版社开出的正规票据

再来一篇
上一篇:如何带好团队心得体会 如何带好 下一篇:最新小学班级工作总结 中班上学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