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村 调研报告篇一
根据单位的安排,我于8月30日到xx村进行为期两天的走访和体检农村生活,通过走访农户,了解全村实情、发展思路、发展情况,更加深入地去体会农村发展状况和面临的问题,对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力所能及地进行了帮助解决。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集镇西部3公里处风光旖丽的洛甸河畔,是一个少民族杂居的高寒二半山区,最高海拨1360米,最低海拨1100米,四季雨水均匀,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1c,年降雨量902.2mm。全村所辖2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222人,其中劳动人口2465人。村党总支1个,党总支下设农村党支部5个,产业发展协会联合党支部1个,煤矿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136人。
全村耕地面积5235亩,人均耕地0.9亩,适合种植玉米、烤烟、水果等作物。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73万元,农民 0
人均有粮146公斤,人均纯收入1633元。
二、存在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经济发展缓慢
xx村虽离集镇只有3公里,但整体地貌是由两座大山架沟形成,坝区所处地理环境优势明显,条件较好,而两山道路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全村土地少,人口多,农业生产技术陈旧,村民有技术的人才少,缺乏谋生手段,集体经济薄弱,经济结构单一,养殖业零星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带领村民致富的办法不多,以致经济发展缓慢。
(二)群众思想认识薄弱,缺乏环保意识
通过调研,群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薄弱,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具体表现在:村道两侧乱搭建、乱堆放、乱倾倒的现象比较严重;农民集中居住区环境卫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脏、乱、差”,农民生活垃圾在门前屋后乱倒乱放;河水污染严重,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被随意倾倒,河道的垃圾成堆;一些养猪场没能及时按要求做好污染治理,直接将粪便倒入河中,严重污染河水。
(三)精神文明建设欠缺,村民生活单一
村里建有文化大院一个,但平时要到里面看书看报、休闲娱乐的村民很少,没有真正发挥起文化大院应有的功能,群众经常聚在一起看电视、打牌,偶有赌博现象,群众文化生活非常单调,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不高,缺乏精神支柱。
三、对策和建议
(一)夯实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经济生产力
xx要想发展,重点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进一步用好用足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新思维,鼓励基层干部带头致富;二是强化以公路建设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一事一议项目,力争把村组道路进行维修;三是打牢水利基础,争取资金对水利设施的投入,安排专门的水利管理人员,全面保障群众用水。四是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对进行河道疏浚、机耕路修造、水渠加固等建设力度,加大农业技术培训教育工作的投入,提高种养殖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加强教育管理,塑造小康社会新形象
一是加强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对过境河流全面实施保护,4-
适宜的优势,做大做强以生猪、水产品饲养为主的养殖业;三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立足全村富余劳力较多的实际,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认真组织群众参加培训,根据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用工单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真正提高人民群众的就业技能,广开就业门路创造就业机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化,并鼓励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努力实现富余劳动力家门口就业。
从总体来看,xx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发展机会很好,只有紧紧抓住时机,立足村情,把握好发展规划,顺应发展新形势,解决好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给农民群众以看得见的实惠和希望,不断改善农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xx的未来将会更美好。
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村 调研报告篇二
村蔬菜发展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灵宝市吉家湾村积极探索土地有序流转新机制,让种田能手有用武之地,让土地发挥最大效益,全村1100多口人,有1000多个蔬菜大棚平均每人拥有一个蔬菜大棚,年人均收入近万元,被誉为“豫西蔬菜第一村”。
一吉家湾村蔬菜发展历史
以前吉家湾村贫穷落后,村民大多靠扁担打工维生(和重庆的棒棒差不多),被人称为“扁担村”。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吉家湾村实行“块块地,家家有”的分地方法,给耕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1987年,吉家湾村3组村民崔铁牛和该组8户群众自发通过“推磨转圈”互换了8分地,建起了第一座蔬菜大棚,当年收入xx多元。群众自发互换土地、发展蔬菜大棚的成功经验,让村干部受到很大的启发。之后,村组干部积极动员并组织协调群众进行土地互换发展蔬菜产业。
到九十年代之后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村民开始承包外出打工人员的地,吉家湾村的蔬菜种植面积大大增加,本村的土地被充分利用。于是,有条件的村民开始租种邻村的空闲土地,到xx年以后就有了大面积的从邻村进行租地,目前租地最多的是樊举文,他到临近乡镇租种了一百多亩地,建了二十七八个温室大棚,年收入达20多万元。
吉家湾村通过土地流转,即:租赁、转包、合伙经营土地,发展无公害蔬菜,目前全村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户高达90%以上,成功申请注册了“吉家湾牌无公害蔬菜”商标,蔬菜亩产值在1.5万元以上的户达到60%以上,其产品销往国内5个省(市)30多个大中城市。
二、吉家湾村蔬菜发展战略
吉家湾村现任村支书崔鸿宾自xx年上任伊始就以提高群众科技意识和科技素养为根本,强力实施“科技兴菜,科技兴村”战略。和村两委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提高科技水平,优化品种结构,使吉家湾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被命名为河南省“全省首批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三门峡蔬菜生产第一村”。
在蔬菜生产中,该村始终把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作为第一要务来抓,每年组织群众到全国最先进的蔬菜产区学习、取经。同时,经常邀请大专院校、科研部门专家进行培训指导,担任顾问,为该村培养了一大批土专家和农艺师。
村里原有的蔬菜大棚由于采光率低,温度不宜控制,产品质量差,效益低。村支书带领群众多次到外地学习新技术并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独创了“7315”型节能高效大棚建设法(即7米跨度、3米高度、1米宽度和正南偏西5度角),把普通大棚全部改造为高效日光温室,改建设法被专家总结后在各蔬菜产区推广。目前,该村的农民夜校已由过去的单纯培训向研讨为主转移。
此外,该村还成立了蔬菜协会,组织技术人员定期研讨,攻克技术难题;聘请省市知名专家教授到村授课,把培训班办到了大棚里,现场示范,实地指导;利用广播、板报、宣传栏及时发布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使群众的科技意识和科技水平明显提高。
目前,全村共有蔬菜农民技师55名,其中高级技师3名,中级技师52名,实现了家家都有技术员,一些技术骨干还被邀请到外地外省授课。国家在郑州举办西红柿管理学习班时,该村高级农艺师樊节增被请上讲台。
三、吉家湾村蔬菜品种及技术
吉家湾村大力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着力优化蔬菜品种、技术结构,先后引进太空一号、八号西红柿,法国冬玉一号、二号、三号、四号西葫芦和七彩椒等四大菜系30余个新特优品种。
一些科研部门主动联系,将吉家湾村作为新品种试验基地。在吉家湾村,一般的品种很难找到,群众通过报纸、杂志、信息网,发现新品种就及时引进,大胆实验,由于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成功率很高。有的品种连专家学者都称没见过或没听说过。同时,吉家湾村积极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着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使吉家湾村成了优质蔬菜品种、技术、信息的集散地,吸引了周围乡镇及外省群众前来参观学习。村支书用1000元购进xx课美12ps4094西葫芦新品种当年纯收入2万多元,当群众从中央7台“每日农经”节目看到介绍西葫芦栽培新技术时都说,这都是他们3年前就已采用过的技术。
四、远程教育造福吉家湾村
每天清晨,村支书崔鸿宾都会早早来到村远程教育活动室把门打开,因为每天都有很多群众到这里查询蔬菜价格和上市量。
吉家湾村作为灵宝市首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村,第一个接通了远程教育网站。2月份,外地市场西红柿批发价为每公斤3元,而客商收购时却人为压价,价格悬殊达0.8元,村两委及时从远程教育网络查询到全国各大蔬菜批发市场价格后,迫使客商提高了收购价,增加了菜农收入,群众一下子认识到远程教育网络的重要作用。有了网络,蔬菜销售就可以由过去的买主定价转变为菜农定价。从此以后,吉家湾群众每天劳动之余,都要聚在一起,收看远程教育网络上的农业实用技术,上网查询资料,发布蔬菜产品信息,远程教育让他们着了迷。
同时,大王镇镇政府建立了镇科技信息服务大厅,在这里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农经信息、观看农业知识录像。
五、吉家湾村蔬菜发展特点
1、过年照样忙农活
春节期间扔下地干活。如今这种现象在大王镇一些农村已很常见,但在几年前却只能在蔬菜名村——吉家湾才能看到。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对于吉家湾村的村民来说,虽然过得并不轻松,但却很充实。初四的一场大雪,让吉家湾村的村民从下午4点多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从事蔬菜种植就是这样,遇到刮风下雪就得特别费事。”村支书崔鸿宾说,下雪时如果不及时盖上草帘子,气温下降就容易冻坏蔬菜,所以无论如何也要及时下地。
吉家湾村的菜农们每天早晚都需要下一次地,给蔬菜大棚上草帘、去草帘,遇到恶劣天气,他们更辛苦。“累是累了点,但是蔬菜让我们增加了收入,日子过得也越来越好,所以我们也乐意在冬天里甚至春节里也忙活着。”村民崔师傅说。
“虽然累却也乐意”这是很多菜农的心声。如今在大王真的很多村庄,没一案清晨和傍晚,高高的站在蔬菜大棚上忙活的菜农们,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聊天不忘话增收
三五人聚在一起,聊的不再是琐碎家常,而是新年里如何增收,如何才能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好的收成。时下,这已经成为灵宝市大王镇吉家湾村农民在春节里聊天的一种新风尚。
过去亲朋好友坐在一起聊天,都是拉拉琐碎家常,议议奇闻轶事之类的。如今就不一样了,种植什么最见效益、如何提高蔬菜管理水平、如何增加收入成了农民闲暇聊天时议论最多的话题。很多菜农在与别人的交流中尝到了甜头,所以他们希望利用春节这个机会向别人学习经验和知识,以期来年菜种得更好,收入增得更多。而我们也从村民聊天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进步。
3、足不出户把菜卖
面对日益扩大的蔬菜种植面积,存量为积极帮助群众搞好销售和服务,先后筹措资金3万余元,建设了一个高标准蔬菜市场,同时鼓励农民企业家投资建设蔬菜加工厂、蔬菜批发市场,有效减轻了农民以前卖菜难的问题。
4、蔬菜上市“挑”时间
吉家湾村的菜农现在种植蔬菜越来越讲究,市场需要什么,什么效益好,就种什么。已经成为吉家湾村蔬菜种植的的一条新路。村民每年都会记下当年的菜价一边来年作参考,通常,菜农们都会根据往年的菜价与时间做对比来进行新一年的蔬菜生产,同时按照产期倒算进行育苗、定植,使其可以按照菜农自己的预期上市。
六、总结
吉家湾村的蔬菜种植模式其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大王镇党委书记这样说:“发展现代农业,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靠科技作支撑,走产业化、信息化、标准化的路子。”
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村 调研报告篇三
2012年2月28日至4月8日,随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开展,我四次深入独店镇秋射村多户联系户家中,通过实地考察,与村民面对面的交谈,对于该村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现就秋射村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存在的基本情况,具体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做简单分析:
一、秋射村基本概况
秋射村位于独店镇北部,陶瓦公路穿境而过,全村共辖14个生产合作社522户1956人。其中有纯回民社一个(共77户289人),是独店镇典型的回汉杂居聚居村。全村现有耕地面积5728亩,其中塬地2890亩,山地2838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2.99亩。粮食生产以玉米、小麦为主,其中玉米种植面积2847亩,小麦种植面积2120亩,其他产业种植面积336亩。畜牧业方面,全村牛存栏38头,猪存栏45头,养羊255只,外出务工人员692人,2011年人均纯收入2250元,是我县比较贫困的一个行政村。全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为主。近年来,秋射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入发动社会力量,参加新农村建设,倡导社会新风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由于工作扎实到位,加之得益于国家的惠农政策,该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但从全县新农村的整体发展现状来看,该村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地理位置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秋射村的发展很难跟上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产业发展现状
秋射村在产业发展上无较大的地理优势,只是利用自身的地理条件积极发展蘑菇,种植苹果等产业。但从近几年发展的总体效果来看不是很好,产业规模小、效益低,经济增长不明显,群众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单一,不能形成有效的经济链。从2007年到2011年,该村种植苹果458亩,但都属于前期投资,无明显的经济效益,加之大多数群众无补充效益,生产生活资金严重缺乏,导致果园管理投入减少,果园管理水平低下,广泛存在不施肥、不剪枝、不除虫现象,从而导致已经挂果的果树产量低,病虫害现象严重。最终走入不投资,无效益的恶性循环。
(二)主要粮食产业经济效益低。2008年至今,玉米、小麦的销售价格低下,群众一年辛苦劳动获得的经济收入和其投入基本持平,经济效益甚微,极大的打击了群众的种粮积极性,大多数人选择了外出打工,基本上放弃了粮食生产。据计算,该村2890亩塬地除耕机费和肥料投入后亩均年收益为600元,2838亩山地亩均年收益为400元,耕地人均年收入为1500元左右。
(三)基础设施落后,思想意识不高。据调查发现,该村80%以上农户的住房都是建于
七、八十年代,房屋裂缝,墙垣倒塌的现象随处可见,最近几年,全镇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大,绝大多数村都修建了小康屋,但是由于村民手中无多余的资金,因此都思想负担重,不愿贷款修建,致使该农村的致富能手不得不外出打工,这一问题的出现直接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众多不便之处,最直接的困难就是农村劳动力的严重缺乏,新农村建设缺乏最基本的人力资源支持。
(四)蘑菇产业种植技术落后,规模较小。秋射的蘑菇产业由于受主客观方面的影响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传统种植的状态,对全村经济增长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由于生产时间长、投入多、效益低、见效慢,加之近两年以来各类生产成本价格的飙升直接打击了刚刚调动起来的群众积极性。
三、目前存在的具体困难
(一)群众生产资金匮乏,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收入微薄,使村民无力进行产业发展的初期投入,生产资料价格的疯狂飙升直接导致了群众产业发展规划胎死腹中。
(二)果园管理缺少经验。果园施肥普遍凭经验,缺乏按果树需肥规律测量化标准施肥;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果园无套种经济作物,致使群众的前期投资过大而无任何经济收入;群众没有深刻认识到苹果栽植的重要性,思想过于保守,急需解放思想;新建果园的管理差,果数成活率低,果园建设标准化程度普遍比较低。
(三)气候条件差,自然禀赋落后。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影响,该村缺乏水资源,无种植蔬菜的天然条件,因此只能小麦和玉米,但是主要粮食产量逐年递减,群众种粮积极性普遍降低,况且果园大多种植在塬地,因此山地上荒种、漏种现象较多,耕地资源浪费严重。
(四)产业规模化小,缺少产业带头人。蘑菇产业规模小,呈分散状,大规模的蘑菇专业户没有形成,缺乏典型的产业模范带头人,群众没能看到规模产业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积极性不高,无法做大做强。
(五)文化意识落后,信息闭塞。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就是靠电视,信息渠道有限,落后的精神文明建设很难满足群众高速发展的文化需求。
这些制约经济发展,导致群众贫困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立即可以解决的。但是我们既然找到了问题的关键,那么我们就要对症下药,下力气狠抓,大力实施惠民工程,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升本村的综合实力,改变本村的贫穷面貌。
四、今后的发展思路及规划
根据秋射村的实际情况,从构建和谐新农村和提高全村人民经济水平的大局出发,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我们具体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加大政策引导,提高产业水平。
1.加快苹果产业规模化步伐。近期,要主要做好苹果拉枝、施肥、灌溉等措施,实现267亩果园零星挂果,田间配套务做同步跟进,年内在旧堡、城壕、旧庄三社新定植500亩果园,实施规范化管理。结合学习“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这一大好时机,使村干部、村民的思想得到解放,深刻认识到发展苹果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苹果发展做为该村今后发展的主导产业;对苹果建园示范户以及苹果产量大户进行奖励,并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资金、技术支持;对资金确实有困难,贷款信誉良好的群众优先安排小额贷款资金予以扶持;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加强管理知识培训。聘请县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推广品种化栽培,嫁接改良,提高坚果品质,加强病虫测报,及时防治病虫害,冬季适时进行改土施肥,涂白等管理。要依托我县在全省苹果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快发展该村的苹果产业,使苹果发展规模化、经营管理科学化、生产销售商品化,将该村的苹果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全县知名的苹果产业基地。
2.抓好蘑菇产业建设。该村几户蘑菇种植户常年小打小闹,蘑菇产业规模未形成大的起色,因此要不断提高蘑菇产业量化发展,鼓励村民多种蘑菇,加大对该村蘑菇产业的技术指导、品种改良和更多的培训力度,使蘑菇产业发展上规模,只有发展上规模了,种的蘑菇才能有销路,才能卖出好价钱。除此之外,应在蘑菇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投入一定的加工设备,形成一条蘑菇生产、烘干、塑封、包装、销售的产业链,再者,根据镇上对文明生态家园示范点周围的80户旧村庄实施“五改三建”的要求,可以将栽植蘑菇后的废渣作为沼气池的原料,变废为宝,这样既改变了夏季废渣遍野的臭味,又使村容得到改善,也使村民用上干净便捷的新能源,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沼气用过的废渣还可以继续在田间施肥,通过这样的循环使用,把该村的蘑菇产业做大做强,形成种植业、农业、新能源的循环发展链。
3.调整农作物产业结构,改进优良品种种植。该村现在拥有山地塬地可种植面积共5728亩,其中2007年栽植果园面积158亩,今年打算新定植果园面积500亩,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3850亩,最终剩余可种植
耕地面积1220亩,因此,要在仅有的耕地面积上进行合理的产业种植分布,扩大地膜小麦的种植面积,购买优良的种子品种,这样,玉米年亩产量可达到600公斤,小麦年亩产量可达到450公斤,农民耕地年人均收入可提高600元,最终达到2500元。同时还可以通过种植白豆、红小豆等其他经济作物来提高耕地收益。因此,只有实现全村产业结构调整,才能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彻底改变过去产业结构单一,种植业一业独撑的局面。
(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1.抓好危房排险,灾后重建工程。该村有绝大多数群众居住在年老失修的危房中,随时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我们应及时对这些危房进行排查加固,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今年的雨季来临之前,我们就要及时的对全村的危房户进行排查,发现村民的房子存在不安全隐患的,我们要通过政府资助和本人筹集一部分资金,对这些危房进行了修葺或重建。
2.对该村各社的道路逐步进行改造,改善村容村貌。由于资金问题,该村的入社道路一直没有统一硬化,村民随便在房前屋后堆积家畜粪便、乱倒垃圾、存放柴火,显得比较凌乱;道路两边也没有种植树木,进行绿化,每到下雨天,村民行走在泥泞的路上,走进院落,都会留下两排带有泥土的鞋印,使干净整洁的院落略显凌乱。因此,我们对入社的道路准备进行硬化整治,确保年内实施砂化公路至尚沟泉社道路一条0.6公里,实施公路至旧堡社村道硬化一条2.5公里,新修生产道路14条7.8公里,解决行路难的问题,新建沼气池50眼,配发太阳灶50户,以改变脏、乱、差现象和村民下雨天出行难的局面。
3.建设好村文化室。由于多年来村里没有文化设施方面的投入建设,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现有部分“农家书屋”协会捐赠图书640多册,且关乎农村科技书籍量少。因此需要社会或者其他单位捐赠相当的关于农村致富方面的书籍,并且在借书时,多劝导村民借科普方面的书籍,借此机会进行科普知识的宣讲,让村民从书中学到致富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让村民的思想得到提升,改变以往陈旧的思想,让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能够积极的执行政府的正确引导。
4.实施阳光村务,广泛汇集民意。在村“两委”中推行“一线工作法”,全面落实村民民主监督,建立和完善村组理财制度,提高村委会办事人员业务水平,及时规范公开村务、党务、财务、事务。下村到户多了解民情民意,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主动“下访”,将职权范围内的矛盾纠纷化解在村内组内。大力推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转变村班子的陈旧思想,积极接受新事物,大胆创新。
总之,我们要紧抓此次活动的机遇,通过政策引导,产业帮扶,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基层党组织的模范先锋带头建设,把秋射村建设成为和谐、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相信秋射村的明天会更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