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列表页

最新我要做的改变演讲稿(3篇)

2023-12-31 互联网 实用范文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稿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演讲稿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演讲稿模板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要做的改变演讲稿篇一

学院的教师。说真的,非常感谢

举办这次演讲比赛,让我能有一个契机好好把这两年的工作生活总结总结。今天,我没打算做一场慷慨激昂的演讲,而是想就这个机会把自己工作以来的一些感悟和体会与各位领导老师们分享分享,也请领导老师们多多指教。我的演讲题目是《传道——我们一直在路上》。

每天,我们面对着不同的学生,而这些不同的学生正在成长为社会公民,国家栋梁。那么今天他们的表现能不能让人满意,我们该怎么样帮着他们成长?这是我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可能也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永恒的命题。我想把这个命题做两方面解读,一是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二是我们该怎么样实现目标?

我是一名兼职辅导员,这两年的经历,让我觉得辅导员真心不好当,比上好一堂课要难,比较让人头疼的就是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缺勤和挂科的现象普遍。开班会,点名,跟家长沟通,找学生谈话,工作做了不少,道理也讲了一大推,但效果呢,还是不理想。我总在想为什么会这样?孔子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授业解惑都是目标很明确,标准很清晰的,学生的学习如何,我们有考试来衡量。但是,学生的做人如何,我们却没有找到那把尺子。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开始就把我们的道说得玄之又玄,模糊不清。既然目标都是模糊的,那么目标的考核就更模糊了。但是,模糊了是不是就不重要了呢?

当然不是,道在人心中的运行,决定着一个人的性格、内涵、诚信、品味和言行。道可以延伸为道路,道理,道德,他是万物之母,万物运行的规律,是世间生存的法则。比如学生旷课,懒惰,乱丢垃圾,破坏环境,对学校来说是违背和谐校园法则的。对学生自己来说是违背个人健康成长规律的。本质上,是他们心中缺少敬畏,没有法则。而原因是什么呢?是他们对人生的道理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迷失了道,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要去何方,迷失了自我。那么,这个时候,老师的道是什么呢?

我记得一个故事,是关于美国的第一任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的故事。这位第一任黑人州长出生在声名狼藉的贫民窟。在这儿出生的孩子,长大后很少的人获得较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在就职后的记者招待会上,罗杰·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未提,他只说了一个小学校长的名字——皮尔·保罗。这个皮尔·保罗是罗杰·罗尔斯的小学校长。罗杰·罗尔斯读小学时,正值美国嬉皮士风格流行的时代。这个小学的穷孩子们呢,则是比迷惘的一代“还要无所事事,还要叛逆不羁”,他们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有一次,这个校长正好看到小罗尔斯从教室的窗台上跳下来,然后伸出小手走向讲台,保尔·保罗就很认真地对他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小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他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这一次,他的校长先生竟然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在罗杰·罗尔斯心中飘扬。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他说话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在以后的四十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五十一岁那年,他真的成为了州长。

亲爱的老师们,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成功的教育是传道授业解惑三者并行不悖,齐头并进的。老师的道就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发展自己,和他们一起去探索人生。教育是否有规律可循呢,是否有一种规律能让我们事半功倍呢?应该是有的,启发学生成长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动力,就是能让教育工作事半功倍的规律。那么这些如何去实现呢?这就要靠我们的“三心”,这“三心”大家可能都知道,那就是爱心,信心和进取心。爱心会增强我们的责任感,信心会给我们提供动力,进取心会让我们获得持续的发展,从而获得哺育学生的能力。这三心又是相辅相成的。爱心,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悲悯。有感动,有尊重,有期望,这颗爱心,会让我们慎重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期待他们的每一点成长。这时,我们自然有一种自我提升的需要,因为如果我们不能自我成长,我们则无法支持学生的成长。教育上的一个法则是你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需要一桶水。所以,我们必需保持一颗进取心,为那一桶水努力。我们自己盛的水越多,我们的自信心则越强。信心是决定我们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信心,会让我们在自我怀疑中消解掉自身的力量,会让学生对我们失去信任。

当然,如同对道的追求一样,虽然现在我提出这个“三心”,并不是说我已经做到了,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的路还很长。遇到不被学生理解和不好处理的情况时,我甚至还常常焦虑。记得著名记者柴静说起自己和采访对象的关系时说的一句话,“我想做的只有陪伴着你一起在寻找的路上,一起去感受生活的滋味,共同经历”。这句话也给了我一些启发,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大概也是相似的,“我应该象接受淋雨一样,接受他们带来的一切后果。”正如淋雨不能选择雨点,教育不能选择学生。如果,有一天,我真能做到如此,那么我应该离我追寻的传道也不远了。

我要做的改变演讲稿篇二

《我们台湾这些年》读后感

陈晓璇 高二16

一开始对台湾的印象就是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日月潭,那基本上是我对台湾的唯一印象。那时候年纪也小,联想能力跟不上,课本中将日月潭描写的如梦如幻,我也就抽象的认为台湾美丽而富饶。

但是当我看完《我们台湾这些年》后,就改变了这一看法,我像许多人那样感叹道,这些年大家过的都不容易。

从1978年的蒋经国继任,到1987年台湾宣布“反攻大陆”无望,再到2006年“红衫军”倒扁,作者用接近全书一半的篇幅,叙述了各种政治事件对台湾社会、家庭以及对他个人的影响。

从作者的记录中,看到了台湾的民主改革一波三折,闹的一地鸡毛,在嬉笑怒骂中也体会到了台湾民主的进步。

大陆“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政治格局,早已让民众不知道如何去关心政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导向让大陆的人们将所有热情都入到“经济建设”中,如今更是发展一切向“钱”看,也不知道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在台湾,男生年纪一到18岁就要参军,在大陆,因为人口众多等缘故,男生到了18岁不一定要参军。作者入伍的单位是空军仪仗队,想到国庆大阅兵时三军仪仗队的风采时,我不禁联想到了作者的飒爽英姿。

作者经历了台湾转型的主要过程,从美丽岛事件到国民党解严到大选。作者是一个在场的旁观者,我们无法从《我们台湾这些年》里寻找到重大事件的揭秘、亲历,但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恰恰呈现了普通民众的真实视角。

阅读《我们台湾这些年》的过程就如同跟随一个台湾导游走过一段台湾怀旧之旅,有回忆,有感慨,有嬉笑怒骂,读这本书的收获除了对台湾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之外,也感受到了两岸血浓于水的关系。退守到台湾的国民党官兵很多靠“反攻大陆”的信念支撑他们在台湾的生活;恢复大陆探亲时,又是他们这些从大陆来的人最先回去。当他们看到在大陆的原配夫人还未改嫁,而自己又在台湾娶了新夫人时,不禁黯然神伤。

本来就是一个国家,为什么还要分什么彼此呢?作者多年在大陆的游历,结交了不少大陆的朋友,甚至还交了一个上海女朋友,年轻人之间早已没有什么对立,一党一派的冲突为什么要所有民众来承担呢?

我要做的改变演讲稿篇三

改变,我们能。

在一天军训活动结束之后,如果教官突然说明天不用训练,我一定是欣喜不已,甚至可能会去裸奔。(停顿)哪怕是太阳先出来给个预告,我都是惊喜的。每当我们一天的训练结束,我总是躺在床上享受着弥足珍贵的休息,我为鱼肉,刀俎是那壮观的哨声。但现实从没有如人所愿,与其躲不过,我就迎面而上;所以我开始思考这次军训的背后意义。当人面对强大而不容侵犯的现实时,有人选择绕弯,有人选择硬闯。绕弯不一定就是逃避,硬闯也有可能是莽夫。在这时候,“改变”一定会在我们的思考中出现。其实“改变”不一定就是好词汇,它只是人主观能动性的一种本能,就像是刺猬面对强敌竖起尖刺,狐狸放出烟雾弹一样。可是,说到“改变”,我们想改变什么?我想应该是改变教官的手里的花名册吧。

看看我的演讲题目:改变,我们能……省略号;改变,我们能!惊叹号。这个主题到底是对自身改变能力的揣测,还是一句激昂向上对现实挑战的宣誓。我想跟多的是后者吧!是的,改变,我们能!(语气加重)

我们都知道:文明社会里,人是最基本的单位,就像是几何学里的一个个的“点”,每个人在时间长河里学习,磨练,认识陌生,储存熟悉;加强自己的阅历与内涵。逐渐的我们变成了“线”和“面”就像是一个人思想和精神的广度与深度。当一个“人”乘以3就是“众”的时候,社会的文明绝不是个人的功绩。当我们从“点线面”扩大到“体”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学会改变自身某些东西,就像是要把“体”去掉一些尖锐的棱棱角角,更加有机化的共存,不然“人”字如何相安无事地构成“众”。所以,改变对我们来说是迫在眉睫的,更何况是在这个才华横溢的集体里。这一次的军训最大的意义在于就是磨练了我们的心志,让我们更好地看明白现象,接着适应本质,最后逐渐在自我发生了改变,有态度上转变,心境也会跟着改变;心境有了改变,言辞也会改变;言词一有改变,态度也会改变;态度一有改变,习惯就会改变;习惯一有改变,运气就会改变;运气一有改变,人生随之改变。

一个企业如何能像奔腾江水滚滚向前发展,取决于团队里每个人高效有机的运转和配合。过去我们可能是自由的,独立的,也是不羁的。但来到这儿,谁谁谁都不是权威,某某某也不是中心,中心是企业的发展利益。我们的军训,公司目的是为了把我们整齐划一,拧成一根绳,激发出我们最适合公司发展的源源不断的潜能。在军训中,可能大家都很痛苦,有怨言,但在座的各位都坚持下来了,那请问大家坚持的动力是什么?(停顿)其实还是挑战自我中一股不服输的劲。公司希望我们改变,不是改变我们的激情,也不是改变我们的创意,而是改变当我们面对无奈或变化的一种形而上的态度,就像是《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里所说的:“随时做好奶酪被拿走的准备”。这种态度可以使我们这个大家庭朝着同一个目标的前进,所以,当我们面对公司给我们的要求,我们应该大声说:改变,我们能!再一次惊叹号。

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句悄然变质的真理,因为它经常是逃避责任的借口:我们改变不了结局,我们改变的只有过程。但仔细地来理解这句话,就知道其实还是有很强的哲理性。在过去,真理只在少数研究生活的人的思想里;现在,大多数人看不起真理,所以真理还是在少数人的手里。我们不是改变不了结局,是因为我们一早就把结局设定好了,而过程,就像是中学时代里的化学实验,一丁点的变化,绝对会偏离我们所设想的结局,自然我们对结局也就越来越没有信心。我们可以这样想,过程是量变,结局是质变,量变始终究影响着质变,好的过程绝不会有坏的结果。2009年美国新总统奥巴马在就职演讲中的主题就是“改变”,“改变”美国人的生活态度,“改变”美国社会的幸福度。他的“改变”点燃了美国人的热

情,重新激起美国人锻造梦想的勇气。所以只要我们在这次军训中体会到了“改变”二字是会激发我们潜能的,我们的在人生态度的层面上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现在,我们获得了宣告“改变,我们能”的机会。这是我们的时刻。让我们在这次军训中重新审视自己,审视你的左右边,审视整个会场,有可能这里就是我们的岗位,是我们为自己的未来打开机会的大门;改变,我们能;让我们在历尽酷热后焕然新生,整装出发,勇敢面对新的挑战。倘若有人嘲讽和怀疑,说我们不能,我们将以钢铁般的意志告诉他们,路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并且选择即勇敢承受,说要改变,我们就能!

谢谢大家!

再来一篇
上一篇:2023年三维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 下一篇:2023年新产品竞争优势(三篇)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