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今年夏天的雨水出奇的大,靠边屯居民“张二”的心情却是格外的平静。他坐在新翻盖的平房里,回忆起去年大雨天的情形,眼泪就下来了,不过这泪水是幸福的泪,感动的泪。
“张二”是一个人生活,年轻时在小矿下过井,因为事故,碰伤了腿,伤愈后,走到哪都像地不平似的,一瘸一点的。就因为这点残疾,娶媳妇儿的大事也耽误了,再想去工作,也没人敢用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没家没业的“张二”,日子过得越来越凄惶。家里的地亩不多,秋下将够糊弄嘴儿,没啥裕丰。满村里的房子都已经翻盖,变成了锃明瓦亮的高屋,只有他的家,还是乌乌丘丘的低矮小土房。孤零零的戳在村东头,倒像是地头上矮矮的庄稼一样,显得孤零零。
“张二”居住的靠边屯,紧靠细河岸,风调雨顺时节,玉米、高粱“亭亭玉立”,满田野飘着即将丰收的香味。人也显得精神,风也刮的舒爽,光色也格外的新鲜热辣。
去年的一天傍晚,西北方向滚过来如团雾一般黑压压的乌云。站在院子里,就能看到翻滚着的乌云里一道道如火链样的闪电。顷刻,雨已至。起初还是豆大的雨滴,星星点点,稍后便是大雨倾盆。
天上的云,愈发的浓郁了,没有丝毫白亮的意思。村东头“张二”家,院子里已经开始汪水了。雨越发的大了。雨水顺着门缝,已经开始往屋里倒灌。“张二”起先还坐在炕上隔窗望雨。看着灌进屋里的一地水,此时已经没有了哼唱小曲的兴致,着急忙慌的下地,找往外淘水的工具。
外屋地戳着一把铁锹,赶忙用锹撩水,怎奈涌进的多,撩出去的少,不一会,水就漫过了柜台儿。厨灶已经满了,地上放着的鞋都飘了起来。撩水的“张二”,实在是干不动了,直起腰歇一会,外面的雨还是一个劲儿的下,没有一丝一毫放缓的意思。
“张二”的心里很焦急,心想他家紧邻着河岸,虽说河岸高亢挺拔,也很坚固,但村东头地势低,光村里的水,就能把家里冲垮。
没办法,看着一地的水,他又紧忙着往外撩了起来。虽说如杯水车薪,聊胜于无,但已经快六十岁的他,腿脚又不方便,只能是这样做。
“张二”叔在家吗?尽管雷声、雨声交织,但这个及时出现的声音他还是听见了。
“哎——,在家呢”,“张二”赶紧回应着,急急忙忙的敞开了门。
紧接着外面进来了四个人,他们穿着雨衣、额头上淌着水,领头儿的便是驻村第一书记小“小王”。
他们一进屋,急忙查看屋里灌水的情况。这满地的水,已经高过了柜台儿。于是,“小王”书记立马组织人员,赶紧将起先预备的沙袋搬过来,先将门口垒了起来。此时的沙袋,经过雨水的浸泡,特别的重。几个人一起吃力的搬起沙袋,急忙往返几次,才将进水门口堵住,待高出水面很多时,才进得屋来,轮流着往外淘水。
此时,外面的雨仍然不小,但是,天却有些亮了。“张二”让他们歇歇,但谁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一会儿,屋里的水下去了,外屋地的水也下去了,只剩下早年水泥匝地上的薄薄一层泥水溏浆了。淘水这几个人虽也喘着粗气,慢慢的直起来腰,寻着扫帚,打扫着屋里地上的稀泥。
“张二叔,你上炕歇着,我们一会就干完了”。“小王”书记诚恳的让着这个屋的主人。
“赶明儿天晴了,可得把您这个老屋翻盖翻盖了,不然,一到下雨天,你这受着水气,村里也老是惦记着”。
“翻盖是好,可哪有钱呢?我这一个糟老头儿,将就着算了”。“张二”凄惶的应着。
“张二叔,别着急上火,村里有这个打算。咱村就你一户算是困难些的,咱们向镇里反映,争取点资金,村里再帮衬些,也就把房子翻盖了”。
“那感情好了,咱得多谢谢村里领导”。
“不用说这些客气话,咱村脱贫,一户都不能少。“张二”叔虽然身体不算好,但是赶上这个好时候,也能跟着党的富民政策,享几年福”。
此时的“张二”,目光依旧凄惶、迷茫,想起“小王”书记刚驻村时,动员他拿地亩参加土地流转时,他说的那些过头话、抬杠话、噎人话,嗐!后悔也不赶趟了。
“小王书记,当初我不懂政策,说的那些话,您别记恨我啊”。
“张二”此时也不禁无比尊敬起了这个眼前年纪不大的第一书记来,称呼也用上了“您”。
“张二叔,可别这样叫我,还是叫小王好。以前的事,过去就过去了,虽然上次流转没成,咱村正在筹划其他的农业项目,到时候只要您认可,咱就先想着您,赶着党的好政策,村里帮衬着您,也过上晚年的好生活。”
“好啊,好啊,托着党的好政策的福,我也享受享受好生活,多活几年”。“张二”无不感慨的说道。
此时,窗外的天也愈发的白亮了,雨也从盆泼变成了细雨,就快要停了。
坐在炕梢边上的“张二”侧脸上,已经影影绰绰的被夕阳映得有些微红。
王书记真是一位说到做到的人,不久真的张罗着给“张二”盖起了两间砖瓦房。
回首过去,“张二”泪流着流着,突然又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