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列表页

农村垃圾分类的调研报告(五篇)

2023-12-29 互联网 实用范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农村垃圾分类的调研报告篇一

篇一:

各位领导:

但丁有一句关于垃圾的名言:“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现代引申为“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分类的意义,简而言之,就是把放错位置的资源重新放对位置,把真正的废物和有利用价值的宝贝分开,从而实现垃圾的减量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是“两美xx”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建设美丽xx的迫切需要,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有效抓手。现就xx镇具体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发动

一是成立镇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办公室,由我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并出台细化工作方案。二是会议分类动员,一方面镇、村干部扩大会议,明确工作职责;另一方面召开村三级会议,村三委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女户主会议,明确垃圾分类工作开展,表决各村垃圾费用收缴。三是广泛宣传发动,全镇设立垃圾分类宣传亭12个,发放宣传单与倡议书1.5万份,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围裙

1.2万条,张贴横幅100余条、标语500余张,同时在女户主会上加强开展针对各村妇女的宣传工作,帮助妇女确立垃圾分类的新观念,并将其与“美丽家庭”建设充分结合推动垃圾分类理念走进每个村民的心中。

二、夯实基础建设,提升保洁队伍

一是科学选址,保障质量。根据我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情况,配套建设“太阳能垃圾处理房(沤肥池)”。充分考虑光照条件、用地指标、交通方便等细节,国庆期间加班完成48个行政村垃圾房选址。10月初由镇政府统一招投标,确保工程质量,施工方的实施、建造过程中,镇集镇办成员、分工负责。全镇建造33个垃圾减量房建造,覆盖48个村,现已完成32个主体工程,1个已投入使用,剩余1个因填土下沉量问题还在施工。

二是落实经费,完善配套。统筹安排垃圾分类经费,对于资金不够,镇里将全额补助。党政班子会议专题研究,明确垃圾分类桶和收集车采购,全镇配发每户垃圾桶30升的12235只,100升垃圾分类桶942只(根据每村15户人家发),垃圾车配备总计61辆(脚蹬三轮车31辆,手推车6辆,电动三轮车24辆)。

三是充实队伍,扎实推进。每个行政村配备6名分拣员;500人以下的村配备2—4名。区农办指导“垃圾分类科教下乡”,总计安排四个村进行专门指导帮带,从而以点带面提高分类质量。每月两次卫生检查不间断,并将检查结果量化奖励到村,按全奖、半奖、无奖三个档次按每村人口每月奖励到各村。

三、加强资金保障,确保长效开展

为进一步做好生活垃圾减量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我镇将继续加强垃圾管理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垃圾管理体系建设和设施建设,全面提高生活垃圾减量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水平。一是围绕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不断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确保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链条不断,使我镇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符合“两美xx”建设的要求。二是结合餐厨垃圾收集、处理工作要求,尽快建立并完善我镇餐厨垃圾收集、处理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太阳能减量化垃圾房的作用,使餐厨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三是积极开展“做文明有礼的xx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和“党员公益日”等活动,使广大村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使垃圾减量分类工作不断深入。

各位领导,垃圾分类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顺民心、合民意。我镇将认真学习试点乡镇工作经验,明确目标、坚定信心,扎实做好全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篇二: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走进村镇—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宣传、倡导和推广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做文明有礼的xx人,这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垃圾处理工作要求,全面推进建设“人文xx、科技xx、绿色xx”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近几年来,xx区结合生态涵养发展区和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实际,为切实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区委区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全面加强垃圾管理工作。2004年,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单班日处理能力200吨的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中心、实现了进场垃圾100%得到将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目标。2006起,投资4000余万元,为全区14个镇乡284个行政村配置垃圾桶、运输车、地箱式中转站,压缩式中转站,生活垃圾全部实现密闭化收集目标、并全部实现区环卫中心专业队伍运输的目标。2006投资2400万元,建设完成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2009年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完成区粪便泔水处理厂。2010年推广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和城镇地区12个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体系建设初步完成,形成了

市民家庭分类投放、村级(社区)分类收集、区环卫专业队伍分类运输、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中心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管理模式。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生活垃圾增长率控制在5%以下。

为进一步做好生活垃圾减量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区委区政府将继续加强垃圾管理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垃圾管理体系建设和设施建设,全面提高生活垃圾减量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水平。一是围绕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不断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确保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链条不断,使我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符合生态涵养发展区和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要求。二是

结合餐厨垃圾收集、处理工作要求,尽快建立并完善我区餐厨垃圾收集、处理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区粪便泔水处理厂的作用,使餐厨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三是继续积极开展“做文明有礼的xx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和“周四垃圾减量日”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使广大市民养成垃圾源头分类的好习惯,使垃圾减量分类工作不断深入。主动开放垃圾处理设施,让广大市民包括大中小学生入厂参观,对垃圾分类处理有更为科学、理性的认识,为做好垃圾减量分类再利用工作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

同志们,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脚踏实地地、坚持不懈地推进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工作,为实现建设“人文xx、科技xx、绿色xx”的战略目标,建设世界城市而努力奋斗。

农村垃圾分类的调研报告篇二

关于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调研思考范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围绕这一主题,我们组成调研组,通过座谈走访相关部门、乡镇、村组干部、保洁员和群众代表,对我县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近几年,为使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常态长效,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机构,制定了方案,编制了规划,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责任网络,逐步形成“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收运体系,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一)不断加大投入,使治理经费有基本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按时完成任务的乡镇、村,给予基础设施、收集转运、达标验收相应的补助或奖励。按每个村设置3-5个公益性岗位,共配备保洁员1790人。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即将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11座。部分乡镇通过村民自筹等方式,多方筹资,完善设备设施。如大河岸镇许家畈村,通过“一事一议”和成功人士捐助,解决经费不足问题。

(二)持续扩大宣传,使垃圾分类有浓厚氛围。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标语、户外广告、暗访曝光、公开投诉电话等形式,大力宣传,增加农民关注度和参与度,提倡从源头上治理白色垃圾,形成良好氛围。如各乡镇中小学都组织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活动;大部分乡镇、村,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和qq群,及时发布工作动态,部分村利用“村村响”广播,宣传好典型和垃圾分类知识。

(三)着力强化督办,使治理工作有外生动力。通过专项督查、暗访、聘请第三方机构考评等方式,加强督办,各乡镇对村、村对农户也开展相应的检查评比,考核结果与乡镇以奖代补资金挂钩。通过政策激励,进一步形成合力,调动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如九资河镇在评比奖惩上动真格;骆驼坳镇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对各村垃圾分类情况现场评分,郭家河村“一月一评比”,张榜公布。

二、存在的问题农村垃圾处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大批工商业产品涌入农村消费市场,一些过去只在城市出现的垃圾,也成为农村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可降解垃圾占比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垃圾集中露天堆放,导致“垃圾山”恶臭熏天,蚊蝇乱飞。农村垃圾污染,严重影响村容整洁,损害村民健康,原本山青水美的农村自然环境,日益遭到破坏,已成为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因素。通过调研,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一)资金仍然是瓶颈。农村垃圾治理经费是制约垃圾分类的一大难题。“村里靠乡镇,乡镇靠县里,而县里财力有限。”据了解,在经济发达省份,地方政府都没有列入财政预算,资金投入难以为继。像罗田这样的贫困山区县,资金问题可想而知。特别是垃圾转运、收贮、分拣等费用,没有长效机制来保障。目前,只停留在公路沿线办几个示范点,应付上级检查验收。

(二)观念仍然是制约。在发达国家,垃圾分类广泛普及,观念深入人心。在欧盟,农民随意乱倒垃圾是犯罪,不按规则分类,将会拒收,甚至罚款。在美国,垃圾公司深入乡村专车收集。在日本,垃圾分类非常清楚,分开投放,各放其箱。在台湾,有法律规定的强制垃圾分类,政府定制垃圾袋。在我国,虽然“秸秆禁烧”力度大,但垃圾就地焚烧现象依然存在。大多数居民缺乏分类意识,能收拾好投向垃圾桶就算很不错了。对哪些是可利用、可回收垃圾,根本一无所知。从胜利张家岗村调查看,部分村民家里有2个垃圾桶,知道分开投放;仅有20%的人不再使用塑料袋。

(三)分类仍然不普及。以前,农民大多家门口有一个粪堆 “沤粪“,垃圾基本自生自灭,“白色污染”很少。现在,农村垃圾明显增多,沼气未普及,也没有专业回收机构。对垃圾怎么分,分几类,如何处置,连具有变卖废旧意识的人都很少,开展分类处理的村不多。从三里畈镇长源冲村、新铺村张家冲等美丽乡村示范点实施来看,群众有一定的分类意识,但分类程度仍然不彻底,减量效果不明显。减量的主要是厨余垃圾(10%左右)和可回收垃圾(15-25%)。

三、对策与建议农村垃圾分类是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基础和前提。从源头抓起,减少垃圾处理量,降低处理成本,最大限度减少浪费,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为此,我们建议:

(一)由政府主导,着力拓宽资金渠道。一要把政府投入作为主渠道。既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和项目支持,又要将农村垃圾分类治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保持稳定增长机制。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重点用于购买机械化处理场服务、形象统一的垃圾清运车、专用分类垃圾桶、垃圾袋和宣传引导等支出,实行以奖代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要整合环保、畜禽养殖排污、村庄整治等涉农资金,投入农村垃圾分类。

二要把多元投入作为大方向。可以考虑借助市场力量,创新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分类。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积极扶持垃圾处理龙头企业发展,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资、企业经营的市场运行机制。借鉴浙江金华经验,进行“干湿分离”和再利用回收,扶持一些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为资源化产业发展创造市场。有条件的村,可以组织本村在外成功人士赞助、社会捐资,可以通过村民“一事一议”,适当收取治污费等办法,解决经费不足问题。

三要把建章立制作为新思路。我国关于环境的法律法规较多,但真正针对农村这一特殊环境和区域的垃圾治理相关法律法规较少。既要综合运用道德、技术、财政、法律等各种手段,又要建立和完善法律体系。地方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出台相应的地方法规,完善农村垃圾分类的相关机制,用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二)让乡村主抓,着力夯实基层基础。一要加强分类管理。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分类收集、投放要求。每个村组、自然湾落,定点设置不同颜色、不同标识的垃圾桶,将垃圾分类标准印制在上面。从源头抓起,发动农户,在家里事先按有机垃圾(菜叶、果皮)、有毒有害垃圾(废旧电池、家电等)、可回收垃圾(玻璃、塑料等)和不可回收垃圾(煤灰等)分别放置。规范垃圾收集,对可回收垃圾,在各村布置1-2个集中收集点,由乡镇组织定时定点回收,量大的有偿或兑换生活用品,激发农户分类的积极性。对有机垃圾,可以堆肥,也可以单独或邻村联建阳光堆肥房。对有毒有害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统一清运处理。

二要构建长效机制。建立网格化管理制度,以村为1个网格单元,划分若干区块,每个区块下设若干个网格小组,每个网格小组由1-2个村民小组或若干农户组成。由驻村干部或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或主任为网格单元负责人,村“两委”为区块负责人,党员、妇女代表为网格小组负责人,每人联系3-5户农户,负责政策宣传、工作指导、巡查、监督等工作。将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纳入《村规民约》,落实村民理事会监督、农户门前“三包”等制度,实行村民自我管理,大家共同监督。

三要建立考核体系。将农村垃圾分类作为考核乡镇新农村建设,评比文明村、美丽乡村示范点的依据,纳入 “五讲五评五考”,与乡镇以奖代补资金挂钩。建立乡镇日常巡查、督查机制,并作为对村组干部考核内容,与工资挂钩。实行“每月一暗检,每季一督查通报、年终一考评”,对工作推进快、运行好的,通报表彰;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对重视不够、整改推进不力的,公开曝光。通过考核这个指挥棒,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作法,调动乡村两级的工作积极性。

(三)强农民主体,着力转变群众观念。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道路沿线标牌、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宣传册、文化墙等多种宣传形式,提高群众知晓度,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农村垃圾分类。乡村干部深入村组,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发挥农村“五老”人员作用,进行广泛宣传。

二要搞好典型引路。村“两委”和党员干部示范带头,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村民理事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动员和倡议,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对做得好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大张旗鼓的宣传。在指导垃圾分类上,群策群力,采用多种方式方法,使垃圾分类的操作办法家喻户晓,增强群众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三要形成内生动力。让农民转变观念,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是推动垃圾分类的内因。而习惯养成,决非一日之功。必须从娃娃抓起,对在校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教育,通过学生,去引导家长和老人。对不按规定对垃圾分类的行为,进行舆论谴责。通过开展巡回表演、“小手牵大手”、万名志愿者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实践活动,寓教于乐,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赢得群众的理解、参与和支持。

农村垃圾分类的调研报告篇三

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若干思考

张永芳孙营军陈增丰

摘要:以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践为基础,分析垃圾分类工作特性、存在的认识误区,探究分类工作的困境以及破解困境的路径等。

关键词:垃圾分类;思考;社会性

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8206(2011)05-0063-02

2010年,北京、广州等国内很多城市相继再次启动垃圾分类工作,各地政府纷纷采取加大投入、扩大试点、积极立法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使垃圾分类推进工作进入新阶段。杭州市垃圾分类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民情民意调查、分类方案设计、分层分级培训、成立专业指导员队伍。目前,杭州市垃圾分类生活小区已达700多个,占杭州市生活小区总数的1/2左右,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1垃圾分类工作特性

垃圾分类是一项专业性工程。垃圾分类践行的是生态思维的理念,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过程分类,使不同种类垃圾进入各自的循环通道,最大程度实现垃圾减量、资源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全过程垃圾分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这项工作功亏一篑。专业性决定了这项工作必须纳入科学化的管理体系,方案设计、方案执行等必须经科学化论证。

垃圾分类是一项社会性工程。垃圾分类工作是由政府倡导、社会推动、市民动手完成的,其首要环节是公众的分类投放,公众是主力军。垃圾分类工作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正是由于垃圾分类工作的特殊性,使其不同于以往政府其他行政性工作,不是简单的政府通过购买服务为公众所做的实事工程。这项工作的核心是人的工作,是培育公共环境责任意识的教育工作。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垃圾分类不仅仅是一项环保行动,也是一项提升公民文明素质的行动,更是一项推进社会文明进程的行动,产生社会的意义极其深远。

2对垃圾分类存在认识误区

2.1国人自发的“垃圾分类”已经很完善,没必要推行垃圾分类

不可否认,国人具有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生活垃圾中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经济价值较高的部分基本得到回收。根据杭州市对分类试点小区居民调查结果,95.1%的家庭有出售可回收垃圾行为。但这种自发回收仅限于经济价值较高的部分,对于玻璃瓶、塑料袋等经济价值较低的则不回收,而是混入普通生活垃圾的收运。这种认识误区是因为对垃圾分类的本质认识尚不到位。事实上,推行垃圾分类是为了解决所有种类垃圾的问题,分类不仅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也使无害化处理难度大大降低。

2.2垃圾分类首先需要解决分类设施和经费保障问题

很多地方政府认为当前推行垃圾分类时机尚不成熟:一是分类体系硬件设施不完善,二

是资金投入无保障。事实上垃圾分类最大的问题不是经济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更不是细节问题。澳大利亚的生活垃圾处置就是单一的堆肥方式,但它的垃圾分类实施很成功。杭州市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配置垃圾分类设施,从分类投放到分类处置的体系基本建立,但与预期效果尚有一定的差距。垃圾分类最关键是要解决人的问题。对于自觉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市民,即使没有政府免费发放的垃圾桶(袋),仍会实施分类投放;反之,不愿参与垃圾分类的市民,即使有政府免费发放垃圾桶(袋),也不会实施分类投放。

3垃圾分类面临的最大困境

3.1公众的公共环境责任意识尚不强

根据杭州市垃圾分类试点实践经验,垃圾分类工作瓶颈在于公众自觉参与分类投放率不高,对垃圾分类认同率与自觉参与率尚有较大距离,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公共环境责任意识普遍不强。

垃圾分类成败取决于每个社会成员参与和配合的程度。虽然当前公众的环境意识有所提高,逐步认识到生活垃圾问题存在的严重性、对生活环境质量表现出强烈的预期;但大部分仅止于环境认知,缺乏生活垃圾处置环境质量的体验,尚没有形成环境价值观,体现为焦虑感、危机感、责任感及道德感等。大部人能在私人空间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但在公共场所就失去保持卫生习惯的自觉性。

3.2政府部门对垃圾分类工作存在认识偏差

一方面,政府部门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长期性认识不足,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急于求成,往往规划三五年实现全覆盖;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往往忽视这项工作的社会性,惯用行政手段,从宣传教育到硬件设施配置再到监督考核等均采用单一的行政力量,一刀切的工作方式,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对于垃圾分类的宣传发动,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式具有效率高、执行快等优势。但事实表明,对于具有较强社会性的垃圾分类工作完全依赖于行政命令是行不通的。如在初期,分类效果不理想是必然,但层层的行政考核迫使基层单位加大保洁人力“二次分拣”,这不仅不能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分类投放,反而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居民依赖于保洁人员的“二次分拣”。

4破解垃圾分类工作困境的路径

1)全面提升公众的公共环境责任意识。

垃圾分类涉及每个人。按照行为科学理论,垃圾分类投放历经3~6个月,将变成人的自觉行为。但这是以民众具有公共环境责任意识为前提的;公共环境责任意识提升需要通过长期的教育,厚积薄发,公众才能逐渐形成社会责任感、环境危机感和社会道德感。台北在实施垃圾分类之初就经历了数年的全民教育,佛教大师—证严法师、历任市长亲自上街宣传,动员和发动市民参与垃圾分类。

2)立法强制约束。

垃圾分类投放只是举手之劳,不按规定分类将损害公众利益。台北实行强制垃圾分类,落实严管重罚措施,对不按规定进行分类、垃圾乱扔等行为依法严厉查处。在实施初期经3个月辅导期,人们的分类投放行为在法制外部约束下日益规范。从国民性和文化基础角度,台北和内地民众具有可比性,因此完善法规体系是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

3)有效的经济激励。

政府采用有效的经济激励手段,激发民众自发参与分类投放,同时对正确分类的个人予以物质上的激励。台北实行“谁污染谁付费、分类好少付费”,实施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后,对厨余垃圾和可回收物不用专用袋、不收费。正确分类后,不仅个人可获得经济上的利益,城市和全社会也获得更大利益。

4)政府行政合力推动。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和政府主导作用,协调各级政府部门,整合各级行政资源,形成政府推动合力,实现政府行政强而有力的保障。这样可抵制垃圾分类工作反复性、阶段性及“弹簧效应”的出现,从而使这项工作稳步有效推进。

5结束语

国内1/3城市正面临“垃圾围城”等困境,垃圾分类是解决当前垃圾问题的惟一途径。日本、瑞典等经济发达国家历经二三十年不懈努力才取得如今的成功。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社会性工作,国内垃圾分类工作刚刚起步,在日后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中将面临更多挑战。

文章来源:《环境卫生工程》2011年05期

农村垃圾分类的调研报告篇四

街道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日,*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市、区人大代表集中视察街道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通过代表实地查看、听取街道专项工作汇报以及座谈交流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我街道的垃圾分类工作的基本情况、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做了深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单位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

单位垃圾分类主要包括公共机构、公共服务企业以及其他各类企业。分类模式:一是单位日常生活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其中有害垃圾、可回收物进行强制分类,不得混入其他垃圾。二是单位餐厨垃圾、装修垃圾、大件垃圾、园林绿化废弃物、农贸市场垃圾、道路机扫垃圾等特殊垃圾实行专项分流。****年,在区城管局的帮助配合下,街道共推进了***个机关事业单位(包括**个公共机构、公共服务企业)垃圾分类工作。截至目前,街道共推进了**个公共机构(包括餐饮酒店、医院等其他经营企业)垃圾分类工作。

(二)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

针对各小区的差异性,街道按两种分类模式推进属地各小区垃圾分类工作:一是示范小区实行垃圾“四分法”(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交统一的市场化垃圾分类公司负责运行,并实施垃圾投放积分兑换制,按户发放积分磁卡,由居民在家自行分类,其中餐厨垃圾每日早晨定点投放,可回收垃圾每周定时安排专人回收,有毒有害和其他垃圾居民自行投放至相应垃圾桶内,所有垃圾都分类运输进行处置。目前,街道示范小区为**,由财政所统一出资运行。二是推进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前端分类收集新模式。街道按照“四分法”建设小区智能垃圾箱房。为切实做好该项试点工作,街道联合区城管局、区环卫集团等单位,先推进**(南苑)智能垃圾箱房建设,现该小区已全面撤桶,按照“四分法”,撤桶并点设置“*+*”的垃圾集中投放点,分别为*处投放其他垃圾、厨余垃圾的“定时定点”投放点,*处投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的固定投放点,大件垃圾及建筑垃圾实行专项分流。前期采取党建引领、物业为主、国企参与、鼓励督促、宣传活动等方式,进一步引领了众多小区居民共同参与到其中,目前小区“定时定点”投放点由城管队员、网格员以及物业人员组成的巡查队伍每日指导、规范居民分类投放垃圾,垃圾分类收运由区环卫集团配备专用车辆统一分类直收直运。

(三)道路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

为推进该项工作全面铺开,结合主次干道属地因素,街道实行三步推进方法:

第一步,撤除主次干道大垃圾桶,并投放分类果皮箱。第二步,打造示范性道路垃圾上门分类收集模式。第三步,结合前两步推进过程中吸取的工作经验,解决遇到的问题,继续推进主次干道大垃圾桶撤除及打造示范道路等工作,从而实现全街道路垃圾分类工作全面铺开。

(四)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

我街道目前正全面推进**村*个涉农社区的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实行的分类模式为:村庄实行“户分、村收、分类转运”模式,采用农户源头分类+保洁员分类收集。一是农户源头分类。农户在家将生活垃圾分为干垃圾和湿垃圾。二是保洁员一日分三次定时上门分类收集。三是其他垃圾由环卫作业单位转运至垃圾焚烧厂处理。四是餐厨垃圾环卫作业单位转运至餐厨垃圾处理站进行资源化处理。五是有害垃圾集中投放到集中投放点的有害垃圾桶内或交给保洁员,由社区统一送到执法大队,执法大队统一送到区大件垃圾分拣中心,城管局统一送到环保部门许可的危险废物处理企业进行处理。六是可回收物由农户或保洁员自行交售,进行资源化处理。

(五)*吨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站工作开展情况。

围绕垃圾分类工作,完成垃圾分类收运终端处理工作,按《**区****年餐厨垃圾建设实施方案》要求,街道于上坊**新**水泥场建设了一座**吨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站,完成日餐厨垃圾**吨的工作任务。

二、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一)部门、单位配合力度不够。

目前街道垃圾分类工作处于缓慢阶段,推进过程不甚理想,处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却仍只是垃圾桶换桶、垃圾分类宣传册发放等垃圾分类基础、前期工作阶段,究其原因是因该项工作主要为城管部门一家推动,促使前进步伐乏力,街道虽已成立相应的垃圾分类专办,但是因责任不明确,且各部门上级部门也没有明确的通知和要求,导致一些部门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度仍未提高,在工作开展上无法充分配合。

(二)垃圾分类工作资金不足。

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常态长效的大型民生工程,需持续投入人力以及资金,街道购置的现代化、多样化的垃圾分类容器、运输车辆和终端处理等设施,为垃圾分类处理提供了较好的硬件保障,但购置费用较高,在原有的前端、中端和末端的每个环节的设施、管养、维护的投入也很惊人,**街道目前已建设一座**吨的餐厨垃圾处理站,由于餐厨垃圾处理量过大,就目前还是不能满足每日餐厨垃圾产出量,无法满足每日收运餐厨垃圾的处理工作量,难以高效地推进基层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三)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由于街道层面的宣传平台、受众面以及宣传方式都较为单一,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程度不够高,很多宣传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导致属地市民对垃圾分类工作仍然不了解,市、区相关宣传平台宣传推广力度也不强,导致市、区并未形成浓厚的垃圾分类宣传氛围,单靠基层的宣传推广发动,较为乏力。

三、意见建议

(一)成立专办,明确职责。

垃圾分类是一项大型民生工作,涉及到很多不同类型的部门和单位,各职能部门要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加强整体意识,工作中相互配合,将妥善处理生活垃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需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制度建设,出台专门政策,明确专门部门负责,明晰各级各有关部门责任,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由于垃圾分类工作资金投入较大,仅靠街道、社区层面,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建议区政府将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减轻基层财政压力,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

(二)多措并举,加强宣传。

既要增强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又要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一是多模式、多方式做好垃圾分类的知识普及。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网络等载体,开展有奖征文、知识竞赛、公益广告、志愿者入户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垃圾分类进课堂,对中小学生开展垃圾分类亲身体验课,普及垃圾分类知识,逐步培养垃圾分类的习惯;创新宣传模式,借助新媒体等平台,让垃圾分类人人皆知、深入人心。二是加强宣传队伍建设。集结志愿者、社区物业、学校、公益组织和媒体等社会力量,有组织、有计划地建设专兼职相结合、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宣传队伍,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并帮助、指导居民生活垃圾分类。

(三)完善机制,强化监督。

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法制建设,为工作提供法制保障,依法依规进行,通过修改完善《**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强制约束垃圾投放行为,为相关执行部门添加有力抓手,增强垃圾分类推进过程的执行力,提高居民将认知转变为行动的约束力;各级党委政府制定中长期规划、短期实施方案、计划,确定分阶段分步分目标任务,持续深入推进;实施严格的生活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分类搬运、分类处理措施,实现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形成垃圾分类治理的长效机制;建立严格的检查考核问责机制,出台专门的条例或政府规章,明确政府、部门、个人等各方的责任义务,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和惩戒机制,让每一个人都按要求投放生活垃圾;加强对城市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与监察,特别对相关社区、人员和公共场所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进行必要的监督,力求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垃圾分类法律发挥应有的作用。

农村垃圾分类的调研报告篇五

垃圾分类调研报告

现在人口急剧增加,无可避免的,垃圾也随之增多,有些国家和城市对这些垃圾采取了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但部分地区垃圾处理不当,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满,导致土地、河流污染越来越严重,臭气到处蔓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减少垃圾处理的费用,便有了现在的垃圾分类。以下便是我根据观察自己居住社区的垃圾分类写下的报告。

一、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调查

为了对我们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此次通过询问的形式对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调查。

调查时间:2017年8月15~8月26日

调查地点:厦门市思明区筼筜街道屿后社区(嘉禾路太平洋广场、松柏公园、屿后南里、吕厝北、松柏汇成)等小区。调查内容:对小区内的环境卫生、分类容器的管理、生活垃圾分类及投放状况及物业进行了调查。

调查形式:口头询问居民及采访物业。调查结果:

首先是居民对分类生活垃圾的知晓度情况进行了调查,10%的人认为生活垃圾分类没必要; 90%的人认为生活垃圾分类有必要;在觉得有必要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人群中,有15%的人熟悉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60%的人仅了解分类的概念,15%的人不清楚如何分类。

二、硬件设置:

垃圾分类,顾名思义就是将垃圾分到不同的种类,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分类。在我的社区,主要分成四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以及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一般装纳废纸、废金属、塑料瓶等等这些可以循环利用的垃圾;有害垃圾则是废电池、手机这些对环境与人体有害的垃圾;厨余垃圾便是一些做饭吃饭剩下的瓜果蔬菜等等;其他垃圾则是不属于以上三种之外的垃圾,比如烟,衣服等等。以上,是社区内的硬件设置情况。

三、分类宣传:

在社区中,电梯里面就可看见垃圾分类的宣传,显目的红纸印着黑字,就挂在电梯按钮的旁边,用来提醒人们,一楼大厅中也贴满了垃圾分类的宣传单,甚至配上了不同类型垃圾桶的图片,还有建议人们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来分类,每一个业主也都有收到物业发来垃圾分类的短信,这是我们社区分类宣传的情况。

四、居民的垃圾分类现状:

据我这些天的观察,居民们垃圾分类的情况并不是很理想,垃圾桶内也有不少不属于这里面的垃圾,垃圾桶满了甚至不满的时候,也可以看见垃圾桶外面散落着各种垃圾,有时候臭气蔓延,导致人们经过呼吸也难受,在分类这一方面,我们还有待改善。

五、个人思考:

我认为垃圾分类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事情,是我们应尽到的责任。人类在进步,那么我们的家园也不应该是脏乱不堪的,而应该是整洁美观的。退一步讲,因为这些大量的垃圾,地球上原本就少的淡水河流也有很多已经被污染了,而这些不及时处理的垃圾,也会慢慢滋生细菌,人们,以及动物或许会因此染上疾病。而垃圾分类可以有效的帮我们处理垃圾,这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如果大部分人重视起来,那么可能就会减少一些对我们,对地球的危害。

六、我的建议:

凡事讲究从娃娃抓起,我建议可以从孩子三岁左右的时候,教孩子们垃圾分类的道理以及原因,甚至现在很多年轻人也会有分辨不清属于哪一类垃圾的状况,在学校中可以一学期专门有一节垃圾分类的课程,告诉学生们垃圾分类中大部分垃圾的属性,告诉他们垃圾分类的好处,为什么要这么做。同时大人们也应该有个表帅作用,当地政府也应该积极响应人们垃圾分类。也可以让一些有代表性有权威性的公众人物来做垃圾分类的宣传,居民响应或许也会更强烈。

最后,我希望我们国家有更多的人团结起来,为我们国家的明天,甚至地球的明天,贡献自己小小的一份力量。

再来一篇
上一篇:设施农业发展现状论文(五篇) 下一篇:最新毕业请假条(4篇)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