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列表页

最新语言学 课程思政(五篇)

2023-12-23 互联网 实用范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言学 课程思政篇一

摘要:语言学是一门介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在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充分结合语言学学科的跨学科性质,从其人文属性中提炼国家精神、民族性格、社会文化等思想政治元素;从其社会属性中培养学生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荣誉感;从其自然科学属性中,重视逻辑思维。

关键词:课程思政;语言学;专业使命;辩证思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自2014年起以上海市为试点展开了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的全员、全课程大思政教育体系探索与构建的工作,现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现有研究主要从两方面探讨如果实现课程思政。首先,从宏观理论、战略高度探讨“课程思政”的理论体系构建(高德毅等,2017a/2017b;忻平,2016;虞丽娟,2017),包括“课程思政”推进的价值与意义(陆道坤,2018;邱伟光,2017;闵辉,2017;曹文泽,2016)、从理论高度及管理者的角度探讨“课程思政”的涉及到的关键问题与实现路径(吴月齐,2018;何红娟,2017;高燕,2017;刘淑慧,2017;李国娟,2017;陈道武,2017)等。

其次,从微观的角度以某个专业或某门课程为切入点探讨“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其中以高职院校某一专业的研究(何衡2017;倪成伟等2017;吕玉龙等2017;陈辉林,2017)居多,散见于零星课程,如新闻传播、大学语文、中国近代史、公共艺术、汽车概论等课程中。

近两年来国内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但仍存在一些缺憾,如:理论探索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重视宏观理论的构建,缺少具体学科如何实现“课程思政”的路径与示范研究。本文从语言学类课程角度,探讨将语言学类课程的学科知识与学生能力培养、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实现路径与方法。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及其相关问题的科学。它涉及语言的结构、功能、应用、生理、认知等各个领域,是一门介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李宇明(2018)认为,“语言学是一个学科群”,“横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思政建设是在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前提下,推进各类高校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响应国家所倡导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它强调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做到知识与思想的辩证统一。

在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充分结合语言学学科的跨学科性质,从专业课程中的人文科学部分提炼国家精神、民族性格、社会文化等思想政治元素;从社会科学部分提炼学生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荣誉感、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自然科学部分,强调尊重事实,尊重科学,重视逻辑思维。

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宏观上,学校管理层保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平台的搭建、专业教师思政育人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教学评价体系中融入人文内涵评价指标,确保德育目标实现的外部环境保障;第二,中观上,设计、构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科学育人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方案,将德育目标固化于课程大纲中,确保德育目标实现的时效;第三,微观上,从教学时间上确保学时压缩、内容精讲的大背景下,突破学时限制,找到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内容的时间保障;从教学内容上整合和凝练语言学类课程中的育人资源,寻求专业知识与德育知识有机结合点;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课堂管理模式,确保能力培养与道德培养目标相得益彰,使专业教学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切实可行。

(一)语言学类专业课程师资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

专业课教师工作在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的一线,其思想政治素养是提高课程思政的关键。但在“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推广之前,一线教师对于专业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认识深度不够,要么较少思考专业课程的育人问题,要么对此问题的思考处于萌芽状态,甚至对课程思政存在一定误解。“共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实施课程思政,首先要端正一线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提高一线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与素养。

首先,消除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疑虑与误解,激发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通过定期开展各种层面的课程思政培训与交流,强调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强调课程思政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科学知识传授、人文素养培养与价值观塑造的科学统一,而非单一的、简单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消除一线教师的疑虑,刷新专业课教师的认知,拓宽思政课程的视阈,帮助专业课教师引导学生对专业的误解,重新认识专业前景,对待专业课程的学习等。

其次,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水平与素养。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即将马克思主义与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结合起来的理论水平;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的理论水平;专业课教师的专业认同、专业价值与职业使命感等。

一方面,通过集体培训的方式使全体教师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涵,使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形成系统认识,掌握课程思政的特征规律。另一方面,通过党员教师带头、优秀教师示范、集体制定课程教学方案等方式加深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加强专业课教师对本专业的内在价值、社会价值及社会使命的认识,并将其转化为教学激情,最终回归到课程思政的落脚点,努力做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的专业伦理和科学的信仰,良好的行为习惯”。(陆道坤,2018)

(二)语言学类课程教学方案设计

系统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是确保课程思政实施的基础与保障。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专业教师需要结合语言学类课程特征,发掘和梳理语言学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比如语言哲学思想对专业研究的影响、语言研究方法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分析法、语言研究目标的唯物论观等,丰富思政教育资源,促使思政教育多元化。反过来,分析语言学类课程思政面临的问题、探索语言类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即如何自然地将马克思主义观有机融入语言学的整个教学活动中去、探讨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融入到语言学课程的教学中去,做到“润物细无声”。因此,重新审视现有课程方案,制定一份全新的,融入立德树人理念于一体的课程方案非常必要。

(三)語言学类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实现方法

课程思政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从微观角度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整,确保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得益彰,而不是互相冲突。

1.转换教师授课方式,确保专业课程授课学时不变

课程思政并不要求专业课教师在本学科本专业本课程中增加思政内容,而是转变专业知识教授的方式、转换看待专业问题的角度、明确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在处理专业问题中的作用等。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并不需要增加专业课的授课学时,也无需增加学生学业负担。如在《现代汉语》课程第一章绪论中可以引导学生用偶然与必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看待“现代汉语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在查阅互联网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普通话与方言的现状及关系;在第二章语音部分通过讲解汉语拼音方案制定的历史背景、第三章汉字部分通过讲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与汉语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专业的使命感等。这些都是原有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只需将借用更加明确的认识论方法来指导教学,并不需要额外增加教学内容,可确保教学学时不变的前提下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

2.挖掘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元素,建立语言学类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

从教学内容上看,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要深入发掘并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整理成册,建立思政教学资源库,固化于课程教学方案中,为今后语言学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便利条件,也为语言教学类课程发展拓宽思路。

比如,《现代汉语》课程第三章的内容均可以挖掘出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元素,如“汉字的性质和特点”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发现中国特色文化;从“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形成民族自豪感;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待中国的“造字法”,充分认识古人的智慧,认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神、源远流长与经久考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看待“简化字与繁体字之间的关系”,了解并认清繁简字在大陆与港台、海外的运用现状,进而科学地对待简化字与繁体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传播汉字文化、规范使用简体字的职业使命感。

3.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热情

专业课程教学应以课程思政为契机,创新教学方法,以案例作为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带领学生共同挖掘思政资源,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培养学生价值观的同时,引领学生科学看待问题,使学生能够认可课程思政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课程思政扩宽了授课教师的思路,专业课教师可根据课程性质,在普通本科教学中强调知识的宽度和广度,通过互联网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内容的拓展中,从而将马克思主义观有机融入语言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在专业课程中寻找与德育知识体系的交叉点,使思想政治教育以顺其自然的方式潜移默化为学生的价值观体系,进而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效统一。

参考文献:

[1]虞丽娟.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n].光明日报,2017-07-20.

[2]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2018(3).

[3]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荐“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

[4]于冠华,李敬强.课程思政的价值与实现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5).

[5]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8).

[6]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8).

[7]田鸿芬,付宏.课程思政:高校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j].教育与人才,2018(4).

[8]李宇明.语言学是一个学科群[j].语言战略研究,2018(1).

语言学 课程思政篇二

摘要:语言学是一门介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在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充分结合语言学学科的跨学科性质,从其人文属性中提炼国家精神、民族性格、社会文化等思想政治元素;从其社会属性中培养学生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荣誉感;从其自然科学属性中,重视逻辑思维。

关键词:课程思政;语言学;专业使命;辩证思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自2014年起以上海市为试点展开了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的全员、全课程大思政教育体系探索与构建的工作,现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现有研究主要从两方面探讨如果实现课程思政。首先,从宏观理论、战略高度探讨“课程思政”的理论体系构建(高德毅等,2017a/2017b;忻平,2016;虞丽娟,2017),包括“课程思政”推进的价值与意义(陆道坤,2018;邱伟光,2017;闵辉,2017;曹文泽,2016)、从理论高度及管理者的角度探讨“课程思政”的涉及到的关键问题与实现路径(吴月齐,2018;何红娟,2017;高燕,2017;刘淑慧,2017;李国娟,2017;陈道武,2017)等。

其次,从微观的角度以某个专业或某门课程为切入点探讨“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其中以高职院校某一专业的研究(何衡2017;倪成伟等2017;吕玉龙等2017;陈辉林,2017)居多,散见于零星课程,如新闻传播、大学语文、中国近代史、公共艺术、汽车概论等课程中。

近两年来国内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但仍存在一些缺憾,如:理论探索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重视宏观理论的构建,缺少具体学科如何实现“课程思政”的路径与示范研究。本文从语言学类课程角度,探讨将语言学类课程的学科知识与学生能力培养、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实现路径与方法。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及其相关问题的科学。它涉及语言的结构、功能、应用、生理、认知等各个领域,是一门介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李宇明(2018)认为,“语言学是一个学科群”,“横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思政建设是在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前提下,推进各类高校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响应国家所倡导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它强调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做到知识与思想的辩证统一。

在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充分结合语言学学科的跨学科性质,从专业课程中的人文科学部分提炼国家精神、民族性格、社会文化等思想政治元素;从社会科学部分提炼学生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荣誉感、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自然科学部分,强调尊重事实,尊重科学,重视逻辑思维。

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宏观上,学校管理层保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平台的搭建、专业教师思政育人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教学评价体系中融入人文内涵评价指标,确保德育目标实现的外部环境保障;第二,中观上,设计、构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科学育人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方案,将德育目标固化于课程大纲中,确保德育目标实现的时效;第三,微观上,从教学时间上确保学时压缩、内容精讲的大背景下,突破学时限制,找到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内容的时间保障;从教学内容上整合和凝练语言学类课程中的育人资源,寻求专业知识与德育知识有机结合点;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课堂管理模式,确保能力培养与道德培养目标相得益彰,使专业教学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切实可行。

(一)语言学类专业课程师资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

专业课教师工作在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的一线,其思想政治素养是提高课程思政的关键。但在“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推广之前,一线教师对于专业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认识深度不够,要么较少思考专业课程的育人问题,要么对此问题的思考处于萌芽状态,甚至对课程思政存在一定误解。“共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实施课程思政,首先要端正一线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提高一线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与素养。

首先,消除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疑虑与误解,激发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通过定期开展各种层面的课程思政培训与交流,强调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强调课程思政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科学知识传授、人文素养培养与价值观塑造的科学统一,而非单一的、简单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消除一线教师的疑虑,刷新专业课教师的认知,拓宽思政课程的视阈,帮助专业课教师引导学生对专业的误解,重新认识专业前景,对待专业课程的学习等。

其次,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水平与素养。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即将马克思主义与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结合起来的理论水平;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的理论水平;专业课教师的专业认同、专业价值与职业使命感等。

一方面,通过集体培训的方式使全体教师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涵,使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形成系统认识,掌握课程思政的特征规律。另一方面,通过党员教师带头、优秀教师示范、集体制定课程教学方案等方式加深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加强专业课教师对本专业的内在价值、社会价值及社会使命的认识,并将其转化为教学激情,最终回归到课程思政的落脚点,努力做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的专业伦理和科学的信仰,良好的行为习惯”。(陆道坤,2018)

(二)语言学类课程教学方案设计

系统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是确保课程思政实施的基础与保障。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专业教师需要结合语言学类课程特征,发掘和梳理语言学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比如语言哲学思想对专业研究的影响、语言研究方法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分析法、语言研究目标的唯物论观等,丰富思政教育资源,促使思政教育多元化。反过来,分析语言学类课程思政面临的问题、探索语言类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即如何自然地将马克思主义观有机融入语言学的整个教学活动中去、探讨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融入到语言学课程的教学中去,做到“润物细无声”。因此,重新审视现有课程方案,制定一份全新的,融入立德树人理念于一体的课程方案非常必要。

(三)語言学类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实现方法

课程思政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从微观角度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整,确保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得益彰,而不是互相冲突。

1.转换教师授课方式,确保专业课程授课学时不变

课程思政并不要求专业课教师在本学科本专业本课程中增加思政内容,而是转变专业知识教授的方式、转换看待专业问题的角度、明确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在处理专业问题中的作用等。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并不需要增加专业课的授课学时,也无需增加学生学业负担。如在《现代汉语》课程第一章绪论中可以引导学生用偶然与必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看待“现代汉语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在查阅互联网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普通话与方言的现状及关系;在第二章语音部分通过讲解汉语拼音方案制定的历史背景、第三章汉字部分通过讲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与汉语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专业的使命感等。这些都是原有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只需将借用更加明确的认识论方法来指导教学,并不需要额外增加教学内容,可确保教学学时不变的前提下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

2.挖掘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元素,建立语言学类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

从教学内容上看,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要深入发掘并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整理成册,建立思政教学资源库,固化于课程教学方案中,为今后语言学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便利条件,也为语言教学类课程发展拓宽思路。

比如,《现代汉语》课程第三章的内容均可以挖掘出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元素,如“汉字的性质和特点”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发现中国特色文化;从“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形成民族自豪感;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待中国的“造字法”,充分认识古人的智慧,认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神、源远流长与经久考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看待“简化字与繁体字之间的关系”,了解并认清繁简字在大陆与港台、海外的运用现状,进而科学地对待简化字与繁体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传播汉字文化、规范使用简体字的职业使命感。

3.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热情

专业课程教学应以课程思政为契机,创新教学方法,以案例作为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带领学生共同挖掘思政资源,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培养学生价值观的同时,引领学生科学看待问题,使学生能够认可课程思政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课程思政扩宽了授课教师的思路,专业课教师可根据课程性质,在普通本科教学中强调知识的宽度和广度,通过互联网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内容的拓展中,从而将马克思主义观有机融入语言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在专业课程中寻找与德育知识体系的交叉点,使思想政治教育以顺其自然的方式潜移默化为学生的价值观体系,进而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效统一。

参考文献:

[1]虞丽娟.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n].光明日报,2017-07-20.

[2]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2018(3).

[3]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荐“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

[4]于冠华,李敬强.课程思政的价值与实现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5).

[5]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8).

[6]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8).

[7]田鸿芬,付宏.课程思政:高校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j].教育与人才,2018(4).

[8]李宇明.语言学是一个学科群[j].语言战略研究,2018(1).

语言学 课程思政篇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自2014年起以上海市为试点展开了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的全员、全课程大思政教育体系探索与构建的工作,现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现有研究主要从两方面探讨如果实现课程思政。首先,从宏观理论、战略高度探讨“课程思政”的理论体系构建(高德毅等,2017a/2017b;忻平,2016;虞丽娟,2017),包括“课程思政”推进的价值与意义(陆道坤,2018;邱伟光,2017;闵辉,2017;曹文泽,2016)、从理论高度及管理者的角度探讨“课程思政”的涉及到的关键问题与实现路径(吴月齐,2018;何红娟,2017;高燕,2017;刘淑慧,2017;李国娟,2017;陈道武,2017)等。

其次,从微观的角度以某个专业或某门课程为切入点探讨“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其中以高职院校某一专业的研究(何衡2017;倪成伟等2017;吕玉龙等2017;陈辉林,2017)居多,散见于零星课程,如新闻传播、大学语文、中国近代史、公共艺术、汽车概论等课程中。

近两年来国内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但仍存在一些缺憾,如:理论探索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重视宏观理论的构建,缺少具体学科如何实现“课程思政”的路径与示范研究。本文从语言学类课程角度,探讨将语言学类课程的学科知识与学生能力培养、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实现路径与方法。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及其相关问题的科学。它涉及语言的结构、功能、应用、生理、认知等各个领域,是一门介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李宇明(2018)认为,“语言学是一个学科群”,“横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思政建设是在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前提下,推进各类高校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响应国家所倡导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它强调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做到知识与思想的辩证统一。

在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充分结合语言学学科的跨学科性质,从专业课程中的人文科学部分提炼国家精神、民族性格、社会文化等思想政治元素;从社会科学部分提炼学生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荣誉感、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自然科学部分,强调尊重事实,尊重科学,重视逻辑思维。

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宏观上,学校管理层保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平台的搭建、专业教师思政育人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教学评价体系中融入人文内涵评价指标,确保德育目标实现的外部环境保障;第二,中观上,设计、构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科学育人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方案,将德育目标固化于课程大纲中,确保德育目标实现的时效;第三,微观上,从教学时间上确保学时压缩、内容精讲的大背景下,突破学时限制,找到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内容的时间保障;从教学内容上整合和凝练语言学类课程中的育人资源,寻求专业知识与德育知识有机结合点;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课堂管理模式,确保能力培养与道德培养目标相得益彰,使专业教学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切实可行。

(一)语言学类专业课程师资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

专业课教师工作在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的一线,其思想政治素养是提高课程思政的关键。但在“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推广之前,一线教师对于专业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认识深度不够,要么较少思考专业课程的育人问题,要么对此问题的思考处于萌芽状态,甚至对课程思政存在一定误解。“共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实施课程思政,首先要端正一线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提高一线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与素养。

首先,消除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疑虑与误解,激发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通过定期开展各种层面的课程思政培训与交流,强调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强调课程思政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科学知识传授、人文素养培养与价值观塑造的科学统一,而非单一的、简单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消除一线教师的疑虑,刷新专业课教师的认知,拓宽思政课程的视阈,帮助专业课教师引导学生对专业的误解,重新认识专业前景,对待专业课程的学习等。

其次,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水平与素养。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即将马克思主义与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结合起来的理论水平;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的理论水平;专业课教师的专业认同、专业价值与职业使命感等。

一方面,通过集体培训的方式使全体教师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涵,使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形成系统认识,掌握课程思政的特征规律。另一方面,通过党员教师带头、优秀教师示范、集体制定课程教学方案等方式加深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加强专业课教师对本专业的内在价值、社会价值及社会使命的认识,并将其转化为教学激情,最终回归到课程思政的落脚点,努力做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的专业伦理和科学的信仰,良好的行为习惯”。(陆道坤,2018)

(二)语言学类课程教学方案设计

系统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是确保课程思政实施的基础与保障。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专业教师需要结合语言学类课程特征,发掘和梳理语言学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比如语言哲学思想对专业研究的影响、语言研究方法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分析法、语言研究目标的唯物论观等,丰富思政教育资源,促使思政教育多元化。反过来,分析语言学类课程思政面临的问题、探索语言类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即如何自然地将马克思主义观有机融入语言学的整个教学活动中去、探讨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融入到语言学课程的教学中去,做到“润物细无声”。因此,重新审视现有课程方案,制定一份全新的,融入立德树人理念于一体的课程方案非常必要。

(三)語言学类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实现方法

课程思政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从微观角度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整,确保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得益彰,而不是互相冲突。

1.转换教师授课方式,确保专业课程授课学时不变

课程思政并不要求专业课教师在本学科本专业本课程中增加思政内容,而是转变专业知识教授的方式、转换看待专业问题的角度、明确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在处理专业问题中的作用等。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并不需要增加专业课的授课学时,也无需增加学生学业负担。如在《现代汉语》课程第一章绪论中可以引导学生用偶然与必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看待“现代汉语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在查阅互联网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普通话与方言的现状及关系;在第二章语音部分通过讲解汉语拼音方案制定的历史背景、第三章汉字部分通过讲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与汉语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专业的使命感等。这些都是原有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只需将借用更加明确的认识论方法来指导教学,并不需要额外增加教学内容,可确保教学学时不变的前提下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

2.挖掘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元素,建立语言学类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

从教学内容上看,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要深入发掘并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整理成册,建立思政教学资源库,固化于课程教学方案中,为今后语言学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便利条件,也为语言教学类课程发展拓宽思路。

比如,《现代汉语》课程第三章的内容均可以挖掘出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元素,如“汉字的性质和特点”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发现中国特色文化;从“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形成民族自豪感;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待中国的“造字法”,充分认识古人的智慧,认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神、源远流长与经久考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看待“简化字与繁体字之间的关系”,了解并认清繁简字在大陆与港台、海外的运用现状,进而科学地对待简化字与繁体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传播汉字文化、规范使用简体字的职业使命感。

3.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热情

专业课程教学应以课程思政为契机,创新教学方法,以案例作为语言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带领学生共同挖掘思政资源,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培养学生价值观的同时,引领学生科学看待问题,使学生能够认可课程思政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课程思政扩宽了授课教师的思路,专业课教师可根据课程性质,在普通本科教学中强调知识的宽度和广度,通过互联网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内容的拓展中,从而将马克思主义观有机融入语言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在专业课程中寻找与德育知识体系的交叉点,使思想政治教育以顺其自然的方式潜移默化为学生的价值观体系,进而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效统一。

语言学 课程思政篇四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课堂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其他各类课程应同样肩负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使命,与思政课程相互协同呼应,共同开拓全面育人的新局面。这就要求高校全体教师应注重非思政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肩负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积极思考课程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努力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融会贯通,培养新一代政治坚定、品德高尚、知识充备的社会主义后继者和开拓人。

一、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宗旨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文中简称为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高校专业课教师,明确课程思政的教学宗旨至关重要。习总书记在座谈会中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课程思政的首要教学宗旨是要培养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一心一意跟党走、听党话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有为青年。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高等教育的思政核心,也是全体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宗旨。在明确根本宗旨的基础上,课程思政还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已往高校教育往往存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两张皮的现象,专业课教师专注于知识传授,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事实上,每一门课程都肩负着德育使命,都蕴含着德育资源。课堂即为德育的讲台,教师就是学生的示范。教师本身的道德品质、言谈举止、授课内容、态度方法都是德育的现实教材。高校教师应注重在授课过程中向学生展现高尚的师德师风和道德品质,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貌。最后,课程思政还需注重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社会主义制度下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是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新人。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家国情怀融入课堂教学,鼓舞学生投身于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浪潮之中,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将个人的生涯规划和祖国的繁荣富强结合起来,将个人的理想抱负和民族的兴衰荣辱结合起来,真正将家国情怀转化为责任使命。

二、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

习总书记在座谈会中强调:“我们对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历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而凝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大学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近现代革命的来龙去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的崇高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不是一句简单的文字概括,硝烟炮火中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用生命、鲜血换回了锦绣山河,激流勇进中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用智慧、勇气创造了太平盛世。高校教师应满怀自信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拉近学生与革命历史的距离,加深学生对党的情感,激发学生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政治可靠、信念坚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亦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伦理性和实践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经大浪淘沙,披沙拣金而凝结的精神气质和智慧结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脉络之中,是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和精神家园。“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张岱年先生总结的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将为青年学生完善道德人格、提升德性修养指明方向。高校教师要结合时代现实,授课实际和学生成人、成长的教育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切实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经史子集中的智慧。

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亦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要在专业教育中“润物细无声”。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课程本身的教学中心内容,但亦要适时在教学中有所体现。所以,高校教师要注重挖掘每一门课程本身独有的思政资源,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本身的文化基因、价值范式有效结合起来,将思政教育融入、渗透于课程目标、内容、管理和评价之中,将课程本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载体,使知识教育与观念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三、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教育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步骤,如何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厚植家国情怀,鼓励学生积极踊跃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教育课题。教学宗旨是目标,它决定了我们为谁培养人。教学内容是导向,关乎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学方法则是手段,它决定了我们怎么样培养人,培养质量高低的问题。

(一)親其师。信其道

教育是用一个人的灵魂去唤醒另一个人的灵魂。教师工作内含的“示范性”和学生群体天然的“崇师性”决定了教师自身对学生成才具有重要的教育引领作用。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自身即为思政教材。所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师的行为举止、品行风貌是最为关键的教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及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中强调教师个人的政治素养、家国情怀、道德品质和职业精神。事实上,教师是培养下一代意识形态、人格品德的核心群体,全体教师都应怀揣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饱含深厚的家国情怀,精进自身的德性修养,严守职业的道德操守。在教学过程中、在育人环节里注重用自身坚定的政治信仰引领学生,用自我深切的家国情怀感染学生,用自己高尚的道德人格感召学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有意识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贯穿到课程教育、实践生活的方方面面。身正、德高才能让学生亲其师,只有学生亲其师,才能真正信其道,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深入人心,卓有成效。

(二)启心智,促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知识传授中是必要的,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居于辅助地位。首先,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特点在于价值认同大于知识记忆,所以学生对授课内容的主观态度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效果。其次,不同于知识教育短时间内可评价、可量化的集中考核方式,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内隐性、主观性,需要长期生活观察与重大事件考验相结合才可检验教育效果。因此,教育活动本身无法及时、准确反馈教育成效,再加上思想政治观念对一个人行为的重要导向作用,学生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让学生能够主动接受、真诚接纳课程思政,授课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尤为注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出发点,着重启发学生生成正向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自觉发现生活中的正能量,带领学生形成健康的道德观、价值观。将外在的被动教育转化为内在的德性促动,真正起到启蒙思想、感动心灵、修身成德的教育目的。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现代教育观念中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导,必须要牢记课程思政的教学宗旨,牢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舵盘。

(三)本实践,求生动

习总书记在座谈会中强调,高校思政教师要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拓宽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方法,在理想信念上引领学生,在思维方法上启发学生,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的学习感受,从而促进整体的教育教学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感性教育。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可以通过记忆、思维、想象、推理等理性认知方式予以成就,但感性教育还要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和情绪。感性教育最好的方式即为理论联系实践,情感带动观念。一个人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感、理想信念单纯靠说教无法真正产生理想效果。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主体现实的社会地位、物质条件、生活方式和现实经历共同促成了价值观念的形成。因此高校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通过生动的故事、真实的事件、鲜活的人物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主客体之间的真诚互动中,自然而然产生感性认识,并将这种感性认识升华到价值观念、道德情感和理想信念层面,从而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直接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制度的深根固柢。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应始终牢记自己的教育使命,努力探索课程思政的路径方法,致力于学生成人成才,为我们的党和人民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语言学 课程思政篇五

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不断强化对学生内在素养的塑造、思想品德的培养以及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针对外语专业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独特优势,形成了“寓道于教、寓道于乐、寓道于师、寓道于课”的课程思政实践模式和专业课程教学育人机制。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外国语学院结合教材内容,挖掘思想内容,补充课程学习资源,将中外语言、社会、文化等对比纳入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中,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髓提炼和中国文化译介过程中,提升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人道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立足专业学习实现全面发展。

外语专业各语种对课程教材的选择一直秉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的原则,让学生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不仅在语言知识的习得、语言能力的提升、语言素养的培养和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成长,也要通过教材的选择、教材内容中思政点的定位与挖掘,达到对学生心灵的滋养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

教材只是专业知识的获取与专业能力培养的立足点,外语专业的教师在从教材内容中寻找思政点的同时,还通过课程平台、图书资料、电子数据库等,对教材相关内容进行补充,让学生通过阅读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等资料,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在含义,建立起形成持久思维能力、正确判断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所需的知识、材料储备。在材料的选择上,教师既注重教材内容的相关性,又关注其思想内容的健康性,与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契合度以及意识形态取向的正确性。

根据国家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要求,结合信息化时代高等院校本科教学改革目标和指导原则,在教学工作中,外国语学院的教师不仅要努力实现育人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也要在实现育人的手段、方式和策略上狠下功夫。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活动特点,以及对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从“学习者中心”向“学习过程中心”演变的认识,开展基于学习者个体差异的教学与育人工作。

教育是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的过程。本科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思维活跃,有个性,自我意识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但他们同时也存在冲动、偏激、感性、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弱、社会经验少、读书和思考不够、辨识和判断能力不强等问题。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还具有讨厌说教、反感灌输等特征。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正确的思想及价值观,并主动寻求自我成长中的正确道路,外国语学院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作用,在教学方法和策略上积极探索、精心设计,采用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元素化合式、隐性渗透式等方法,将课程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与正确的自我认知进行契合,寓心灵的影响于情景化、故事化的教学活动中,真正实现了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

课后深度学习活动的开展是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自觉成长的重要途径。作为课堂教学向课后的延伸,项目式、研讨式、探究式等以产出为导向的小组活动成为主要的学习形式。这些活动内容与课堂紧密相关,以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为主要特征,所涉及的选题也围绕中外语言、文化、历史、思想等方面展开,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而且提升了他们民族文化传播方面的能力,强化了他们以外语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开展对外传播和提升国家形象等方面的意识。

外国语学院特别重视对教师“立德树人”意识的培养,将教师课程思政育人成效作为考核教学质量和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鼓励教师借助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以及教学创新活动等探索新的模式,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能力。

学院积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等文件,使教师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提高对课程思政的认识,理清课程思政的具体内涵,确立课程思政开展的思路,探索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

任课教师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在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基础上,加入情感目标和育人目标,并将其放在重要地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发展战略、文化自信、中国精神等渗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渗透于学习活动的细节里。

为加强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学院举办了课程思政教学研讨、现场教学观摩、教师教学培训等活动。同时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单元的作用,开展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和经验交流,鼓励专业课教师申报与课程思政有关的教学研究项目,通过参加创新教学竞赛,强化课程育人意识,提升课程思政能力。

在学院举行的“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教学”在线教学研讨会上,几位教师分别结合自己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高校外语微视频大赛、外研社“教学之星”教学比赛等活动的经历,向全院教师介绍了课程思政的具体做法、设计思路以及实施路径。他们根据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认真研究学科、研究课程、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自觉实践和探索中,做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和协调统一,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并自觉用自身的人格魅力、道德修养、家国情怀、教育情怀及其他优秀品质影响学生、引领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做指导学生成才的“大先生”。

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和学习活动对课程思政的开展进行设计与实施。外国语言文学类的课程分为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类、文学文化类、专业理论类,在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规划、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选择以及教学过程设计等各方面提升学生内在素养,培养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院各专业都有的文学类课程中,明确将文学作品中蕴含的高尚情操、人文理想、家国情怀等作为核心感染和影响学生,同时在文学鉴赏、专题讨论等活动中增强学生对善恶、是非的判断能力。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引导学生在认识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建立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文化“走出去”作贡献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类课程通过语言材料所承载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提升思想品质和内在素养的培育。通过“语言+”人才培养模式,将社会、历史、文化、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先进思想向学生渗透,同时通过组织基于项目、基于问题的小组式学习、案例式教学,使学生形成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正确理解和深入思考。

近年来,学院通过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不仅实现了课程思政常态化,还推动了省一流课程、省一流专业建设,推进了信息化教学和课程建设,提升了学院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再来一篇
上一篇:2023年体育专业毕业自荐信 体育 下一篇:篮球运动会加油稿30字(四篇)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