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列表页

2023年幼儿园教案评析(5篇)

2023-12-18 互联网 实用范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教案评析篇一

熊蕾

试卷分析:本份试卷共有九道题,其中字词占35分,句子占8分,段的训练占10分,口语交际占5分,阅读占17分,作文占25分。总体来看,题量适中,题目的难度不大,但不少同学不够重视,所以导致成绩不太理想。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答题规范和答题技巧的原则。

3、教育学生在答卷的时候要认真审题,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按要求写句子,阅读。

教学难点:改句子。(陈述变反问,比喻句)

一、整体回顾:介绍本次练习的整体情况。

上周三,我们进行了第一次月考检测,我们班的整体情况是这样的:良好的25人,不理想的19人,自己在心里估算一下,你大概在班里是什么位置。好的同学还需精益求精,课后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没考好的同学也别灰心,想想自己错在那里,查漏补缺,下次注意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二、自我分析试卷。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张试卷。

1、首先自己先看一下试卷,看看哪几题是自己能做却失分的?自己先订正一下试卷上会订正的题,不会订正的放着,一会我们来帮助你,老师给你们3分钟的时间,想一想我们这张卷子可分为几个板块?

2、学生交流反馈。

3、小组合作讨论你还没解决的问题。

师:刚才我们已经把会订正的订正好了,哪还有那些题是你不会订正的呢?(指名回答)

三、典型错题讲评:

1、让学生找出那道题容易出错。

2、请做全对的同学说说当时做这道题你是怎么想的?(让对的学生说说做对的好方法)

3、举一反三,讲解相应的习题。

一、“的”、“地”、“得”用法:

顺口溜: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暖暖的风儿轻轻吹,绿绿的树叶把头摇,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认真地做操不马虎,专心地上课不大意,大声地朗读不害羞,从容地走路不着急,痛快地玩耍来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难题,勤奋地学习要积极,辛勤地劳动花力气,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兔子兔子跑得快,乌龟乌龟爬得慢,青青竹子长得快,参天大树长得慢,清晨锻炼起得早,加班加点睡得晚,欢乐时光过得快,考试题目出得难。

陈述句变反问句:

1、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2、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忘返。 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忘返?

3、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4、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吗? 陈述变反问: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比喻句: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顺口溜:比喻手法真形象,本体喻体比喻句。

本体喻体性不同,本体喻体有相似。

修改句子睁大眼,首先本体来找出。

接着比喻词添加,好像同仿佛似的。

成了变成是构成,喻体确定由本体。

1、秋天到了,树叶纷纷往下落。

秋天到了,树叶像毛毛细雨一样往下落。

2、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 弯弯的月亮像小船一样挂在天上。

3、天空布满了星星。

黑色的天空布满了像宝石一样的星星。

4、池塘里的荷叶又大又绿。

池塘里的荷叶像一把把绿伞在微风中摇动着。

四、阅读部分:

1、审题不清。像这样在文章找重点词句来完成题目的方法叫摘录法,以后可以尝试用这种方法完成阅读。)

2、阅读能力较差,未能理解短文内容,正确回答问题。

五、总结以后复习和答题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继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特别是生字词语的掌握。

2、要加强句子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方法。

3、加强阅读训练。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检查的习惯。

六、作业布置:改正试卷中的错处

板书设计:

月考试卷评析

一、自我分析试卷

二、“的”、“地”、“得”的用法

三、陈述句变反问句

四、陈述句变比喻句

幼儿园教案评析篇二

西方艺术评析

第一讲:西方美术史回顾

一、艺术的起源学说

人类认识过去和未来都同样不容易,至今为止,人类对史前文化还有许多未解的谜团,我们现在所讲的史前艺术是零散的和不完整的。其中有许多推理和想象的成分。

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有五种观点

装饰说 游戏说 劳动说(是马克思主义一直坚持的观点:劳动创造了一切,包括艺术)模仿说 宗教说(图腾崇拜)

真正的艺术是伴随着图腾崇拜的出现而产生!

《受伤的野牛》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窟顶崖壁画

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发现了大量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绘画作品,这些壁画主要用黄、红、黑等色绘制而成,描绘的是牛的形象,其中最著名的是这件长达两米的《受伤的野牛》,刻画了野牛在受伤之后,瞪大眼睛,蜷缩一团,挣扎着企图逃脱的情景。

原始社会艺术造型的基本规律: 从不固定到固定

从不整齐到整齐

从不对称到对称

二、特定的地理条件与神学观形成的地中海文明时期艺术

水上交通的便利,使地中海沿海的民族较早的和欧洲各国及东方各国产生商业来往和文化交流

雨水充沛,气候温和的自然条件,使地中海沿岸的人们能更好的将理想和感性结合起来。

地中海文明时期的区域文化:古埃及文化

古希腊文化

古罗马文化 两河流域文化

古埃及人相信人死了以后,灵魂永存。于是就有了他们重视陵墓修建的观念。著名的金字塔就是在这种观念中诞生。

古希腊人民以“神人同形、同性论”的观点塑造了他们的神话世界 维纳斯(全胜时期)

古希腊人热爱体育,这对艺术创作的内容和形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掷铁饼者

最伟大的悲剧作品——《拉奥孔》 希腊化末期

三、从禁欲主义的压抑到人性解放(基督教文化到文艺复兴艺术)

禁欲主义:泛指极端地节制个人的各种需要以达到道德理想和宗教理想的生活方式,以求在基督宗教世界中超越现实得到解脱

由于基督教的统治,中世纪艺术的主要成就就是教堂建筑艺术,绘画和雕塑都为教堂装饰服务。极端地表现了中世纪人们虔诚信仰上帝的思想。米兰大教堂

由于基督教禁欲主义的影响,中世纪的造型艺术中,几乎消失了人体雕塑和人体绘画,即 1 使是文学作品也很少涉及到爱情内容。中世纪是充满了人性压抑和宗教迷信的时期。

文艺复兴的社会根源

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出现的社会原因

1、资本主义经济的最初萌芽(经济基础)

2、与封建阶级的最后冲突(社会基础)

3、市民文化的发展 (教育基础)

4、优秀文化遗产的发掘(艺术基础)

5、人文主义思想的确立(思想基础)

有了人文主义的思想理论指导,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极大限度地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和高尚

人文主义的神学世界观相对立,以人和自然为对象的世俗科学文化精神,主张人性解放,把人从神的世界拉回到现实中人的世界中来

文艺复兴的拓荒者乔托

文艺复兴三杰

达芬奇(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

拉斐尔《女神的胜利》

四、法国革命与法国美术运动

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

古典主义重理性,重塑造,追求完美主义。浪漫主义重感性,重创新,追求个性特征

古典主义前期代表:《荷拉斯兄弟的宣誓》、《马拉之死》达维特 古典主义后期代表:《泉》、《坐着的浴女》

安格尔

浪漫主义代表作: 《自由领导人民》德拉克鲁瓦

《马赛曲》浮雕

现实主义画家主张客观而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他们不表现历史题材,也不表现宗教题材,单纯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和自然风景 现实主义画家:《暴风雨来临前的大海》 库尔贝

《晚钟》《拾穗》 米勒

《干草车》 康斯泰波尔

印象主义是人类绘画史上的一场伟大的色彩革命!《日出印象》、《睡莲》、《桥》、《草垛》 莫奈(1840~1926)

《露天音乐会》 雷诺阿 《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入浴者》 修拉

后印象主义(post-impreionism)一般是指塞尚、梵高、高更三人的绘画而言,他们都是印象主义的同时代人,而且也参加了印象派的独立沙龙展,只是他们的艺术更加强烈地表现了画家的个性,手法更辛辣概括,色调更单纯强烈而带装饰性

后印象主义比印象主义更强调表现人的主观世界,从此,艺术家的目标从表现外部客观世界到表现个人情感世界!这是从再现艺术到表现艺术的跨越!

梵高用跳跃的笔触,单纯的色彩,夸张的形式表现了他燃烧的激情和狂热的生命!

2 代表画家:塞尚(1839-1906)梵高(1853-1890)高更(1848-1903)

《静物:糖罐、梨、蓝色的杯子》——保罗·塞尚

梵高27岁学画,想借此来表达他的纯洁而狂热的思想,他曾说,我所描写的,第一是人道,第二是人道,第三还是人道

梵高一生中画了二千多幅作品,但在生时只卖出一幅:他在麦田中用手枪自杀,但子弹未打中心脏,回到家里口中还含着烟斗,直到第二天晚上才气绝身亡,时间为1890年7月29日,凌晨一点半,他最后的遗言是:“痛苦便是人生”

《星光灿烂的星空》、《阿尔的露天咖啡馆》、《丝柏》、《运河和洗衣妇》、《岩石和橡树》、《海上渔船》、《码头上从运驳船上卸沙的男子》、《有收割机围起来的牧场》、《星空》、《向日葵》、《麦田上空的乌鸦》、《自画像》——

梵高

《自画像》、《塔希提岛的牧歌》、《塔希提岛的妇女》、《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高更

五、二十世纪此起彼伏的现代主义运动

现代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

1、资产阶级权贵们的审美变化

2、艺术家产生了探索新领域的愿望

3、东方艺术和非洲艺术的传入

4、摄影技术的发展

5、新的哲学思想的出现

新的哲学思想:

1、直觉主义(伯格森)

2、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三个层次

意识

潜意识(前意识)

无意识

他认为无意识是最根本的部分,每一种心理过程最初都是无意识的,以后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过渡到潜意识,最后进入意识领域。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领域的本我本能,是独立于客观外界,超越时代和历史发展而存在的,是一些原始的冲动而组成的,具有强烈的心理能量。这些冲动以性欲和各种追求快乐的动机为代表,他认为这种无意识的冲动对意识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精神分析说认为梦作为人主观的外部表现,从心理活动的本质来说,是同人的梦和精神病相同的,所不同的是,人在梦中得到的是幻想是非控制的、零散的、怪诞的,而精神病只让本能占上风。

艺术不仅让被压抑的欲望在想象中得以实现,更主要的是:人具有一种特殊的能力,能将个人的本能欲望和种种冲突的表现加以升华。艺术家的活动,是在本能推动下进行的一种非理性的直觉活动。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作品的冲突转化为人的本能欲望与外界压抑的冲突,而发泄欲望有二种途径:

1、梦境

2、艺术表现

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对西方现代派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几乎一切现代派艺术思潮都和他的学说直接或间接有关,有的现代派直接宣告以他的学说作为自己流派的理论基础。

现代主义艺术家将表现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境界当作艺术的最高境界

否认传统,创象征主义的目标在于解决物质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冲突,他们希望画家用视觉形象表现神秘的内在生命

象征主义者认为艺术是一下几个方面: 观念的:因为它唯一的理想在于表达观念 象征的:因为它是以形式来表达观念

综合的:因为它是一种普遍认识的模式来显现这些形式和符号 主观的:因为所描绘的事物不是客观对象 装饰的:因为所有形式 是具有装饰功能的《眼睛像气球一样面对无限》、《叫喊的蜘蛛》 鲁东

《逆光的裸女》

波纳尔

维亚尔 新艺术运动 《吻》、《女人的三个阶段》、《金鱼》、《阿德勒·布罗赫-鲍尔夫人》克里姆特

野兽派

1905年在巴黎秋季沙龙中展出了马蒂斯的作品,被人称为“野兽之笼”的油画作,于是就有所谓“野兽派”艺术出现了。

野兽派的画家们,更加强调了个人的主观精神更加多用大色块和豪放的线条,以更加夸张和自由的形式,来强调单纯、强烈的效果。

《舞蹈》、《绿色的条纹》(马蒂斯夫人)、《室内裸女》、《特罗佩港》、《窗前裸女》、《生活的欢乐》、《镜前裸妇》——马蒂斯

《老树》——德朗

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最主要的先驱是梵高,他们运用强烈对比的色彩、扭曲的线条、刻意地夸张、表现人类极端的激情、常表现焦虑、恐惧,爱与恨基本情感。

表现主义是指以蒙克为代表的一个艺术流派。蒙克早期受梵高、高更影响较大。其个人展览多次举行,经常因有疾病、死亡、绝望等重复出现的主题,引起太多的骚动而不得不提前结束。这样,使得官方艺术圈因此分裂。1908年,蒙克患精神病住院,仍创作作品,1944年1月23日逝世,终年80岁。

《月光》、《呐喊》、《圣母玛利亚》——蒙克

青骑士画派:“青骑士”是指1911年到1914年在慕尼黑活动的一个画派,在1901年,康定斯基(1866~1944),开办了一个称为“同志会”的艺术学校,到1909年,聚集在周围的年轻画家,打破了传统的美学的束缚,成立了“新艺术家协会”,并举办展览。

在这个协会的第三次展览会上,评审员拒绝康定斯基的作品《构图第5号》,康定斯基等人退出这个组织,并于1911年11月18日在德国慕尼黑的坦豪塞画廊举办展览,选取的标记是“青骑士”——作为这个运动的名字——它是来自康定斯基的一幅画的标题。

4 青骑士并非一个组织严密的团体,而是一帮年轻艺术家,出自对探索的热情,出自有统一的反对目标结合在一起,他们注重画面“神秘的和内在的结构”,这种结构用来表现艺术上的“神秘力量”,青骑士代表画家有康定斯基、吉利等。

康定斯基(1866-1944):俄国画家,1886年进入莫斯科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和法律。1895年,莫斯科举行首届法国印象派画展,其中莫奈所作的《干草堆》等优秀作品触发了康定斯基对绘画艺术的向往,1896年,当一位大学聘请他为法律教授时,他毅然决定放弃这一职位,于同年底到慕尼黑学习绘画。

1903年至1908年间,他赴欧洲各地及非洲旅行,这次历时四年多的旅行不仅使康定斯基对整个欧洲文化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他借此机会,对各地先锋艺术的现状作了第一手的考察。

立体主义 《少女》、《亚维农的少女》毕加索

在1937年4月26日,西班牙的格尔尼卡遭受德国飞机的轰炸,消息一传到毕加索,激愤之下创作了举世闻名的《格尔尼卡》

为了控诉战争的创伤这一残酷的事实,毕加索,他为世界万人聚集的博览会挥毫,画出了他以前未曾创作过的二十七平方米的画面。

毕加索一生爱好各种技艺,60岁学习版画技术,70岁学陶工,对其它门类的艺术手段的学习,丰富了他的表现技巧,也使他取得了更大自由。他能将到手的每一块纸片、铁片、破篓子、自行车、车座、泥巴、木头或节目单、菜票、饭票加以利用,制成艺术品。

《阿维尼翁姑娘》、《梦》、《裸体女人》、《拿烟斗的男孩》、《坐着的女人》——毕加索

毕加索成名以后,富裕的生活保证了他的多产和自由随意的探索。优越的经济条件使他能把各种奇思异想付之实现。

蓝色时期作品:《悲剧》、《一个盲人的早餐》、《人生》 玫瑰色时期作品:《马戏演员之家》、《杂技表演者一家和猴子》、《闺阁》、《土耳其装束的夫人》

黑人时期作品:《立着的裸女》 新古典时期作品:《海滩上奔跑的妇人》、《熟睡的农民》 立体主义时期作品:《曼陀铃和吉他》、《穿衬衫的妇人》、《小提琴》

毕加索以法国的“特殊居民”度过了一生,毕生保持着旺盛充沛的创造力和活跃的想象力,直到他93岁高龄逝世前三个小时还在作画,他曾说:“我不怕死,死亡是一种美,我所怕是久病而不能工作,那是时间的浪费。”

他一生从不浪费时间,据1979年毕加索遗嘱宣布,毕加索仅自存的遗作就有油画1800件,版画3万件,素描7000幅,手稿100册。

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者要求艺术歌颂“科学机械化的时代”,表现速度、暴力、机器、军艇和飞机的转动,歌颂和赞美战争、恐怖、冒险、杀人、和无政府主义的破坏行为,以及追求怪诞的形式。

5 《大回廊里的骚动》 波丘尼

《被拴住的狗的动态》

巴拉 行而上绘画

《画家之家》

契里柯

巴黎画派 《生日》、《玫瑰和女人》、《我和我的村庄》、《有七个手指的自画像》、《时间无彼岸》、《散步》夏加尔

极少主义:《泉》杜桑·马塞勒

超现实主义:《战争的预感》、《由飞舞的蜜蜂引起的梦》、《记忆的永恒》、《追忆往事的少女胸像》——达利

《大象西利伯斯》 恩斯特

《向鸟投石子的女人》《自画像》、《女人和鸟》米罗

抽象主义:《红黄蓝构成》蒙德里安

波洛克的行动绘画作品

照相写实主义:《人体-莫娜》 约翰·德·安德烈亚

大地艺术

行为艺术

冷淡的极少主义使现代艺术走向尾声

上个世纪后期,艺术界呐喊着取消架上绘画和架上雕塑。人类的精神思维转入了解构和多元的时代。于是,行为艺术在这前所未有的精神气候中出现了。

第二讲,艺术是总体的艺术的总体:指艺术作品的范畴 艺术的整体:指艺术作品的形式

一、艺术品属于艺术家全部作品的总体

一个艺术家的所有作品就好像一个父亲所生的女儿一样,彼此有着显著的相象之处。安格尔(法国古典主义大师)

《泉》、《大宫女》、《土耳其浴女》、《坐着的浴女》 达维特(法国古典主义大师)

《马拉之死》、《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卡拉瓦乔(法国古典主义大师)《圣母玛利亚升天》、《参拜圣地的圣母》、《砍下施洗约翰的头》、《占卜者》

莫奈(法国印象主义领袖)

《日出印象》、《桥》、《草垛》、《卢昂大教堂》、《睡莲》、《夏日的夫人》

托尔斯泰(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战争》、《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哥萨克》

每一个艺术家都有他自己的风格,并见于他所有的作品中

倘若是画家:

特有的色调(或鲜明或暗淡„„)

6 特有的典型(或高尚或通俗„„)特有的笔触(或奔放或细腻„„)特有的形式(或传统或现代„„)特有的材料(或油画或水彩„„)

蒙克则是用旋转的笔触表达了其激烈的表现主义精神

点彩派(新印象主义)的画家们用并置的小圆点笔触构成画面的光色关系,表现了大自然明丽的阳光和灿烂的色调

倘若是作家:

特有的人物(或激烈或平和„„)

特有的情节(或复杂或简单„„)

特有的结局(或悲壮或滑稽„„)

特有的句法、预言、字汇 倘若是音乐家:

特有的音调(或高亢或低沉„„)

特有的嗓门(或高音或中音„„)

特有的节奏(或欢快或恬静„„)倘若是建筑师:

特有的材料(或钢材或石头„„)

特有的结构(或榫头或钉铆„„)

特有的形式(或传统或现代„„)

特有的手法(或简洁或繁复„„)《流水别墅》、《西塔里埃森》——赖特

一个知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不用签名,也可能被人说出作者的名字,甚至能说出作品属于哪位作家的哪一个时期,并属于哪一种艺术流派或政治倾向

如:毕加索的作品有多个时期

蓝色时期

玫瑰色时期

分析立体主义时期

综合立体主义时期

多角度立体主义时期

黑人时期

新古典主义时期

超现实主义时期

二、艺术家属于艺术家群的总体

艺术家本身连同他产生的全部作品不是孤立的,他隶属于一个艺术家群的总体

莫奈——印象主义(莫奈、马奈、德加、西斯莱、毕莎罗、雷诺阿等)安格尔——古典主义(达维特、安格尔、卡拉瓦乔)梵高——后印象主义(梵高、高更、塞尚)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韦白斯忒、福特、玛星球、马洛)

这些不同的戏剧家所创作的不同的剧目,有同样暴烈与可怕的人物,同样凶杀和离奇的结局,同样突如其来和放纵的情欲,同样混乱、奇特、过火的情节,同样辉煌的文体,同样对田野与风景抱着诗意浓郁的感情,同样写一段敏感而爱情深厚的妇女

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如美国的文丘里、斯特恩、格雷夫斯、史密斯,日本的矶崎新,意大利的波尔托盖西,西班牙的波菲尔等,将历史上的建筑形式的片断,各自按非传统的方式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

后现代主义者所关心的主要是装饰、象征、隐喻传统和历史

在形式问题上,后现代主义者主张新的折衷主义、手法主义和结构主义

三、艺术家群体属于特定的社会总体

艺术家本身还包括在一个更广大的总体之内,就是趣味和他一致的社会

虽说我们隔了数百年能听到艺术家的声音,但在传到我们耳边来的响亮的声音中,还能辨别出当时的群众的无穷无尽的伴音,象一大片低沉的嗡嗡声,在艺术家四周齐声合唱,只因为有了这片和声,艺术家才成其为伟大

古希腊时期的神学观决定了当时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基督教时期的禁欲主义世界观决定了教堂建筑成为了当时艺术作品的最高成就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使当时的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歌颂人智慧和思想 法国革命运动时期促使促使艺术家用古典主义的理性技巧去表现英雄主义 现代主义运动时期充分体现了艺术家的表现精神

艺术让人的本能在压抑中升华和突破 艺术让被压抑的欲望在想象中实现

艺术家是人,不是神。只有真实的艺术家的思想与真实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他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他有他的爱和恨,他有他的崇拜与嫉妒,他有他的追求与信仰。与常人不同的是,艺术家更趋向于极端,更典型,更敏感。

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要了解艺术家的趣味与才能,要了解他为什么从事艺术,而且从事艺术领域中的某一门类?为什么特别喜欢某一类题材和某种色彩,表现某种感情?就应当到他所处的那个社会民众中的思想感情和风俗习惯中去探求。

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这才是艺术品最好的诠释,也是决定一切艺术品的基本动因。

艺术作品属于艺术家的总体

艺术家属于艺术群的总体

艺术群属于特定社会的总体

第三讲、从文化历史的角度

审视西方艺术的变化

一、西方艺术的开放式文化策略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艺术的发展受到 哲学的影响是很大的。丰厚的哲学基础与批判精神共同构成了西方艺术的开放式文化策略。

破坏——创新——破坏——创新

这种文化策略即是:

破坏——创新——破坏——创新

1、生活方式的破坏

生活方式的不停顿的运动成为西方艺术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必然精神气候状态。

从古希腊、古罗马古典艺术的繁荣到逐渐走上尾声,是基督教的宗教哲学体系的确立所起引的。而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是离不开当时特有的文化精神所引起的。

我们知道大约三千年前,爱琴海的许多岛屿和海岸上出现了一个很优秀很聪明的贵族,他们抱着一种全新的人生观。他们既不象印度人埃及人沉溺于伟大的宗教观念,也不像亚述人波斯人致力于庞大的社会组织,也不像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经营大规模的工商业。

这个种族不采取神权统治和等级制度,不采取群主政体和官吏制度,不设立经商与贸易的大机构,却发明了一种新的东西,叫做城邦。

每个城邦又产生别的城邦、嫩枝离开了躯干,又长出新的嫩枝。单是米兰一个城邦就化出了三百多个小邦,把全部黑海海岸全部做了殖民地。

别的城邦也一样。从赛利到马赛,沿着西班牙、意大利,(埃及之西,古希腊城帮)希腊、小亚西亚,非洲的各个海峡和海湾,兴旺的城邦在地中海四周紧紧棋布。

我上一讲课中已提到,城邦的人如何生活呢?公民很少亲自劳动,他们有下人和被征服的人供养,而且总有奴隶服侍。最穷的公民也有一个管家的奴隶。雅典平均每个公民有四个奴隶。普通的城邦如爱琴城邦、科林斯城邦、奴隶就有四五十万。

上一堂课我曾谈到,这里的人生活简单,三颗橄榄,一个玉葱(我们称为洋葱),一个沙田鱼头就能度日。全部衣服只有一双凉鞋,一件单袖短褂,(单袖短褂:是希腊人的衬衣往往只有一只袖子),一件像牧羊人穿的宽大长袍。住的是狭小的屋子,盖的马虎,很不坚固,屋子主要用途是睡觉,里屋家具主要是一张床。公民没有多大生活上的需要,平时都在过露天生活。

在这种生活情调中,公民的空闲时间比较多。比较平静,自由!

这种自由的生活方式,造就了古典的艺术风格:典雅、含蓄、秀美、平和、温存。

因为在公民上面没有国王或祭司需要侍奉,公民在城邦中完全是自由自主的人。就是法官是公民自己挑选的。不论皮革匠、铁匠,都能在法庭上判决最重大的政治案件,在公民大会中决定国家大事。

总之,公民事物与战争便是公民的职责。公民认为,每个人都必须会打仗,其余的事在他们眼里无足轻重,因为周围都是跃跃欲试,想来侵犯的蛮族,做公民不得不武装戒备。

这样,慢慢地,希腊的城邦与城邦之间就互相故视,其它地方的蛮族所发生的侵略往往时而会攻进城墙,焚烧神庙,驻扎在废墟上。

战争是极其残酷的:一个战败的城邦往往夷为平地,任何有钱的人,可能一夜之间就家破人亡,财产被抢光,妻女卖入妓院,他和儿子变成奴隶,不是出去开矿,就在鞭子之下推磨。

在如此严重的危险之下,自然要人人关心政治、关心国事,要会打仗。不问政治就会有性命之忧。

后来,每个城邦都想制服和压倒别的城邦,夺取船只,征服别人或剥削别人。公民老在广场上对话,讨论如何保存自己与扩充自己的城邦,讨论联盟与条约,宪法与法律,听人演说,自己也发言,最后亲自上船,到别的地方去跟野蛮人作战。

以前的这种平静和安乐,自由得到了破坏。

以前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候破坏了,新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候的建立带来了艺术另一种形式的出现。

以前的典雅变成了壮美。

拉奥孔(图)

怎样创新!因为战争的需要,就需要好的身体。所以,希腊人很注意锻炼自己的身体。

● 投掷铁饼

●赛跑

●孩子常在一起拳打足踢,睡在露天。

●只喝清水,吃得很少,很坏。

●忍受恶劣气候。

2、宗教的破坏

图腾的出现→图腾艺术

古希腊神话的出现→神雕艺术

西方基督教的出现→教堂艺术(德国科隆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

中国佛教的出现→石窟艺术(敦煌莫高窟)

3、政治的破坏

十八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18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运动。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杰出的画家达维特的作品《荷拉斯兄弟的宣誓》、《马拉之死》就是站在社会前进的主导力量的政治立场歌颂英雄主义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画家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一幅画,而这张画的创作背景,就是控诉二战期间德国侵略西班牙格尔尼卡小镇的残酷事实。

4、哲学的破坏

从古希腊、古罗马古典艺术的繁荣到逐渐走上尾声,是基督教的宗教哲学体系的确立所引起的。人文主义哲学又使文艺复兴运动产生。

20世纪西方哲学的共性:

1、反传统

2、非标准化

尼采高呼:“上帝死了,权威、标准死了”(反传统)

“人类是一个大实验场”(实验性艺术)

“人类没有终极状态,没有目的!”(重生命过程,重表现)

现代主义哲学是由尼采“发疯”开始的,他终结了西方传统哲学,古典哲学的崇高理论顷刻之间瓦解。

10 象征主义——被米罗仿效

新的物理学——被毕加索、蒙德里安解说 空想社会主义——被浪漫主义画家采用 新的心理学——被希勒、蒙克演绎 直觉主义——被现代主义画家照搬

潜意识的研究——通过米罗、达利传递出来 存在主义——被贾克梅蒂说明了

精神分析学说——超现实主义作为行动纲领

5、科学的破坏

任何一种科学成果、成就都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直接作用于艺术

19实际照相技术的出现,动摇了“再现”的艺术观念,促进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

牛顿的光的色散和光的合成原理,启发了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捕捉光和色,使印象主义艺术家得到了启示,并发展了印象主义

印象派——体现了光学,色彩的规律 立体派——利用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构成主义——具有工业技术的效果

未来主义——表现了机械运动的动感,速度感 波普艺术——采用了商品批量生产的程序

极少主义——从现代空间技术实验中获取新的证据,追求无限与永恒的感觉

二、西方艺术的动力形态

人的生活是本能的体现,而艺术则是本能的触角。社会发展中文化状态决定着艺术的超前性质

社会总体的价值观与批判精神常常通过艺术的开放性与超前性去引导人们追求本真的生活和完美的境界。

历史是由一条条时间线来组成的。而每条时间线由各种别具特色的“异点”连接而成。每个点又具有迥然不同的历史价值

——异点——异点——异点——异点——

时间线上的异点

“异点”从哲学上讲是“非延性”、“抗争性”。人是活的力量而非静止的物体,人能说“不”以否定这个世界,是人性活力的作用

也正是点的意义所在,它们存在于“异”,发展着“异”,后者破坏前一个结构,再建一个新结构。不同的结构、形态、类型、就是在“异”的发展和变化中出现新的形式。

纵观各个艺术时期的变更与转换,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前卫艺术,“前卫艺术”才能承担起引路领航的重任,在各个文化困境中冒险突围

正如哲学家e·弗洛姆所言,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要有勇气说一个“不”字。有勇气拒不服从强权的命令;拒不顺从公众舆论的旨意。(艺术家的素质)

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艺术上任何一次新的发现,新的变革,新的实验,都会遭遇误解和招致顽固的抵抗。这也决定了“前卫”的品质:预言,参与,牺牲。=而它的精神本质是对人类的良知和责任。

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印象派之后的梵高,达达派的杜尚等大师的境遇,都是在历史的异点中体现其艺术的改革精神的。

我们把西方艺术的历史概括为模仿的艺术、再现的艺术和表现的艺术三大类型板块。试图使如此浩瀚、如此鲜活、如此奇异的艺术历史变得更加明确、清晰和易于理解。

模仿的艺术——再现的艺术——表现的艺术„„

事实上,上述三个类型板块的更迭与衍进,也正与西方社会三大文化场的形成和三大重大的文化转型相对应着,并形成一种互动关系。

由于整个社会的科技水平的发展与文化观点的变化。大文化的更迭,带动了一种艺术从另一种艺术中脱颖而出,导致了整个艺术形成的转型和重新定位。

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的历史就是不断革新与反叛艺术自身的历史,求新求变是历史赋予艺术家的历史性责任

12 第四讲 关于西方现代艺术转型的思考

让我们看看二十世纪世界大师的名字:

凡高、高更、塞尚、毕加索、马蒂斯、康丁斯基、蒙得利安、达利、米罗、马蹄斯、杜尚、马列维奇……

回顾20世纪的世界艺术状况,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 这是一个西方的世纪。可以这样说,20世纪的世界艺术史乃是西方艺术史,它是西方艺术大师的记录。离开了这些西方艺术大师,20世纪的世界艺术史将是不可思议的。与此相反,任何一位非西方的艺术家对20世纪的西方艺术史似乎都无关紧要而只是陪衬。

一、同一或者差异

在现代艺术发生之前(20世纪之前),世界艺术可以说是千头万绪,多元并立,各区域性艺术之间的巨大差异将世界艺术史分割成各自并行不悖的领域,这一时期的世界艺术史乃是各区域艺术家共同书写的历史。

20世纪在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现状,西方艺术家成了世界艺术史主笔。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世界”的含义变了,“世界”对艺术家的要求变了。

通常我们不经意地使用“世界”这个词眼,但我们很少追问它在具体使用中的历史内涵。其实,具有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只有20世纪才开始形成。这 “世界”指的是全球范围内有机的统一体。在20世纪之前,这种意义上的“世界” 是不存在的。

二十世纪前的“世界” 具有两个含义:

其一: 如果从有机统一的角度看,它指的是区域性文明划界的世界,一个区域性文明就是一个世界,因此,那时有多个世界,而这种世界只有区域性,并不具有全球性。

其二: 如果从全球范围的角度看,它指的是一些松散的,彼此不相干的多元区域的集合,这种形式上的世界不具备有机性

在二十世纪前的世界状态中,对艺术有实质性关系的是它处身其中的区域性世界,那个形式上的区域性集合体的世界对艺术来说事实上不存在。

因此,在20世纪之前,全球性的各区域间艺术是互相隔离的。到了20世纪,全球范围内的世界化使各区域文明一体化,从而被整合为有机整体。在此世界中,任何区域性艺术孤立封闭9*9+8的状况都成为不可能。“在世界之中”就意味着你必须服从一种来自于自身区域外的全球性、统一的世界性要求。

这种“世界性要求”是20世纪艺术现代性的历史基础。也就是说,在20世纪,任何一种艺术要成为“现代的”就必须打破或改造自身的“区域性话语”,使之成为“世界性话语”

值得注意的是,艺术的世界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亦即各区域性艺术进入世界化的历史起点不一样。西方艺术的立足点是18世纪以来的工业文明。工业文明给整个西方社会带来极端丰盈的物质生活,使人们迅速地进入崭新的现代生活方式中,构成一个比以往任何时代更为激烈的时代。这就给艺术家提供了一套全新感觉、理想、冲动。

工业文明的社会观念,使艺术家更加具有自由、自发、独立的思想动态。每个人都在试图决定自己的命运,个人中心主义驾驭着艺术家奋勇前行,去创造新的个人的艺术。艺术世界的 13 背景改变了艺术的内容。也随之改变了艺术的形式。

西方艺术的立足点是十八世纪的工业文明,而非西方艺术的立足点,则是古老的农业文明。这一差异非同小可,因为今天我们已经很清楚,20世纪的“世界化”进程就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改造。

为此,20世纪的“世界化”事实上就是“西化”,20世纪的世界性要求就是西方现代文明的要求。正是这种要求,20世纪处于同一世界中的东西方艺术之间的不平等的关系。即非西方向西方认同的关系。

二、模仿与被模仿

作为现代文明之一部分的西方现代艺术是被这个世界所认可的唯一合法的现代典范和尺度。换句话说,20世纪艺术的现代性是以西方现代为尺度和参照的,只要这个以西方现代文明为中心的世界不瓦解,东西方艺术之间这种摹仿和被摹仿,摹本和原本的关系就不可移易。

不过,问题在于:西方现代艺术在其本质上又是不可摹仿的,这不仅在于众多的历史原因,更在于西方现代艺术本身就是反摹仿的。

在今天,凡对西方现代艺术有所领悟的艺术家都清楚,西方现代艺术最根本的实质,在于它的差异性和个别性立场。正是这一立场注定了它的不摹仿性和反摹仿性。

因为,你一旦摹仿它,你就不是它了;你摹仿得越像,你就愈不像它;你与它同一之时正是背叛其差异之日。因此,不在于你摹仿什么,而是“摹仿”这种方式和立场本身就是反现代的。

就此而言,20世纪在摹仿认同意义上的艺术西化恰好与现代艺术精神背道而驰。这种趋向构成了20世纪世界现代艺术的特殊景观:

一方面,在西方现代艺术的范围内,各种艺术观念、艺术行为、艺术形式不断花样翻新,可以说是其差异性和个别性原则得到了充分实施;

另一方面,在世界现代艺术的范围内,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摹仿、追随、复制又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同一性状况。

虽然,从局部看,某一地区的艺术也可能是“百花齐放”的,(比如中国的新潮艺术),但从它与西方现代艺术的关系看,这种百花齐放不过是摹仿的百花齐放,是一种虚假的差异状态。

在一些西方大师看来,20世纪是西方中心瓦解的时代,我认为这是20世纪西方思想史上的巨大幻象,(我们似乎也相信这种幻象)因为事实刚好相反,20世纪才是西方中心真正在世界范围内被确立起来的时代。

从一个西方人的角度看,随着19世纪文化人类学的发现和研究,西方人突然发现在西方文明之外同时并存着多个自身完备且异于西方文明的文明形态,于是他们意识到所谓的西方中心不过是一种无知而自爱的幻象。而20世纪的解构思潮更是从理论上强化了这一意识:世界性的文明中心是不存在的。

从一个东方人的角度看,历史的基本事实告诉我们:20世纪之前的世界并无统一的中心,尽管那时西方人自以为是世界的中心(正如中国人也自以为是世界的中心一样);20世纪的世界恰恰有一个起统一作用的中心,那就是西方中心。

十分明显,世界范围内的全盘西化就

是确立西方中心的具体方式。任何一个非西方民族都品尝过和正在品尝这种“确立”的滋味。在20世纪,任何非西方文明的传统都被搁置起来了。

不用说,20世纪确立西方中心的 时代恰恰是非西方民族丧失自身个性的时代。中国现代艺术在20世纪所经历的正是这样一个非个性化的痛苦历程。

如果要在事实上而非话语上解构西方中心,就必须在世界范围内彻底贯彻差异性原则。

确立差异性是否要作为目的是另一话题,但同一性导致了摹仿西方将近一个世纪的东方文明悲剧!

三、游戏或者儿戏

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还确立了艺术的游戏规则,它对20世纪现代艺术的影响尤其深远。

艺术的游戏原则有三个主要规定:

一、否定艺术的终极所指,将艺术还原为止尽的,不确定的能指游戏。

→最终艺术能表达什么?

二、否定永恒的艺术法则,将艺术还原为按人为约定的法则灵活展开的游戏。

→偶然性、临时性、无定性的构成。

三、否定艺术的外在功利目的性,将艺术还原为自律自娱的游戏。

→ 无目的20世纪一百年已过去了,回顾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的游戏以其受其影响的整个世界现代艺术的游戏,其后果并不令人乐观,尤其是70-80年代后,现代艺术的游戏正迅速儿戏化。

游戏的儿戏化带来带来一系列的思考:

一、否定艺术的终极所指是否意味着艺术一无所指?

艺术一无所指。

二、否定永恒艺术的法则是否意味着艺术可随心所欲?

艺术可随心所欲。

三、否定艺术的功利目的是否意味着艺术毫无目的?

艺术毫无目的吗?

我以为游戏与儿戏这两者之间的界限是不能轻易跨越的。只不过,20世纪一系列游戏”理论的含混性和“游戏”做法的随意性为这种跨越准备了桥梁。

在当今,在新的世纪,我们面临艺术

全面儿戏化而背离游戏原则之初衷时,澄清 这些“暗含界限”是推进我们艺术向前发

展的必要前提。

艺术真的一无所指吗?

游戏的随心所欲(儿戏化)就是对游戏规则和限制的破坏和取消,也是对艺术本身的破坏和取消。

艺术的随心所欲不是什么艺术革命,而是艺术的不幸,这种不幸可以引导人们去把一切都成了艺术,或一切又不是艺术,一旦艺术界限消失,我们凭什么说这是艺术那不是艺术呢?

正因为如此,当代艺术家和批评家是最难又最容易做的。

说其难做是因为他不知道该如何做?

说其容易做是因为他可以随心所欲?

“我们已经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限制艺术工作的自由。这是一个艺术家在当代艺术中生效的规则。遵循这个限制自由的当代规则,划定每个人选定的形象语言领域,努力于富有逻辑感的推进工作,是我们扬弃胡思乱想新潮进入冷静学术状态的标志。”

第五讲、现代艺术的思考

一、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expreion)

“抽象变现主义”这个词用以定义一群艺术家所做的大胆挥洒的抽象画。他们的作品或热情奔放,或安宁静谧,都是以抽象的形式表达和激起人的情感。

抽象表现主义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热抽象主义,如:康定斯基,波洛克这样强调力量与动、充满激情抽象艺术;另一种则是以蒙德里安为代表的更纯粹的抽象艺术,它给人以安静与和平之感,称冷抽象主义。

抽象主义是二战之后西方艺术的第一个重要的运动,它是战后漫长风格实验的开端,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第一幅水彩抽象画》康定斯基

杰克逊·波洛克最能显示这一风格在观念上和手法上的特征。自1947年起,他采用了将大幅画布平铺在地上,再在它周围走来走去,把“颜料”滴溅在画布上的画法。

绘画的过程变得像某种祭礼中的舞蹈,他整个身体都在运动。催眠状态般的专心致志和彻底的身心投入,是一幅形成其“独立生命”的关键所在。

他的作品一旦完成,那些密布画面、纵横扭曲的线条便传达出一种不受拘束的活力,随心所欲的运动感,无限时空的波动以及其内在的力量。

所以我们通常也称这种绘画为“行动绘画”或“纽约画派”

波洛克自己这样描述他的作画过程:“我的画不是从画架上来的,作画前,我很少绷钉画布,我宁愿把未绷紧的画布钉在坚硬的墙壁或地板上。我需要一块坚硬的平面顶着。在地板上我觉得更舒服些,这样我更能成为画的一部分,因为我能绕着它走,先在四边入手,然后真正地走到画中间去,这很接近西部印第安人用沙作画的方法。”

他说:“当我作画时,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后,我才看到我是在做什么。我不怕反复改动或者破坏形象,因为绘画有它自己的生命,我力求让这种生命出现。16 只要我与画面脱离接触,其结果就会一团糟。反之,就有纯粹的和谐,融洽自然,画也就完美地出来了。”

荷兰画家蒙德里安被称为“冷抽象主义”的先驱。他用直线和简练的三原色创作的朴质绘画对兴起的各类非写实画派有着重要的影响。

冷抽象主义者在画面中:

消除曲线,消除复色,消除渐变,以追求人类纯粹的基本精神。《红黄蓝构成》1927 蒙德里安

美国画家巴尼特·纽曼是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中最为理智的艺术家之一,他的艺术充满着神秘感和不可知的东西。

他的作品通常表现为单一的色块被一条或几条贯通全画的垂直线加以突破,给人以色块的平涂和分割的感觉。

冷淡的极少主义使现代主义走向了尾声!

二、现代主义的尾声:极少主义

极少主义又称abc艺术或硬边艺术,是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术流派。源于抽象表现主义,一般按照杜尚的“减少、减少、再减少”的原则以画面进行处理,造型语言简练,色彩单纯,空间被压缩到最低限度的平面,并力图采用纯客观的态度,排除创造者的任何感情表现。

极少主义的特点:

1、非人格化、非客观化,取消个性表达姿态。

2、在作品中使用工业化材料(不锈钢有机玻、荧光灯管、铁片、橡胶塑料)。

3、创作手法使用工业生产的方式。

4、形态简约、明晰,追求单一性,不作任何表面修饰。

●极少主义表现在雕塑上

极少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从美国蔓延到欧洲。尤其在雕塑方面更为突出。他们追求纯粹抽象,追求纯粹的物体“物质感”,完全消灭个人情绪的“具体感”。

在极少主义的雕塑中再也见不到浪漫优雅的人物造型。极少主义雕塑家比亨利·摩尔、阿尔贝托·贾科梅蒂这样已将人物进行变形的大师就走得更远,他们完全采用工业方式,制造简单明了的几何化造型,其庞大的尺度完全反映出新的工业时代的特征。

这一时期的雕塑最重要的阶段是以两个艺术家的作品为代表的:美国人戴维·史密斯和英国人安东尼·卡罗,他们也成为通向极少主义的重要连结点。

作品《哈德逊河风景》象是用金属做的线描,尽管雕塑是以二维平面构成的,但透过镂空的空间看那自然的风景时,作品便带出了无穷的深度和色彩的运动。

这段时期戴维·史密斯创作的一系列东西都与风景相关,这批作品大大打破了传统雕塑的规矩,其镂空的开放性预示着新的发展可能。

戴维·史密斯最重要的技巧是焊接,这来自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20年代中期他曾在印第安那州南湾的一家工厂工作,掌握了相当丰富的焊接经验;二次大战期间,他还在申尼克塔底的美国机车公司重操旧业。另一个原因是他对毕加索和朱利·冈查列兹的焊接雕塑十分仰慕。

与之不同的是,自50年代以来,戴维·史密斯在风格和处理上都更加带有工业色彩,工业技术为他提供了具有独特个性的语言。

在戴维·史密斯最后一个阶段的创作中,他的风格越来越抽象。在一系列大型作品《zig》和《立方体》中,艺术家运用立方体和圆柱体来改造建筑般具有观念性的宏大作品。

此外,史密斯还十分注重雕塑表面的光泽效果,时而采用抛光的不锈钢,时而选择磨得有些发毛的材料;有时给作品着色,有时只是略施一层清漆。

戴维·史密斯作为极少主义最有影响力的一位雕塑家,他曾说:“以艺术作品去赞美自己的感情和人类思想的自由,就相当于对各种束缚的反抗。我相信这种艺术的功用只有极少主义才能实现。”

安东尼·卡罗被称作史密斯的继承人。1959年卡罗在访问美国期间结识了雕塑家戴维·史密斯,这种接触成为一种催化剂,促使他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做出决定性的重大转变。

安东尼·卡罗说:“我意识到抛弃历史并不会有什么损失,美国人让我看到没有障碍和规矩,当了解到雕塑或绘画的唯一限制是是否它实现了自己的意图,而不是是否它是„艺术‟时,你会感到极大的自由。”

他与史密斯的区别也是明显的。与史密斯的作品不同的是,卡罗的作品通常是平摊的,既占据空间,又占地面。雕塑的底座取消了,每件雕塑都占很大一块地盘,因而对观众而言比传统的雕塑更为直接。

史密斯的雕塑常常置于空旷之中,而卡罗则偏爱庭院空间。作品的尺度及其开放性将观众带入一个色彩与空间的世界。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涂成单一的色调,而且有意选择使人无法判断质感和轻重的颜色。

菲利普·金在《然后鸟儿开始歌唱中》,外锥沉稳的宁静淹没在内锥内部充满动力的活力,两种色彩的对比给人产生一种有五个圆锥的印象。金的形状一眼看去如此简洁,但在脑海中的形象则富于内涵和感情的力量,十分简洁的几何形似乎被赋予了生命。

塔克作品的特点也反映出当时一部分艺术家的倾向,即这些人的雕塑作品几乎都是趴在地上的,作品放置在视平线以下。

唐纳德·贾德在1965年创作的《无题》,十个箱子每个只有四英尺(121.9厘米)见方,间隔12英寸(30.5厘米),但加在一起,却形成了庄严的力量。这些毫无变化的立方体,既没有心智的余地,没有情感的空间。但就是这种单纯和宁静给观众以一种力量。

卡尔·安德烈则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选择了单纯、原本的形式。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象自然物一样存在,可以在自然的情况下自然地消逝。

●极少主义表现在雕塑上:

在建筑上,他们以减少、否定、净化来摈弃琐碎,去繁从简,以获得建筑最本质元素的再生,获得简洁明快的空间,在简洁的表面下往往隐藏着复杂精巧的结构。

极少主义追求的是空间的质量,材料的体现。在这之中会有一种抑制不了的激情,在一失神间,他会喷发而出,然后他又会慢慢分解,直至融入他的氛围。

密斯·凡德罗就创造了这种激情,他“利用有限的信息传达耐人寻味的意味,可以于纷乱之中保持清晰的脉络,更能在观者的记忆里提供精炼的索引信号,给人留下深刻整体印象。”

当密斯做出范思袄思住宅时,一个时代来临了。

当范思袄思最后迫不得已要把它卖掉时,密斯这样写道:“那玻璃盒子轻得像漂浮在空中或水中,被缚在柱子上,围成那神秘的空间—今天我所感到的陌生感有它的由头,在那葱郁的河边,再也见不到苍鹭,它们飞走了,到上游去寻找它们失去的天堂了。”

二、对现代艺术的反思

现代主义的种种弊端:

1、无穷尽的形式探索走向极端而与生活断裂。

2、“纯艺术”的独往独尊逐渐丧失了社会的亲和力。

3、艺术的自我中心性质与大众的文化消费相脱节。

4、在完善理性秩序和逻辑结构一切经典化,标准化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文化权威和文化专制。

时代产生了与之相应的艺术 ,同时,艺术又作用于时代。

它以制造出来的个体趣味假冒真正的个人趣味。它以模仿出来的独特形式假冒真正的个人风格。它以抄袭的异质探索假冒真正的个人探索。它以重复他人的劳动成果假冒借鉴和学习。

从而形成了覆盖大众社会的一种伪个人主义意识形态。

无可否认,20世纪的现代化是史无前例和具有革命性作用的,形式和风格为我们带来了百花齐放的20世纪。但是,其消极因素同时孕育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危机!

20世纪的现代化进程所体现的发展危机:

1、现代科技文明导致了工具理性的畸形发展与人文精神传统的萎缩。

2、高发展、高消费、向自然无限索取,造成了人类生物圈的破坏,生态失衡;

3、高速的工业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和人的异化。

4、高新技术的残酷战争导致了被侵略者的心理恐惧及仇恨心理。

5、现代城市的迅速扩展,传统记忆符号丧失。

自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世界政局全面动荡,全面暴露出人类不完善的一面:战争、暴力冲突、种族骚动、通货膨胀、价值贬值、抗议示威等种种严酷的事实,使只重形式美的艺术家软弱无力了,他们的作品更显得麻木和死气沉沉,不仅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反而遭到反感和厌烦。

现代主义的整个文化形态的缺陷与已进入多元化的后工业社会背道而驰。文化与社会出现了裂痕!

艺术作为人类与世界的调解工具,要随着世界精神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决不单是艺术形式和风格的问题。

不可否认,现代主义艺术的基本动力已经消失!

现代主义已经成为历史存在.现代主义的结束并非是艺术本身,而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现实总是否定历史的,社会总是在变化中前进!

第六讲 后现代主义艺术

特征及其制作方法

现代主义是近现代资产阶级的社会实践在文化、意识领域内的表现。它的核心是对人道主义和理性主义,他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理性,主张用理性战胜一切,衡量一切。相信历史的进步和发展,相信人性和道德的不断改良和完善,相信人类将从压迫走向解放,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和力量就是理性。

“现代主义(modernism)”与“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之关系

“后”即“在„„之后”之意。亦即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包含有时间顺序上的前后相继,或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之后发生的事情。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

后现代主义属非现代主义:“后现代”是指“非现代”、“反现代”,与现代相对立,相对抗。亦即后现代主义要与现代的理论和文化实践、现代的意识形态和艺术风格彻底决裂,反其道而行之。

也有人称后现代主义为高级现代主义:“后现代”即“高度现代化”、进一步发展了的现代化、更加完善的现代化。亦即对现代的继续和强化,是现代主义的一种新面孔和一种新发展。

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一些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基督教世界的终结。

后现代主义艺术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它依附的哲学思想基础使它的艺术观和创作手法与以往的艺术思潮、流派和风格都有明显差别。

从形式上讲,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

后现代主义容纳了众多领域的特征,它包含了索绪尔和雅可布森的语言学、列维斯特欧斯的人类学、拉康的精神分析、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德律兹、罗兰·巴特和克利斯蒂娃的文学理论以及一些后现代主义作家、音乐家和视觉艺术家的艺术见解。

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并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下列社会状态的批判与解构:

20 剥夺人的主观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论、同一性;西方传统哲学“形而上学的立场”,“逻各斯中心主义”;

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和反叛。

科技和理性的极端发展及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科技和理性的负面效应得以充分展现正是借助了自然科学的建立,西方资本主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把科技推向了极端。资产阶级一方面依靠科技建立了庞大的工业生产体系,推动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把科技和理性变成了获得私利和殖民掠夺的工具。从而使国内的危机和矛盾不断激化,也加深了各资本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市场中的不平衡状况,最终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两次大战中,被现代科技武器灭绝的生命达到7000多万。不仅如此,科技和战争之间还陷入了一种恶性发展之中,把科技和理性、西方社会和西方人推向了更加片面化、极端化和畸形化的困境。

人沦落为理性和机器的奴隶:科技本是为人造福的,理性本是人高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然而,社会历史和现实却使科技和理性走向了人的对立面;理性变成了纯粹的工具理性或科技理性,变成了部分人掠夺他人的御用工具;人道和人权也服从于工具理性,人从理性的主体和人道主义服务的中心对象的位置沦落为工具理性和机器的奴隶。这使得人们不得不用怀疑的眼光重新审视科技理性。

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矛盾加剧,人们的生存状态恶化;随着西方社会的发展,管理和生产的高度机械化、科学化。社会生产和管理变成了更为庞大、严密和无情的机器体系,人成了这个庞大机器的一个部件,人们的生活、消费、思想观念完全商业化了,并且为商业广告、大众传媒所左右。

人失去了主体性、选择性,成为“单面人”(马尔库塞语),由工人和学生举行的游行示威时有发生,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政治矛盾不断激化。西方人在尼采喊出“上帝死了”之后,又不得不感叹“人也死了”!

资本主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演越烈,威胁着热门生存的自然家园;随着工业的发展,一方面,人们受利益驱动大量开采自然,使很多非再生资源几近枯竭;另一方面,大工业又产生了大量的有害物质和气体,排放到自然界,进一步恶化了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环境,自然界是人类的家园,是人的“无机身体”(马克思语)。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存本身。这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和反思。

根据我的研究,后现代主义可归纳为下列一些美学共性,而这些美学共性是藉由其创作方法显现并演绎出来的。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1、不确定性

所谓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是指由种种不同的概念帮助描述出的一种复杂的现象。

这些概念包括:

含混

不连续性

多元性 异端 随意性

叛逆

变态

变形

这些概念凝聚着一种解体(unmaking)的强大意志,影响着政体、认识、爱欲和个人心理,21 影响着西方的全部领域。

后现代主义作家、艺术家面临的问题在二战后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的价值准则长期陷入混乱。使艺术家们更加焦虑的是“我们的社会已不再适于明确的定义”,“曾经为人们所熟悉的社会类型和标志,如今已变为不确定的、难以捉摸的事物。”

作家和艺术家感应着社会生活的变异和感情症候形成的时代精神气候,其艺术作为一种敏感的触角迅速反应着这一切。

一方面,“文学和历史就象现实本身一样,受到同一种不确定性的支配”,另一方面,自然科学对于物质世界的新发现,也使他们的观念受到暗示并作用于经验世界。

例如,在“新小说”派的一些文本中,主人公无名无姓亦无性别,有的干脆以字母,符号代替,这些人物既无过去也没有未来。时间和地点也是不明确甚至随心理的时空先后倒置。

又如布托尔的长篇小说《变》(1975)通常将主人公称作“你”,开篇第一句话就是:“你把左脚踩在门槛的铜凹槽上……”这里的“你”即非第三人称的“他”,亦不是第一人称的“我”,既不是旁观者的叙述,也不是自叙。

不确定性不仅仅是混乱的社会现实生活在作家,艺术家的作品中的反映,还在于它是一种主动性的解构策略。

不确定性同样使风格形式退居次要位置。

德国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诗歌“新主体诗歌”,就是这样一种无形式、无主题的作品,其代表诗人布林克曼在《向西

一、二》中写道:

“讲故事的在继续讲,汽车在继续生产,工人在继续干活,政府在继续持政,摇摆歌星在继续唱,价格在继续,纸在继续,动物和树木在继续生存……穿过一幢住宅,风吹旧报纸,飘过空荡无人的灰色停车场,荒草与灌木丛在废弃的地墓上生长,在城内的中心,一道工地的篱笆刷成蓝色,蓝色的篱笆上钉一块牌,招贴画上画着禁令。招贴画、工地、篱笆和禁令在继续,房子墙壁在继续,城内在继续,城郊在继续……

在这一段文字中,动和静、内和外、生命与死亡、前进与倒退交织在一起……

这种文章隐含着解构的策动力,由于主体的离散,游移,而使奢侈的能指聚合于平行的互相排挤,互相重叠甚至互相冲突的语境里。他表现的是一种无对象性,——一种不确定性的虚无空间。

50年代发明的“偶发音乐”放弃了西洋音乐的传统形式和数理的作曲法则,1954年,在黑山学院的音乐节上以钢琴“发表”其长达34分46.766秒的音乐作品——只有“演奏形式”而无音律,这一曲名为[4‟33],仅指作品的演奏时间。在时空的并存性质中,“无声”只是相对状态,“不确定”性显示出这一状态。

后现代主义艺术特征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随机性,偶发性与东方禅宗精神有着内在的一致因素。

禅宗境界的标志之一便是万物同一,梵我同一,心物同

一、一切皆空。在此境界里,马不是马,又是马;牛不是牛,又是牛,物与物之间无本质区别,物质和精神无明确界线。

禅的目标是把握生命的中心事实,在意识尚未觉醒的地方,捕捉人生具体的自由的各方面的价值。

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显然得之于禅宗思想,成为美国50年代后现代主义艺术发展的源泉。后现代主义的另一个精神导师是杜桑。

杜桑(1887-1968)是西方艺术史上第一个拒绝绘画这个概念的。他认为:对一个像我们这样的时代而言,人们不能再继续画油画是一个不坏的结果,因为这个画种已经存在500年了,它没有理由永远存在下去。他还说:如果你能发现另外的自我表达的其它方式,你会从中受益的……

《泉》这一作品其实很普通,也很简单,只是把一枚男厕所用的瓷质小便器钉在了木板上,器壁上写有“ 1917”字样。mutt由生产这枚小便器的莫特工厂的名字转讹而来,其意思暗示了“丧家犬”。通过这件作品,杜桑向传统的艺术概念发起了极为尖酸刻薄的挑战。

杜桑坚决反对将艺术当作“视网膜愉悦”。他指出:从库尔贝以来,人们就一直认为绘画是作用于视网膜的,这是一个人人都犯的错误,如果我们的艺术作品完全只满足视网膜的感觉,这是相当荒谬的。

禅与达达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精神的两个根系。

关于“达达”一词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词,有一些人则认为它来自罗马尼亚艺术家查拉和詹可频繁使用的口头语“da, da”,在罗马尼亚语中意为“是的,是的”。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1916年,一群艺术家在苏黎世集会,准备为他们的组织取个名字。他们随便翻开一本法德词典,任意选择了一个词,就是“dada”。在法语中,“达达”一词意为儿童玩耍用的摇木马。

达达主义的理念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许多人旧有价值观的颠覆力量。达达主义运动的大部分参与者都深受虚无主义

幼儿园教案评析篇三

幼儿园案例评析:语言活动:微笑

设计意图:

微笑使人快乐、健康,微笑使人漂亮。由于多种压力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往往缺乏应有的微笑,有的甚至不善于交往,不会关心他人。为了使幼儿从小懂得微笑能给人带来快乐,学会关心他人,萌发爱心的情感,我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活动目标

1.理解并初步学习完整地讲述故事。

2.能围绕故事主题大胆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3.学会关心他人,初步体验当把快乐带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

活动准备:

1.小蜗牛写给小朋友的一封信

2.信封一个,收信人为xx班小朋友,寄信人为一只微笑着的蜗牛。

3.故事图片四幅,内容分别为:(1)小鸟唱歌、大象干活、小兔送信、小蜗牛着急;(2)蚂蚁搬东西、小蜗牛微笑;(3)小蜗牛把信交给小兔;(4)朋友们高兴地看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一封信)。这封信是谁写的呢?(小蜗牛)你怎么知道是小蜗牛写的啊?

2.猜猜小蜗牛在信里说了些什么?(幼儿猜测)

3、信里到底说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老师读信)信里说了什么?

4、那你们知道小蜗牛为什么会寄这封信吗?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名字叫《微笑》。

评析: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不再使用“信”的交流,再加上幼儿平时缺少生活经验,对“信”的概念不是很理解,因此我请幼儿“猜猜小蜗牛在信里说了些什么?”的时候,幼儿一下子呆了,好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二、完整讲述故事

1.提问:故事讲完了,你在故事里听到了什么呢?

小蜗牛把微笑送给了谁?森林里的每一位朋友分别是谁?

2.小结:森林里的每一位朋友是指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每一样动物。

3.森林里的小动物收到小蜗牛的信,心里感到怎样?

小结:对呀,微笑是一样好东西,它能给孤单的人带去快乐,让难过的人高兴起来。评析: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据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还不稳定的特点,通过这个故事,让幼儿初步理解“微笑”的含义。

三、看图片分段理解故事

1.出示图片1:

老师给这个故事画了一些美丽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提问:师:“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小蜗牛它怎么了?(心里着急)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那么小蜗牛的心里为什么着急呀?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讲述a段:提问: 小蜗牛的心里为什么着急呀?(幼儿回答)

小结:原来小蜗牛看见大家都在为朋友们做事,自己也想为朋友们做点什么,可是他除了整天背着沉重的壳,慢慢地在地上爬以外,别的什么也干不了,所以它着急了。

评析:孩子个体的、零散的经验,需要教师进行梳理、提炼,因此,设计提问有利于孩子们进一步消化、吸收故事的内容。2.出示图片2,讲述b段。

提问:小蚂蚁在干什么?小蜗牛怎么做的?

小蚂蚁是怎样夸奖小蜗牛的?(幼儿学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呀!”)

评析:在活动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为幼儿提供讲述的空间,启发幼儿用宏亮的声音、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并且注意为每名幼儿创设讲述的机会。

3.出示图

3、图4,提问:接下来小蜗牛又会做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老师讲述故事)

小蜗牛做了什么啊?朋友们都说小蜗牛了不起。什么叫了不起?

小结:了不起就是别人想不到的,他想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他做到了,就是了不起。

提问:小动物们都觉得小蜗牛很了不起,那小朋友有没有觉得小蜗牛很了不起呀?为什么?(讨论)

小结:原来平时能见面的朋友收到了小蜗牛的微笑,不见面的朋友也收到了!近处的朋友收到了,远方的朋友也收到了!认识的朋友收到了,不认识的朋友也收到了!他们都很开心、很快乐,老师也觉得小蜗牛真的很了不起,我们一起拍拍手表扬它!

评析:教师根据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以递进的方式提问,这个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它是解决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通过提问和幼儿讨论,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鼓励幼儿自己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师幼完整讲述故事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一边看图一边跟着老师来讲一遍故事,好吗?

五、情感交流

提问:你喜欢故事里的小动物吗?为什么?你想把快乐和微笑送给别人吗?你想把快乐和微笑送给谁呢?(讨论)

你们知道现在最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是谁吗?(四川人民,他们那边正在闹7.8级的大地震)你们愿意为他们做点什么呢?(捐款、捐衣物„„等)

小结:我们顺湖(1)班的小朋友也是一些有爱心并愿意帮助别人的人,真棒!那我们就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吧!

评析:引导孩子围绕“微笑”线索展开讨论,并让幼儿孩子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孩子们已被“微笑”这根线牢牢牵住,身心投入,思维积极。好多小朋友都想到了四川地震,我也正好借机向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充分体现了时效性。

六:邀请舞《歌声与微笑》

今天有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来到这里,我们邀请她们一起来跳个舞,把微笑和快乐送给她们好吗?(幼儿邀请教师与之共舞)

评析:情感交流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孩子们的生活经验。音乐又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快乐。让孩子们在优美、富有节奏的《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声中互送微笑,体现了“情感与音乐”的交融,使活动在轻松、愉快、温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让孩子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微笑的美好和所蕴涵的力量。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我以讨论、交流的形式进行,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明白了微笑使人快乐,并知道如何去关心别人,表达自己的爱。活动主要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开始,我利用“小蜗牛来信”的方式导入课题,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微笑,主要是为孩子们体验微笑所带来的快乐作铺垫。由于平时幼儿很少接触“信”,对“信”的概念不是很了解,因此我让幼儿猜猜小蜗牛会在信里说些什么?小朋友一下子呆了,卡住了,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第二个环节,我通过猜一猜、听一听、说一说,充分理解故事内容,真正感受到了小蜗牛把微笑送给大家,让大家快乐的情感。

第三个环节是微笑传递快乐。主要是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进一步感知微笑,体验微笑,传递微笑。这个环节体现了新《纲要》的理念,注重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交流,幼儿在轻松的气氛下愉快地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相关的经验。

第四环节是探索带来快乐的多种方法。自由探索让朋友快乐的多种方法,能充分发挥孩子的思维能力。正好结合四川“汶川”地震的事例,培养他们关心他人,萌发爱心的情感。在自由探索的基础上,通过个别介绍,使孩子们的多种方法得到提炼和整合,给予孩子自信、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充分体现幼儿自主探索、自由表达的活动过程,把幼儿推到主体位置,充分体现了课程整合的教学思想。

孩子们在积极参与、大胆探索、自由交流中充分展示自我,这不仅提升了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而且使孩子们感受到了微笑的魅力所在,萌发了孩子们关爱他人的情感。

幼儿园教案评析篇四

幼儿园教案评析一般从哪方面开始

幼儿园教案评析操作方法 01教材的选择。

我们选择教材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一节课的内容深了、浅了、多了、少了,都是不恰当的,只有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能引发幼儿兴趣的教学内容,才能先发制人,从根本上达到教育的目的。

02目标的确定。

目标的制定原则上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一个活动目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确定:认知、能力、情感。

03流程的设计。

流程的安排正如做菜的顺序,是先放主料还是先放佐料,放佐料时是先放姜蒜还是先放酒醋都是有讲究的,放得好放得适时则色美味鲜,入口回味无穷;若放料放得不好则食欲全无,再好的营养再好的材料也是付之东流,失去应有的价值。

04教具的准备。

教具是为教学服务,所以宜精不宜多,宜巧不宜花,每一件教具都要用在刀刃上。教具的设计和准备即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更要考虑课的需要。

05教案的要素。

一个完整的活动设计包含四个要素,即上面说到的四个大点:(1)设计意图,也可以是教材分析。(2)活动目标。(3)活动准备。(4)活动过程。幼儿园教案评析范例:(一)教学目标

1、从教学目标制定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

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情感等几方面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能以纲要为指导,体现年龄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幼儿年龄实际和认知规律,难易适度。

2、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的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的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二)处理教材

教学目标具体全面;教学内容科学准确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教学状态自然规范;教学手段应用恰当;寓德育和美育于学科教学中。

而在以上几点中“教学内容科学准确重点突出”是第一位的。我们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教学程度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组织活动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度,怎样安排详略等。

(1)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实际,是否符合幼儿实际;(2)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幼儿以新鲜的感觉;(3)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4)是看教师在活动中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

我们平时看到有些老师活动组织的不好,效率低,很大的一个程度是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或幼儿实际等造成的。所以评课,必须注重对教学思路的评价。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幼儿活动时间过少现象。看幼儿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看活动是否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要有简单的内容,也要有难一些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幼儿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即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的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看

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和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题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

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化手段,看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还要看教师适时、适当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五)教师教学基本功

1、看教具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2、看教态是否富有感染力,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幼儿、师幼情感交融。

3、看语言是否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教学语言的语调是否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有变化。

4、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六)教学效果

1、教学效率是否高,幼儿思维是否活跃、气氛热烈。

2、幼儿收益是否面大,不同程度的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是否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情感目标是否达成。

3、是否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幼儿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

幼儿园课堂教学评价有着“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的功能。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评价一是对教师的“教”进行评价,以促进教师的教育理念的改变和教学技能的提高。评价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二是为幼儿的“学”而评,幼儿是以什么态度什么方法去学的?幼儿在学习中获取得了那些对终身发展有益的东西?由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制约着幼儿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观及教学行为也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课堂教学的评价的真正价值不是为了对一节课的优劣的评定,更不是对执教者的教学水平进行定性考察,而应该是一种研训活动,真正的意义在于培训教师专业技能,激发教师研究教学的积极性,自觉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艺术,促进专业化成长,同时使幼儿的发展也深受其益。

幼儿园教案评析篇五

幼儿园教案评析怎么写

【篇1:幼儿园教学反思范文】

幼儿园教学反思范文

范文一、《拼图》教学反思

本月孩子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形、椭圆形、星形等图形,并且找到了生活中哪些物品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是长方形的,哪些物品是三角形的等等,巩固了所学内容。并让家长帮忙给孩子用硬纸板做一些孩子们认识的图形。最后我组织了一次综合活动,目的就是利用这些图形去拼搭一些复杂的图案。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合作与探究中发挥他们无穷的创造力,在展示与介绍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4岁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爱说、爱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的集中是他们的特点。抽象的讲解各种图形对他们来讲是毫无意义的,作为老师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必须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多层次的练习活动来吸引他们,让他们乐学、爱学。比如,我会问:你的桌上有几种不同的图形?每一种图形有几个?哪些图形是完全一样的?然后从简单到复杂,放手让幼儿尝试两块、三块的拼塔,再是四块、五块、六块的拼搭。最后,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图形拼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形,充分给了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发展了他们的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幼儿创造性拼图。并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喜爱,拼出图形,这一过程更多地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我让幼儿离开座位参观,给孩子们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再通过展示作品,让幼儿学会欣赏,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在创作活动中许多孩子热情很高,孩子们还拼出了茶壶、机器人、房子、蜡烛、汽车等等,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次活动激发了幼儿动手拼图的兴趣和愿望,拼图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拼图活动能满足每个幼儿都想动手一试的需求,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这次活动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我应该先让幼儿说出学过的图形然后再动手去拼,这样幼儿在拼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无目的的拼图。展示过程中应让幼儿到前面去展示,这样能使其他幼儿能看的更清楚。这些我会在以后组织活动时多注意。

范文二、幼儿教师教育反思:玩小靠背引发的思考 换了新的汽车坐垫,原来坐垫上的一对小靠背还完好无损,扔了觉得怪可惜的,就变废为宝,把它放在班级“娃娃家”。咦,出乎意料,小小靠垫还真深得孩子们的喜爱,玩得津津有味。2月20日“娃娃家”

今天是投放小靠背的第一天,一放进娃娃家,就吸引了几个幼儿的注意。瞧!在娃娃家,小靠背成了娃娃睡觉的枕头,成了娃娃椅上的靠背,成了妈妈餐椅下的垫子,更有趣的是,徐彤将靠背裹一上小被子,抱着“靠背宝宝”,说是在带宝宝散步。2月22日 “挤奶”

蒋子睿在娃娃家玩了两天小靠背后,发现靠背上有个拉链,拉下取出了里面白花花、软绵绵、蓬松松的晴纶棉,边取边喊:挤牛奶喽、挤牛奶喽。在他的带领下,“挤奶”游戏玩得如火如荼,挤奶、送奶、喝奶忙得不亦乐乎。看到像模像样的挤奶工,我忍俊不禁,暗自惊叹他们的想象,及时予以表扬,同时提醒他们玩好后将晴纶棉塞回原处。

2月23日“卖棉花糖”

拿出一支水彩笔,将一大块晴纶棉裹在水彩笔管上端,棉花糖就做成了,这就是亮亮的创意。做完,在教室里叫喊:“快来买棉花糖啊,好吃的棉花糖。” 2月27日“下雪”

晴纶棉经小朋友的反复抽取、抓捏后不再是原先的蓬松状态,而是成了一个个小球球,失去了之前的光亮、蓬松感。我心想:这下,总该扔掉了吧!计划下午放学后就清理掉。没想到,区域活动时,几个男孩抓起晴纶棉不停地往空中抛,抛得活动室到处都是。于是,我走过去,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抓起晴纶棉往空中一撒,边撒边问:怎么了?怎么了?几个男孩不约而同地回答:下雪啦。哦,原来他们在玩“下雪”的游戏。“那地上的雪该怎么处理呢?”“我们可以堆雪人。”“玩好了把它扫起来。”就这样,废旧的靠垫一直在发挥着其独有的作用,游戏仍在继续和发展。

即将废弃的小靠背,幼儿自发地玩出那么多花样,获得了许多快乐。由此,引发出思考,我们不妨将废弃材料变废为宝,让幼儿自发游戏,自主发展。

1.利用低结构材料

一些成人眼里的“废品”,在幼儿眼中就是个“宝贝”,我们称之为“低结构”材料。它是一种无规定玩法、无具体形象特征的材料,其特点是玩法开放自由,操作简单,体现多样性功能。幼儿在不断主动地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凭借自己的经验、能力、兴趣,充分想象,并斌予材料独特的意义。如上例中本想扔掉的小靠背,以其

“松”“软”“白”给了幼儿大大的想象空间,由一开始的枕头、坐垫,衍生成“娃娃”“牛奶”“雪”等游戏中的想象物,从直观到抽象的变化,体现了幼儿的想象力在不断丰富。生活中类似的材料有许多,如丝巾。幼儿自发运用这些低结构材料,在游戏创作的过程中,不断满足探索欲望的同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低结构材料多种多样,教师要做有心人,注意搜集,多提供贴近幼儿生活的、可塑性强的材料,给幼儿自发使用材料的权利,这样会使幼儿游戏倍增色彩。2.给予充裕时间

给予时间,充分探索,玩出花样。上例中从一开始的直观代替,到拉开拉链抽取其中的腈纶棉,再到创新出多种玩法,是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发现才获得的,他们自发地在漫长的时间里学习和成长。游戏中的幼儿是最能干、最真实的,投放游戏材料后,教

师要给予充裕的时间,让幼儿去研究、去发现。事实证明,幼儿的想象力超乎成人,他们的许多想法是成人无法达到的,更谈不上要成人教会,他们的玩法只要是自己的主意,就有良好的、长时间的专注力,即使不够逼真,也是那么专注投入、尽兴快乐。3.善于静心观察

儿童经由自发活动为自己建构知识,教学应植根于观察。游戏是幼儿的游戏,老师需要静心观察,边观察边思考:幼儿在游戏中发生了什么事?他想要做什么?他是否具备所需技能或材料去完成?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解决了吗?他是怎么解决的?等等。思考后再作出相应的决策。

观察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等待,教师不妨放慢脚步,配合孩子的步伐。如“下雪”游戏中,老师没有因为晴纶棉撒得到处都是而责怪幼儿,而是和幼儿一起撒晴纶棉,并以游戏的口吻提问:“怎么了?”“地上的雪怎么处理?”自然,堆雪人、扫雪的游戏就生成了。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在游戏中的身份格外明确,是游戏者、引导者、支持者。

4.丰富生活经验

正是幼儿园大门外有做棉花糖的,让亮亮想到自制棉花糖。可见,生活是幼儿游戏的源泉,幼儿在游戏中再现对生活的理解,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发挥创造性。教师要不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游戏提供素材,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所蕴涵的教育价值,引起幼儿生活经验的回忆,并满足他们继续探索的兴趣,使幼儿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如,组织幼儿参观敬老院后,他们就自发地生成了“敬老院”,他们有的扮演老人、有的扮演工作人员,还有的扮演社会上关心他们的人。

愿类似“小靠背”的游戏越玩越精彩。在这种自主自发的游戏中,让幼儿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才能,支配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发展,真正成为“游戏高手”。

【篇2:如何评价幼儿园教学活动】

如何评价幼儿园教学活动

评价切入点

内 容

活动目的(达成性)

应具体、明确,重点、难点突出

活动目的要有可操作性,即通过一个活动要丰富幼儿什么知识与经验,培养什么技能与能力,养成什么品德与习惯,要具体明了,不能泛泛空谈。其次,要突出课题本身的要求,如果一个活动是教幼儿学习绕口令,就要强调绕口令的活动目的,在语速上、发音吐字上要与学习儿歌、故事的目的要求有所区别;再如,学习装饰画,就要与学习命题画和意愿画的目的不同,应引导幼儿用连续对偶纹样或用间隔相同的图案装饰物体为目的。第三,每个活动中的重、难点应突出。新教内容为重点,复习、巩固为辅助。如学习6的相邻数,可以在复习5的相邻数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如果幼儿掌握得好,可以延伸学习7的相邻数,但必须以学习6的相邻数为重点,不能本末倒置、主次不分,让人弄不清楚到底是学习几的相邻数。

活动内容(正确性)

要健康、正确,符合幼儿年龄水平

1、每个活动都应有具体明确的目的,使人一目了然。2、教师选择活动内容时,一是要注意内容的正确性,教师对自己掌握不准的内容,要查找资料,做好核实,不要将一些自己把握不准或错误的内容教给孩子。3、选择的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因为不同年龄的幼儿有不同的发育规律,每一年龄段的幼儿兴趣也不同,并且不同年龄的幼儿获取的生活经验也不同,因此,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的教学内容应是幼儿最需要学习,而且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学会的内容。活动准备(操作性)

要丰富、充分,体现可操作性

1、教师要熟练掌握活动内容,活动内容需要背诵的,如故事、儿歌、歌词等应背诵熟练;需要操作的,如小实验、电化教学设备、小制作等要操作熟练;需要示范的,如动作、绘画、板书等要准确、到位,动作要注意镜面示范;体育、音乐等活动要注意准备合适的运动服饰和舞蹈服饰,使服饰与所教内容和谐统一。2、为使各教学环节衔接自然,要准备好环节间的过渡性语言,使各环节转换不露痕迹,活动具有整体感。3、教师还要了解所教内容的相关知识,以避免被幼儿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问倒,出现难堪的局面。

活动过程(主动性)

要以幼儿为主体,体现幼儿主动性

活动是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使不同水平的幼儿共同提高。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主导下,激发起幼儿的兴趣,调动起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启发幼儿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幼儿,注意对不同水平的幼儿要不同对待:能力差的幼儿,可以回答一些具体、形象、答案明显的问题,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归纳、概括一些内容。另外,对一些动作快、反应迅速的幼儿,要给予充分发挥的条件。

活动手段(直观性)

要现代化,突出直观形象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运用已有的先进设备,弥补现实生活中的不足,增强教学效果。如,教师可以用vcd或录像机,将北方不常见的樟树、椰子树及南国风光等或将南方不常见的冰天雪地的景色、北方的植物以及动物的生活习性、植物的生长过程、自然现象的形成、科技产品的功用等播放给幼儿看;可以用多媒体将一些小动物画出来,制成动画片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还可以在教幼儿学习音乐、舞蹈时,请配班老师用摄像机将幼儿表演的动作摄下来,幼儿为了使自己的表情丰富、动作优美,便认真地学、积极地练,教师再将摄下来的图像播放给幼儿看,并配合讲评幼儿学的情况,纠正一些不规范的动作,易被幼儿接受。

注意启发(创造性)

幼儿的求异思维,培养创造性;注重幼儿习惯的养成,渗透生态教育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在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不要拘泥于一个标准答案,应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从多方面去寻求答案,进行创造性思维;提出一些与别人不同的看法。作为教师,只要幼儿的看法合乎逻辑、能讲得通,就要给予肯定。如引导的幼儿探讨树木的用途时,既可以回答最常见的用途:树木可以 制作家具、学习用具(如铅笔)、劳动工具(如木锨),可以用于造纸,还可以做建筑材料,等等。还可以回答其它方面的用途:生态方面的用途有:树木可以美化绿化环境,可以制造氧气,净化空气,可以固堤、防止水土流失,还可以为小动物提供住所、提供食品(果实、树叶),使小动物生存,维持生态平衡;特殊的树木特殊的用途:橡胶树能生产橡胶,椰子树能提供椰汁饮料,等等。再如,让幼儿设计到太空探险的工具,可以有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火箭、飞碟等,也可以鼓励幼儿大胆创新,想出与其他幼儿不同的办法。

活动效果(检验性)

要明显,检验手段多样化

教育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一定成效,因此,每一个活动都应使幼儿学到一些知识技能、获取不同的经验。教师为了解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应在巩固的基础上,运用游戏法、操作法、测试法等手段进行检验。如,学习了相邻数,可以让幼儿戴数字头饰或胸前挂数字牌,在《找朋友》的歌曲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让幼儿找自己的两个好朋友(即相邻数),找对的,三个人手拉手出活动室;再如,学习了绘画技能,让幼儿运用技能画一幅画,检验

幼儿是否真正学会掌握了这一技能。通过检测教学效果,教师便于衡量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有利于教师总结教学经验,纠正一些不实用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自身的素质,如普通话标准与否、语气抑扬顿挫、语速快慢适中、教态自然大方、表情自然丰富、服装整洁得体、随机应变能力等,都可视为评价课堂教学活动的因素。

【篇3:幼儿园教学活动实录与评析】

幼儿园教学活动实录与评析

活动内容:小班音乐游戏——有趣的报纸

时 间:2009年8月5日

地 点:株洲***幼儿园 执 教 者:陈老师

评 析:园长

设计意图:孩子们对报纸非常熟悉,但越来越多的旧报纸如何处理呢?很多孩子只知道一个方法:卖掉。其实把报纸卖掉很可惜,旧报纸还有很多用途。设计本活动旨在引导孩子在游戏中发现报纸的许多玩法。让孩子动手、动脑,大胆想象,使幼儿在玩中学,乐中学,培养他们的动手创作能力。加之废物利用还可以让教师走出“在一节活动中绞尽脑汁,花心思去找许多器材和新奇玩具”的误区。活动准备:

1.废旧报纸若干、泡沫垫子若干 2.欢快的音乐、轻柔的音乐 3.场地布置:在地上贴蒙氏线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游戏活动,愿意与同伴共同游戏 2.发展身体动作的平衡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动手能力,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过程实录:

一、预备活动:听音乐走线

(评析:此环节,孩子们随着轻柔的音乐进行走线运动,不仅能稳定孩子的情绪,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还能发展身体动作的平衡能力)

二、集体活动

(一)、教师出示一张废旧报纸,提问,激发幼儿对报纸的兴趣,引入主题。 师:今天,陈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请小朋友看一看,这是什么? 幼:是报纸。

师:那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幼:折飞机,撕面条??

师:小朋友都说得非常好。报纸呀,除了这些用处外,还可以和我们做游戏呢,那小朋友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和报纸做游戏?

幼:想!

(评析:报纸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玩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老师的提问迎合了孩子爱玩的心理,且从孩子熟悉的材料——报纸入手,容易激发他们玩游戏的兴趣。)(二)、游戏:《快乐拥抱》

师:我们用这些报纸和小朋友一起来做“快乐拥抱”的游戏。1.请幼儿两人一组选择一张报纸,将报纸平铺在地上。2.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请幼儿和好朋友手拉手围着报纸听教师的口令:“跑跑,跑跑跑”自由跑动。音乐停止时,两个人马上站到报纸上拥抱在一起,要求脚必须踩在报纸上。

3.继续放音乐,幼儿马上离开报纸听教师的口令:“跳跳,跳跳跳”,“爬爬,爬爬爬”等进行活动。再次停止音乐时,两个人要合作把报纸折叠一次,再站到报纸上,拥抱一起。不断进行游戏,报纸越折越小,两个人要越抱越紧,并保证双方的脚都不踩到地上。

(评析:游戏内容新颖,有趣,孩子对游戏的热爱是天生的。在此环节,孩子对游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都能积极参与,孩子们在音乐中能感受到的游戏的快乐)

(三)、游戏:《看谁扔得远》

师:刚才每两个小朋友一组玩“快乐拥抱”的游戏,配合得非常好,现在请小朋友把报纸打开,两个人合作把标准撕成两半,一人一半,用小手将报纸揉成纸球,一起玩扔球游戏,小朋友想不想玩? 1.请所有小朋友站成一排,比赛看谁扔得远。2.幼儿各捡起一个纸球,再来一轮比赛。

(评析:小班的孩子3-4岁,大都有玩球的经验,此环节幼儿亲手揉成的纸球相对于家里爸爸妈妈买的皮球、篮球,玩起来别有一番风味,这样还能使孩子的好奇心和尝试的愿望得到满足,同时也锻炼了他们揉、扔的动作)

(四)、创作游戏:《报纸变变变》

师:报纸真是神奇,利用它,我们玩了这么多好玩的游戏。其实呀,报纸还有很多玩法,只要我们动动脑筋,报纸可以变成许多东西。先看老师变一变,能变成什么呢?

幼:火腿肠

师:那小朋友愿不愿意试一试,看你能变出什么?

幼儿自由创作,变出了面条、米粉、蛋糕、毛毛虫等很多东西。

(评析:此环节目标涵盖了兴趣。能力几个方面,主要是掌握技能和提供想象空间,让孩子自己探索,创作力得到了发挥。创作游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始终保持着高涨的热情,浓厚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孩子的主体地位作用。)

三、结束部分

师:我们的小手真能干,用报纸变出了这么多东西,你们愿不愿意把自己的作品说出来和大家分享。(鼓励幼儿大胆地说)(评析:活动结束部分,教师通过提问与幼儿互动,给孩子一个交流表达的机会,同时,孩子作品的展示与欣赏,让孩子分享成功的喜悦,更增添了孩子的自信心和创作欲望)

活动总评:

1.游戏内容与材料贴近幼儿日常生活,对其有一定认识和经验,吸引力大。

2.由于活动采用的游戏法,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活动中幼儿玩得专注、玩得投入,气氛愉快。同时跑、跳、爬的动作和撕、扔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再来一篇
上一篇:最新一年级班级口号押韵(三篇) 下一篇:2023年梦古文翻译 梦中作这首诗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