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列表页

2023年居住区规划设计主要内容(五篇)

2023-12-30 互联网 实用范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居住区规划设计主要内容篇一

居住区的竖向规划,应包括地形地貌的利用、确定道路控制高程和地面排水规划等内容。9.0.2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9.0.2.1 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方工程量;

9.0.2.2 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应符合表9.0.1规定;

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表9.0.1

场 地 名 称 适用坡度

密实性地面和广场 0.3~3.0

广场兼停车场 0.2~0.5

室外场地:

1、儿童游戏场 0.3~2.52、运动场 0.2~0.53、杂用场地 0.3~2.9

绿地 0.5~1.0

湿陷性黄土地面 0.5~7.0

9.0.2.3 满足排水管线的埋设要求;

9.0.2.4 避免土壤受冲刷;

9.0.2.5 有利于建筑布置与空间环境的设计;

9.0.2.6 对外联系道路的高程应与城市道路标高相衔接。

9.0.3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居住区地面连接形式宜选用台地式,台地之间应用挡土墙或护坡连接。

9.0.4居住区内地面水的排水系统,应根据地形特点设计。在山区和丘陵地区还必须考虑排洪要求。地面水排水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

9.0.4.1 居住区内应采用暗沟(管)排除地面水;

9.0.4.2在埋设地下暗沟(管)极不经济的陡坎、岩石地段,或在山坡冲刷严重,管沟易堵塞的地段,可采用明沟排水。

居住区规划设计主要内容篇二

居住区建筑规划要素

城市建筑是在一定的规划原则指导下将一栋栋住宅和公共建筑按照一定的间距或服务半径分散布置在建设用地上。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和各项房改政策的出台,住宅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种形式下,居住小区的规划、开发、建设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个人购买住房成为居民最大的消费支出,住户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了,住宅的开发也随之成为一种以高品质追求高经济回报为目的的纯粹的商业行为。以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经济增长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同时也带来了创新的生机。因此,城市规划设计特别是城市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一定要尊重环境、因地制宜,这是设计者的共识。尊重环境不仅指尊重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自然气候条件等自然环境,还应重视包括地域文化、历史名胜、民风民俗等在内的人文环境、交通环境及景观环境。我们认为,要搞好城市建筑规划设计首先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居住区的生态环境系统

在住区规划中要防止盲目提高容积率、只重建房不重环境的倾向。对住区空间的布置,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并按生态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原则,在住宅布置、环境布置、交通系统等环节保证住区有

充足的日照,清新的空气,良好的通风,洁净的水面,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提高植物的中面系数(多种树)和造氧功能。不让小区有裸露泥地,以尽量减少尘埃。要充分利用原有树林和水面,并使其合理使用。绝不能盲目破坏自然山水,随便推山建房,砍树取地。同时要做到处理“三废”,净化空气和水面,落实防风、防尘、防晒措施,改善小气候,使住区生态环境比原来好得多。生态住区要提倡环保理念、节能理念,充分利用环保材料、节能材料,使用太阳能,节约用水,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居住区空间布局合理化

居住小区的空间按其功能要求一般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四级。公共空间即居住小区的公共干道和集中的绿地或游园,供居民共同使用。在公共空问的规划上应与文化建筑、水面、曲桥、草坪、树木、雕塑小品或城市公园、河流水系等结合在一起考虑,营造出一种舒适、幽雅的空间氛围。半公共空间,是指其公共性具有一定的限度的空间,作为居住组团内的半公共空间是供居民共同使用的,它是居民增加相互接触、熟悉、交流的地方,是邻里交往、游乐、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防灾避难的疏散的有效空间,以及通过较完整的绿地和开阔的视野作为居民接近自然的场所。在这部分的空间规划上应注重根据各居住组团的不同组合方式来考虑,并保证其交通畅通、功能齐全。半私用空间是住宅楼幢之间的院落空间,是居民就近休息、活动和健身的场地,在设计上应注重其设施的多样化和完备性,把它规划成小区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居民活动空间。私用空间即住宅底层庭院、楼层阳台与室外露台。底层庭院的设置使居民可以自由种植,增加组团内的景观,又使居民有安全感。楼层上阳台可以眺望、休息、种植花卉,营造垂直绿化的景色。

居住区的安全性

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安全与否,是小区居民极其关心的问题,要创建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有科学的小区管理制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小区规划的安全性,这其中涉及到居民的生理、心理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因素。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居民的有效防范行为,通过控制小区和组团人口、明确划分空间领域等措施来提高小区的安全防卫能力。(1)在小区和组团的人口处设置明显标志,使住宅小区具有较强的领域性和归属性。(2)注重院落空间的强化,使居民之间既有充分了解和相互熟悉的机会,又可以使住户视线能够触及到住宅人口,便于对陌生人进行观察、监视。(3)注重小区交通网络的合理组织。在小区主干道的规划设计上要做到“顺而不穿,通而不杨”,减少交通环境的混乱交杂,提高安全系数,在小区级道路的规划上尽量作曲形设计,限制车辆穿行的速度,达到安全与降低噪音的目的。同时,规划时应尽量减少组团的出入口,一般设置两个即可,以便有效控制外来行人任意穿行,从而起到安全防卫的作用。所有新

建的城市居民住宅必须将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纳入住宅建设规划中,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城市居民住宅建设设计文件应当包括住宅安全防范设施部分。设计单位应当依据《住宅建筑安全防范设计要求(试行)》(db32/t024—93)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cb50180—93)等有关的规范、标准、规定进行设计。市建设局施工图审查办公室和市公安局技防办(设在治安大队)共同负责对住宅安全防范设施设计的审查工作,与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同步进行。对不符合安全防范设施规范、标准的设计文件,一律责成原设计单位进行修改。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安全防范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改动。必须修改的,应当由原设计单位出具变更设计通知书及相应的图纸并报设计审批部门重新审批后方可进行。

居住区的配套服务

在住宅小区规划中,社会服务环境的营造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因为它不仅是解决居民日常生活活动需要的基本保证,也是小区稳定的物质基础。在服务设施的设置上要考虑居民的生活要求和行动轨迹,如小区级商业服务设施应布置成外向型,设在人流交通必经之路的出入口附近,使居民方便顺路购买。白行车、摩托车存放与垃圾处理也是小区服务环境的关键问题之一,住宅小区中的自行车库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的布置方式,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途径。如利用院落中的半地下室以及高架平台下部等。以往住宅的垃圾处理通常是将垃圾道附设

于住宅的楼梯平台处,因而经常发生堵塞而造成臭气四散、影响居住环境,在住宅小区规划中可以将垃圾道改设在住宅内部生活服务阳台处,避免公共场所的交叉污染,也可以放弃垃圾收集方式而采用室外垃圾桶、垃圾箱和中转站来处理。在垃圾中转站的设置上应注意便于垃圾清运和处理,不要使清运垃圾的车辆横穿小区,造成污染的扩散。

结束语

居住区规划设计主要内容篇三

【摘要】风水在中国古代是一种相地术,主要理论依据是八卦和五行,有其科学依据。本文概述了建筑风水学的概述,阐述了科学正确地诠释建筑风水学以及建筑风水学的具体表现,对风水学在居住区规划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论述分析,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建筑风水学 科学 具体表现 居住区 规划设计

建筑风水学不是迷信,它是人类文化的积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建筑风水学将会不断地发展。居住区作为当代城市人类聚居的基本单位,对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影响是深远的;为了建造适合中国人居住的环境,有必要用风水学思想指导居住区规划设计。

一、建筑风水学的概述

建筑风水学,是一门研究建筑风水的学科,是一门察天观地的学科,是古代关于生气的学说,生气是万物生长发育之气,是能够焕发生命力的元素,实际上是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规划学和建筑学的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它通过对事物的安排,从建筑奠基到室内装饰,对室内气氛产生一定影响。它有助于人们利用大地的自然力量,利用阴阳之平衡,来获得吉祥之气,从而促进健康,增加活力。我认为,风水学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学问,是人们长期实践经验的积淀。

二、科学正确地诠释建筑风水学

在研究中,学者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会产生于人体有作用的超微离子和磁场。这些磁场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也会随着人体自身场态的变化而变化,可以使我们心情愉快、思维敏捷、健康长寿,也可以使我们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多病短寿。建筑风水学就是在地基、居所布局的基础上增加某种信息符号,以满足人们避凶趋吉的心理要求。

北方人住砖瓦房,西北高原人住窑洞,云南人住吊脚竹楼,这些都是生态建筑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风水的宗旨便是理气,即寻找生气,而这样的地方应该是避风向阳,山清水秀,流水潺潺,草木欣欣,鸟语花香之地,这恰恰和生态建筑不谋而合。

现代风水学的使命就是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科学地重新阐述,每种文化的存在都有其必然性,何况几千年长久不衰。

三.建筑风水学的具体表现

有钱不建东西房,冬天不暖夏不凉;建房首选南北向,通风采光又向阳;冬天能挡北风吹,盛夏南风吹又凉,这是古今通晓的道理,是根据我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总结出来的,在室内住宅和建筑构造上,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的建筑中,很多也都蕴含着风水学,预示着美好与祝福,比如北京的颐和园,园中的昆明湖整体是一个寿桃的形状,昆明湖后面的福寿山,又呈一个蝙蝠状。整个布局暗含着福寿的寓意,也是乾隆皇帝为母后献寿的初衷。再比如鸟巢和水立方,圆形的鸟巢和方形的水立方,契合了天圆地方的风水学论,标识着我国的国运昌盛。

四、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科学应用风水学

居住区是当代城市人类聚居的基本单位,它设计得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的质量。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大量的居住区在设计上存在着好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盲目地学习欧美,相互抄袭,缺乏新意,没有民族的特色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在居住区规划时把风水文化引入其中,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1、风水学在居住区总体规划布局中的应用。风水学在居住布局时的应用应在已经圈定的区域上进行,这基本上涉及不到居住区的选址的问题,只能是在现有的情况下趋吉避凶,变不利为有利。风水学认为建筑应与环境协调一致,顺势顺气,讲究固有磁场的效应,不搞大填大挖,这也应该成为居住区规划的总体指导思想。

2、风水学在居住区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风水学主张建筑坐北朝南,坐北朝南这与我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一个居住区内高层的建筑应尽量建筑在北侧,它成为南侧建筑的靠山,为整个小区创造较为理想的小环境,另外高层的还可以结合居住区小游园布置,小游园布置在高层的北侧,这样,居住区立面构图更容易处理。(2)藏风聚气是风水学一项重要的内容。怎样的环境才能够藏风聚气呢?简言之,就是四周山岭环抱的地方,就像一个大的四合院。那末藏风聚气在建筑布局中的表现就是:建筑布置应错落有致,相互间顾盼生情,形成一个个类似院落的小空间,成为周围居民的共同活动的公共活动的空间,调查表明居民很喜欢这样的空间。我们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许多城市的居住区的建筑布局成排成列,像兵营一样,毫无生机,这样的楼盘通常都不容易卖。(3)风水学中的避煞对建筑的影响。避煞是风水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煞简单地说就是对人生存不利的因素。比如,门窗不宜对着树林,也不宜对着高塔、线杆等尖锐的建筑物,主要考虑防止雷电等自然灾害。至于对人们心理上的影响,并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建筑中不考虑这些因素。因为风水学中的避煞在民间广泛的流传,很多的人都知道这些,都或多或少地把避煞作为建筑选址的原则之一。所以,做建筑设计一定要考虑居住者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

3、风水学在居住区交通设计中的应用。(1)道路要畅通,不错不堵。在居住区内划分各个居住小区或独立街坊的道路系统之间,要求互相顺通,避免互相错位或出现尽端式的断头路,从而形成堵截或丁字交叉点。要避免产生正对道路的建筑,这是风水学形法所忌的,否则也会给居民带来生活、交通的不便。道路互相错位则形成较多的交叉路口,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2)主路力求平直,避免无意义的弯曲。这不仅有利于工程管线的设置和工程经济,而且有利于风水学环境需要。道路弯曲产生的反弓及路冲方向不利于布置建筑,也是风水学形法所忌。(3)道路交叉力求正交,避免斜交。斜交不仅不利于工程管线设置,妨碍车辆的良好通行,而且会造成风水学上的剪刀煞地段,损害这一地段的环境质量和土地利用价值,也不利于布置建筑。

4、风水学在居住区绿化中的应用。绿地是优化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与人类互依

互补。植物具有防尘、防噪、遮阳、防风、调节小气候、美化环境的功能。同时也具有藏风聚气、避煞气(不利于人的场气)、引吉气的风水功能,尤其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人对许多绿化

植物积累了不少感官上的美丑善恶习惯印象,流传下来的习俗文脉在规划布置中也是不可忽视的。植物的这种非生物学上的善恶,是一种习俗文化认定。如椿,被视为长寿之木,属吉祥。《庄子·逍遥游》云: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槐,民间有谚语: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合欢:属落叶乔木,羽状对偶复叶,夜间双双闭合,夜

合晨舒,象征夫妻恩爱和谐,婚姻美满,故称合婚树等。植物与人生息息相关,有时小问题也可影响大的居住区规划的关系,所以在居住区规划时应予以重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居住区规划及环境设计应严格遵守上述风水格局,对中国五千年来的风水理论,要去粗取精,把中国的风水理论与现代规划理论科学地结合起来,古为今用,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居住区。

参考文献:

[1]冯明国.风水理论与建筑、规划[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2]焦士兴,冷传明等.风水模式对生态住宅选址的启示[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3,25

[3]薛?.建筑风水学浅谈[m].四川建筑,2006,(4)

[4]王冠,赵鹏.建筑风水的科学性[m].山西建筑,2008,(22)

居住区规划设计主要内容篇四

项目一: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使用班级:城乡规划1902

一、项目简介

该居住区位于某县新城区,规划火炬路以南,明星路以西,公园路以北,中都大街以东。规划建设用地6.12公顷(以提供的现状图为准)。

项目定位为高品质居住区,配建社区服务、幼儿园、商业服务设施,建设公共绿地、小广场、小游园等户外活动场所。

二、规划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住宅设计规范等;

(2)济宁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3)设计任务书。

三、规划设计要求

(1)本次设计重点为规划设计方案和建筑单体选型;

(2)规划方案突出特色,建筑布局均衡丰富,建筑单体造型美观大方现代,住宅建筑全部为多层;

(3)推荐户型要求:户型面积为90-130平方米,以100-120平方米左右户型为主,其他户型比例可自行掌握;

(4)居住区环境景观要突出水景特色,有集中小游园及公共活动空间;

(5)交通组织尽量采用人车分流,其他建筑按现行规范合理设置,适当考虑地面停车位;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要求:

容积率:不低于1.0

绿地率:≥30%

建筑密度:≤28%

(7)建筑距离道路中心线距离详见cad图。

四、成果要求

1、规划总平面图

2、鸟瞰图

3、规划分析图(规划结构、景观绿地、道路系统等)

4、户型平面图

5、工程管线规划图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五、进度要求

七周时间完成全部成果。

时间

内容

第1周

布置题目,熟悉任务书,搜集资料,浏览设计实例,进行功能结构分析、构思方案。

第2-4周

初步方案、绘制草图、方案修改

第5周

绘制定稿图,计算技术经济指标。

第6-7周

绘制成果图

2021.04

居住区规划设计主要内容篇五

复习提纲:

第1章 城市与城市规划

1、城市

2、城市规划

3、居民点

4、雅典宪章

5、城市化

6、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第2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任务、内容与编制程序

1、简述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2、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

3、城市规划的编制层面及各阶段的主要内容

4、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

5、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6、城市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第3章 城市构成与发展战略

1、城市用地的概念

2、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分几大类?大类具体有哪几类?

3、城市用地评价

4、地基承载力

5、风向玫瑰图

6、城市性质及城市人口的含义是什么

7、城市规模

第4章 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述

1、居住用地的内容组成与分类

2、居住区住宅的内容

3、居住区规模的影响因素

4、居住区的分级规模

5、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街坊住宅群落

6、什么是服务半径,居住区设施分级服务半径是多少?

7、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各自特点

第5章居住区住宅及用地规划

1、居住区住宅类型选择中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关系,层数 进深 长度 层高

2、住宅日照标准,日照间距

3、比较住宅行列式和周边式布局的优缺点

4、影响住宅通风的因素有哪些?

第6章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

2、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居住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分别为多少米?

3、公共服务设施指标的制定与计算方法

4、公共服务设施分级布置方式

第7章居住区道路与交通规划

1、城市道路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分级划分

2、居住区道路的类型有哪些

3、居住区道路的分级

4、简述居住区“人车分流”交通组织原则

5、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居住组团和宅间道路的宽度分别为多少米?

6、为什么要在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中提倡“顺而不畅”的原则?

7、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

第8章居住区绿地与外部环境规划

1.绿地率2.居住区绿地的组成内容

3.分析居住区绿地率和公共绿地率各自的作用和相互的差别4.居住区公共绿地的功能组织

第9章 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与实施管理

1、用地平衡表

2、绘制“居住区规划用地平衡表”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绿地率建筑密度(住宅建筑净密度)容积率

第10章居住区竖向规划与管线综合概述

1、什么是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内容

2、什么是管线综合3、管线综合原则 注意管线避让的原则

思考题:

你认为居住区规划最应该关注哪些方面问题?

再来一篇
上一篇:机械认知实训报告(11篇) 下一篇:2023年德国文化特征 德国独特的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