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列表页

2022年泊船瓜州教学反思(六篇)

2023-11-20 互联网 实用范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泊船瓜州教学反思篇一

“老师,我想给王安石把‘绿’字改一下!”

“老师,我也想改!”

“我也想改!”

……

一石激起千层浪。我被同学们突如其来的要求给问懵了,怎么办呢?是直接告诉孩子们,这是大诗人的选择,是不能改的?还是……种.种做法在我的头脑中一一闪过。对了,新课程的理念不是要尊重学生的主观体验,让他们畅所欲言吗?于是,我选择了以下的做法。

“好吧!”我停下了准备往下讲的课,微笑着对大家说,“我们一起来看看咱们班的大诗人是如何修改的。”

“我觉得应该用‘来’!”

“用‘满’比较好!”

“我认为用‘过’最合适!”

“不!用‘到’才好呢!”

……

不一会儿,一个个鲜活的答案跃然黑板上:映、拂、到、过、吹、来、染、赶……同学们还在为各自的答案而争论着。

“哈哈,同学们的词汇可真丰富啊!但我想,既然王安石经过反复推敲才选用了‘绿’字,肯定有他的独到之处吧,请大家读读诗句细细体会一下。”我终于可以塞上一句话了。经我这么一说,喧闹的教室安静下来。一阵沉默过后,终于有人发言了。

“对!老师,人家王安石想要表达的是春天到来,江南岸一片新绿的色彩,而‘映、拂’等字只写出了春风的到来,没有写颜色,所以我觉得不太合适。”大家都点头称是,我也比较赞同这个同学的说法,正准备“鸣金收兵”,不料又一个声音冒了出来:

“老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不会只有绿色吧?我认为还应该有各种颜色的小花,我觉得用‘染’才准确呢!它可以‘染’出五颜六色来啊!”

噫,这个同学的说法也很有道理啊!怎么往下进行呢?我心里琢磨着。对了,何不放手让同学们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去探讨个究竟呢?“到底是‘绿’字准确,还是‘染’字好呢?我想,每个同学都应该有自己的看法,接下来请大家小组内尽情发表自己的高见!”

讨论过后,同学们的发言令我十分欣慰。

“尽管春天是多姿多彩的,但我们组认为春天应该以绿色为主。再说,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所以我们认为还是‘绿’字好。”

“‘染’虽然能表示出多种颜色,但‘染’上的颜色往往只是附着在事物的表面,就像人们染头发,时间久了可能会褪色。而‘绿’我们感觉是由内到外产生的,王安石当时那种思念家乡的情感当然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所以我们认为用‘绿’字比较准确。”

……

“当然,王安石所用的‘绿’字也不一定是最恰当的,我想,只要同学们善于思考,反复推敲,你一定会找到一个比它正准确的词语。”最后,我充满期望地说。

课后,我默默思忖着。在寻找替换“绿”字的词语的过程中,同学们可能最终也找不到一个非常合适的词语来替换它,但他们在寻找、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所体会到的王安石的思乡的感情,所感悟到的对“染”“绿”等字的理解,不正是我们的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吗?一提到新课程,往往老师们的思维总被“自主、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等词语充盈着,但在具体的授课中却总感到迷惘,不知道该如何去实施。其实,在我们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值得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研讨训练的机会,只要我们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思索,相信学生的心灵一定会在你的指导下得到放飞。

泊船瓜州教学反思篇二

从事了多年的教学工作,也讲过不少次的古诗教学,总认为古诗非常好讲。但是来到一实验之后,我对古诗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古诗教学并不简单,而是非常复杂。

前几天,我讲了一节达标课,我所讲的内容恰恰是一首古诗──《泊船瓜洲》。这是一首表达思乡的诗,脍炙人口。对于学生来说,读诗、背诗已不是重点和难点,因为他们早在三年级时就积累过这首诗。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感受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上,这也是我在请教同年组多位教师之后的共同意见。于是,我便在怎样感悟古诗的情感上仔细揣摩,探寻方法。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几个环节的设计让我颇有收获:

1、注重朗读,熟读成诵: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体会古诗感情的最好方法。通过朗读,学生和诗人的感受会贴得更近。新课伊始,我先指名让学生朗读古诗,并指出多音字的准确读音。之后,在学生讨论诗意汇报时,让学生读出诗句再解释诗意。分析完作者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思乡情后,又多次朗读,每读都有新的要求。我觉得学生的感情应该是越来越强烈的,他们的这种感情恰恰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了。

2、重点明确,安排合理:

真正优秀的教师不是讲好一节课,而是能根据学生的现状因材施教。这首古诗学生早就背诵过了,所以重点应放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上。在时间的分配上,初读古诗、理解诗意、背诵古诗只用了半节课,后半节课意在品味诗情,这也充分体现了教学的重点。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尽管本节课考虑多多,还有不足之处:

课上,同学们能按着我的思路学习,不过在感受诗情的环节学生体会得还不够。首先,学生对于诗人的资料、诗歌的写作背景还不是很了解。虽然课下学生查找过相关资料,但不具体,也不翔实,所以诗人写这首诗的感情就不能够很好地去体会,也不能理解为什么路途遥远,诗人却只觉得“一水”“只隔”。教师应该把诗人当时的心态,所处的政治环境,屡次的人生遭遇都讲解给学生,用他们的生活感受去体会作者的感情。

其次,王安石用字推敲、准确也是值得同学们学习的。我想让学生从“绿”这个字感受江南满眼新绿,一派生机的景色。我也感觉学生对于作者多次换字的典故熟悉万分,没必要进行换字练习了。然而我的想法错了。学生的体会不深刻,只有进行换字练习,他们才能体会作者用字的斟酌。

看来,看似简单的东西未必简单。越是简单的文章,它包含的内容越耐人寻味,道理越深刻,需要教师付出的越多。

泊船瓜州教学反思篇三

十月十三日上午,我们全县的教研活动在我校召开,我的公开课是《泊船瓜洲》,在接到教学任务到公开教学有10多天的时间,我在备课的历程中感受颇多。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文学真实与生活真实: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升华,它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现象进行艺术加工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所以文学与生活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因此文学真实不能可以违背生活真实,否则读者也难以接受,只有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文学真实,才能带给读者审美的享受。语文教学中,由于古典诗歌距离现在生活时代久远,含义、语法等都有很大差异,且内容简单,理解困难。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理解错位,对体会诗歌的内涵与情感产生阻隔。

在教学《泊船瓜洲》时,在理解“钟山只隔数重山”时,我让学生同桌交流讨论“数重山”是几座山,还是许多座山?有的学生认为:钟山与京口只隔几座山;而有的学生认为:钟山与瓜洲隔着许多座大山。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分歧,我先让学生各自阐明观点,展开辩论,结果同学们争论得面红耳赤,胜负难分。最后我让他们联系上一句“一水间”,提出问题引导:为什么宽阔的长江在作者的眼中仅仅是“一水”之隔?为什么作者诗中“又绿江南岸”,而不是江北岸呢?他们稍作议论,便争先恐后地说:“因为作者马上就要到京城任宰相,远离亲人和家乡,此时勾起了作者悠悠的思乡之情。”

对于文学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区别,经同学们这么身临其境的推想,诗歌的理解便变得迎刃而解了。而学生将保持这种高昂的情绪,顺利学完此诗,这真是无声胜有声啊!

二、教材挖掘与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是教师的舞台,只有课前充分挖掘好教材,利用好课堂这个舞台,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课堂教学的筹划就像花园里德园丁,只有园丁们精心护理,因地制宜的筹划,才能有新颖别致的风景。而古诗教学进入诗境、体悟诗情是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要求的目标。一般的公开教学很少看到教师们涉足,为什么一些教师畏惧诗词教学呢?教学名家的“观摩课”与普通教师的“常态课”究竟有多少距离呢?我想在努力地寻求一个突破口。

古典诗词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好感情,融入了作者对于审美的独特感受。诗无达诂,读者对于文本的理解会因为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感悟和体验,因此在古诗教学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适时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情感,努力使学生的理解贴近作者的实际思想。王安石诗句中的“明月”就是中国传统的思乡的意象,我抓住这一意象做足文章,课前导入就播放歌曲《中国的月亮》,石顺义作词:哪里月不圆,何处月无光,我却深深地爱着你,中国的月亮。自古月是故乡明,你深深的爱,你甜甜的情,总珍藏在我的心上。然后又选用不同时代的明月诗句:然后又选用不同时代的明月诗句: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三国】曹植。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代】李白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代】苏轼

让学生知道“明月”往往是在外漂泊的游子思乡的寄托,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来理解诗歌的情感。

另外关于“绿”字,我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首先我让学生找一个合适的字来代替“绿”字,学生先后找到十多个动词,可谓五花八门,令台下听课的教师们称奇。然后让大家说说这个“绿”字的好处,是春天勃勃生机的象征。再请学生说一说自己脑海中春天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逐步加深理解。接下来让学生看课后补充资料,出示多媒体: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闲。(唐代)丘为《题农父庐舍》选自《全唐诗》第129卷46首

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唐代)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

细心的学生会发现老师出示的诗句和书后的诗句“又绿湖上出”有一点差异,这是我在备课时发现,并查阅大量的资料得到的结果,我乘机告诉学生学习时要多动脑筋,要敢于怀疑权威的精神。

三、教学负担与专业成长:

明末教育家王夫之在他的《四书训义》中指出:“教者因人才不齐,而教之多术。”开课教师要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在驾驭课堂上才可能做到应对自如。的确,公开教学任务可能会影响自己的正常教学,毕竟需要自己下一番功夫来认真对待,因此有的教师便推辞,觉得开课己是一种负担,不愿意去啃这根骨头。当然我也有过这种考虑,通过这次课堂教学,原本不太熟悉powerpoint的软件制作,后来只有逼迫着自己去做课件,经过多次的请教和修改幻灯内容,我基本掌握了powerpoint的软件制作,受益匪浅。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在研磨教材教法的经历中,常会有许多的灵感。通过备课、开课、研讨活动,在教材和教学方法上又有新的突破。特别是和同事与专家的讨论,更是一种教学观念和理念上的一个洗礼。我希望能把自己所积累的教学经验理论化,做一些课题研究,进一步升华,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同时自己的在历练中也不知不觉地促进了专业成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是一项缓慢而美好的事业,我将会在这条漫长的路上,争取去做一名有底蕴、有情怀、有思想的语文教师。

泊船瓜州教学反思篇四

一、令人欣喜之处

讲到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时,我本打算饶有兴趣地讲诗人贾岛“推敲炼字”的故事,尔后,再给同学们讲了当年王安石是如何经过三番五次的修改才最终决定用“绿”字的,使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当我问到“你认为哪个字用得最好”,原以为学生会费一番周折才会答出,谁知刚点第一个学生就一口答到“绿”,而且,给我们说了理由,把学生带人花红柳绿的春景中,其他学生也跃跃欲试纷纷站起来补充了同学描绘的景色,后来竟然有学生提议要画出这幅美景,怎么办呢?就让他们现场画吧。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学生把我们带人古诗“诗中有画”的意境,教师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板画所画的每一步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我想:板画设计的过程也是“授生以渔”的过程。让学生不但能学会,还要会学。在学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这怎能不让我欣喜?

学生通过“钟山只隔数重山”中“数重山”看出路途比较远,特别是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要回到家应该不近,但却说“只隔”说明很近,看起来是矛盾的,却不矛盾,因为诗人心早飞回家了,再远也不觉得远,这里可以看出他是多么想家呀。此时,我再通过图画示意、音乐与图片的渲染、教师的语言描绘,创设多种场景,让学生感受诗人创作的情境,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会听到哪些声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就住在钟山附近,又正值春天,把我们所见到的春景告诉想家的诗人吧!

在学生体悟到诗歌蕴含的情感后,再次指导个体、集体品读:(指名说)

你有过思家的感受吗?

你想家时心里是什么滋味?

诗人和你是同样的感受,他会怎样吟诵这首诗?

如此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促使学生想象,让他们的情绪在情境中与诗人产生共鸣,更能体悟作品蕴含的情感。

二、困惑和遗憾

“读中求解,读中求悟”,顾名思义,读是解与悟的方法和前提。为迎合这次活动的主题,在教学设计上,我安排了很多的读,但仍然无法实现读中求解、求悟,只能从解悟入手促读。貌似指导学生“如何读”以促解悟,而细想,确实有些牵强。这也是我在古诗教学中存在的困惑:短短数十字,学生在不解的情况下如何读?这样的读又如何促解促悟?

学生的画,虽然说得到,可又不能很好地用画笔把心中所想画出来,而我的绘画水平也太差,所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仅是哪一科老师可以完成的,需要各科老师共同努力,而教师也要不但学习,尽力成为多面手,才会把学生带进更好的艺术殿堂。

泊船瓜州教学反思篇五

一、令人欣喜之处

讲到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时,我本打算饶有兴趣地讲诗人贾岛“推敲炼字”的故事,尔后,再给同学们讲了当年王安石是如何经过三番五次的修改才最终决定用“绿”字的,使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当我问到“你认为哪个字用得最好”,原以为学生会费一番周折才会答出,谁知刚点第一个学生就一口答到“绿”,而且,给我们说了理由,把学生带人花红柳绿的春景中,其他学生也跃跃欲试纷纷站起来补充了同学描绘的景色,后来竟然有学生提议要画出这幅美景,怎么办呢?就让他们现场画吧。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学生把我们带人古诗“诗中有画”的意境,教师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板画所画的每一步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我想:板画设计的过程也是“授生以渔”的过程。让学生不但能学会,还要会学。在学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这怎能不让我欣喜?

学生通过“钟山只隔数重山”中“数重山”看出路途比较远,特别是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要回到家应该不近,但却说“只隔”说明很近,看起来是矛盾的,却不矛盾,因为诗人心早飞回家了,再远也不觉得远,这里可以看出他是多么想家呀。此时,我再通过图画示意、音乐与图片的渲染、教师的语言描绘,创设多种场景,让学生感受诗人创作的情境,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会听到哪些声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就住在钟山附近,又正值春天,把我们所见到的春景告诉想家的诗人吧!

在学生体悟到诗歌蕴含的情感后,再次指导个体、集体品读:(指名说)

你有过思家的感受吗?

你想家时心里是什么滋味?

诗人和你是同样的感受,他会怎样吟诵这首诗?

如此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促使学生想象,让他们的情绪在情境中与诗人产生共鸣,更能体悟作品蕴含的情感。

二、困惑和遗憾

“读中求解,读中求悟”,顾名思义,读是解与悟的方法和前提。为迎合这次活动的主题,在教学设计上,我安排了很多的读,但仍然无法实现读中求解、求悟,只能从解悟入手促读。貌似指导学生“如何读”以促解悟,而细想,确实有些牵强。这也是我在古诗教学中存在的困惑:短短数十字,学生在不解的情况下如何读?这样的读又如何促解促悟?

学生的画,虽然说得到,可又不能很好地用画笔把心中所想画出来,而我的绘画水平也太差,所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仅是哪一科老师可以完成的,需要各科老师共同努力,而教师也要不但学习,尽力成为多面手,才会把学生带进更好的艺术殿堂。

泊船瓜州教学反思篇六

一学期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尤其是碰上精英中学的全面改革,面对这一机遇,充满着挑战。

本学期我担任两个文科班的数学课,9班**班,10班潜能班,由于两个班的程度不同,给我的数学教学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10班潜能班基础很差,最好的学生总分才300多,数学平均成绩30多分,又因为是文科班很多同学一点基础都没有,对于这样的班级我主要抓基础。9班**班程度比较好,但是层次也不均衡,好的500多分,差的300多分。由于学生的整体情况不一样,同一班级的学生,层次差别也较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对于这种情况我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这样,对课前预习、课堂训练、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课后的辅导的内容也就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课堂提问上也分层次,基础题一般由学生来做,以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把知识点扩展开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作业的布置,既有全体学生的必做题也有针对较强能力的学生的思考题,在课后对学生的辅导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第一次月考虽然成绩不是很好,但10班在三个潜能班中是第二,而其他科都是最后,这多少让我感到这一段时间心血没有白费。考下来后,张蓓跟我说:“老师,你知道吗?以前考试第二卷我都不做,这次考试我做了,二卷考了20多分。”我知道20分不是很高,但对于她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张蓓属于那种聪明不爱学习的主,在接他们的一个月来我发现她有潜力就经常找她谈话,上课让她回答问题,她终于有了进步。李泽胜原来也不学习,自从开立体几何后他才开始学习,因为这部分知识与前面没有什么联系,他学的很认真,这次月考二卷拿了42分,我感到很意外,因为**班二卷40分以上的学生就不是很多,从这一点我发现只要我努力,只要学生学是可以出现奇迹的。

月考之后学生的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原来不学但作业还交,考完试后作业出现了不交的现象,催催就交一次,不催就不交。上课的状态也不如从前,有几个学生原来还跟着学,现在不学了,像赵阳,杜晓雨,张冉冉还有符豪。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成绩还是不是很好,他们疲惫了,想放弃。有一次跟学生谈话,他们说真的他们也很想学,但是真的是学不会,还有我的脾气不太好,经常喊他们,还有数学课太枯燥了,没有意思。以前我是很宽容的对学生,很少发脾气,现在在9班我也很少发脾气,但是他们班的学生真的有时候我感到很生气,不学习不听课还说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呢,我从自身找原因了吗?为什么在9班我就可以拥有一颗乐观的心态呢?为什么在9班我就可以快乐宽容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呢?也许在内心深处我对他们的要求太高了,他们是学困生,我应该宽容,还应该赏识。渴望赏识是人性中最可爱的弱点。那天晚辅导孙思宇突然想补课,我给她补了一节内容,她学的很快,还独立把作业完成了,她告诉我这是她第一次没有抄作业。听到她的话我不知道是该感到高兴还是悲哀,这就是我可爱的学生。

反思自己的工作后我在不断地改变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快乐的教师乐观的教师,为了让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我做了以下努力。一是拜师。学问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经常向老教师请教,听课,并不断地反思。二是阅读。教师曾经是“读书人”,可一旦做了教师之后,却少有人还在延续读书的习惯。原来还有时间去图书馆看书,可改革之后时间很紧张就没有时间去了,我就借书看。除了读书之外,我还看一些 “教育电影”、“教育电视”和“教育录像”等。三是走进学生的心灵。对尖子生时时关注,不断鼓励。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多给一点热爱、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微笑。关爱学生,激起学习激情。热爱学生,走近学生,哪怕是一句简单的鼓励的话,都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激活学习数学的思维。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师生关系有了很大改善,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无法激起。这将是我下学期要抓的重点。

在两个班的教学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抓落实。“落实就是成绩”,学生的落实在教师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出成绩的一环。因此,我特别抓好了一下几点:

1、书面作业狠抓质量和规范,注重培养学生的满分意识,关注细节与过程;

2、导学案提前预习,上课检查,以提高课堂效率;

3、《基础训练》和《导学练》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督促学生及时跟上教学进度;

4、单元测试及时批改,及时整理错题订正本。

5、加强尖子生的数学弱科辅导工作,保证尖子生群体的实力;

6、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理解教材中例题的典型作用,对教材中的练习题,不但要会做,还要深刻理解在解决问题时题目所体现的数学思维方法。

总之,本学期我教学态度认真,任劳任怨,不早退、不迟到,能认真落实学校对备、教、批、辅、各教学环节的规定,努力向课堂要质量。当然在工作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在管理学生这方面需要我不断地学习,还有在课改上也需要我努力学习跟上形势,让自己的课真正地受学生喜欢。在教学中的教训我要牢记并保证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今后我会继续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勤于积累,争取不断地超越自己。

再来一篇
上一篇:办公楼控烟管理规定细则(17篇) 下一篇:最新表扬信的评语(6篇)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