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走岔路、抄快捷方式。因为所选择的小路可能是条死巷,走不通,终究还是得回到原路,反而平白多绕了许多路。
2、多增一分真我一切的修行法门,如坐禅、念佛等,都是为了收摄心念。修行,主要是多改掉一分假我,多增加一分真我。
3、【佛心禅语】 去除贪婪心,方得真布施 布施是无条件的,以别人的痛苦和需要为自己的痛苦和需要,这才是 真正的布施。
4、平日不为别人着想,他的行为跟畜生一样;专门寻找自己的吃喝,难道畜生不也是这样?(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5、拥有幸福的人通常都懂得在合适的时候犯一下糊涂。婚姻也是如此,偶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而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幸福。
6、五戒是佛戒的根本,包括杀、盗、淫、妄、酒。持戒的目的是改过迁善。遵守戒律不仅是形式上的,更重要的是从内心恪守戒律。
7、善知十八工巧种种技术,并六十二眷属明论,及内明等,一切凡夫,治内烦恼。亦知世俗治生凡夫,经理资产。“四十华严”卷十
8、或称扬彼德,开善举之门,或赞叹其名,发荐贤之路。成人之美,助发勇心,喜他之乐,同兴好事。(五代)延寿《万善同归集》卷四
9、【佛心禅语】 一般人说:“理直气壮。”师言:“理直要气和。”一般人说:“得理不饶人。”师言:“得理要饶人。”——证严法师
10、【佛心禅语】 菩提之道,不可图度。高而无上,广不可极;渊而无下,深不可测。大包天地,细入无间,故谓之道也。——《椤伽师资记》
11、【佛心禅语】 生命的实现与生活的开展,需要宽广的心理生活空间,因此,“放下”和“空”是每个人所必需的生活艺术和智慧。——郑石岩
12、【佛心禅语】 悲苦其实来自内心,我们自认为悲苦,生活才处处笼罩着愁云。如果能意识到自己生命中时时富足,就不会沉浸在哀叹抱怨之中。
13、修行就是要从根本上,从心地上来培养戒、定、慧的力量。而戒、定、慧的力量,又要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来生成、在实际的修行过程中来生成。
14、如果在活着的时候能够认识死亡的真谛,认识到死亡的来临并不是失败而是胜利、是生命中最高贵和光明的时刻,心灵就拥有了无边无际的自由。
15、【佛语禅心】 人与人之间,是应该而且可以互相帮助的。但是,如果凡事都求助于别人,那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表现,也是缺乏独立性的表现。
16、守一方净土,只种竹菊梅兰;栖一隅寒舍,只伴诗酒茶禅;铺一纸平仄,只写风轻云淡。抚一指琴弦,只弹流水高山;续一段前缘,只为若如初见。
17、一本真正的好书,装帧封面再如何简陋也丝毫不影响它本身的价值。一个真有精神内涵的人,不会倚靠服装衣饰来增加自己的分量,赢得他人的尊重。
18、化妆品不能为女人增色,许多女人却不能拒绝;扮酷不能令男人威武,许多男人却趋之若鹜。殊不知,化妆品的开销,扮酷的费用,均要用自信埋单。
19、世事难料,福祸常常在瞬息间相互转化,当面对灾祸时选择以正确的心态将阴性的场态转化成阳性场态,这样便种下了一份善的因,得到的当然会是丰硕的果实。
20、真正的财富,是在自己的心中。心里的满足,宇宙三千都是我们的;你如果不满足,一味地贪财好利,就是拥有再多,也是不够的。《星云大师讲演集》,第266页
21、【佛心禅语】 听讲不得徒事口耳。先应谛思:佛为何事说经?我为何事学经?若知佛所为何事,则不耽著文言;若知我当为何事,则不贪逐名利。——《法语一》
22、信如手,如人有手,人宝山中自在取宝。……无信如无手,无手人人宝山中,则不能有所取,无信亦如是,人佛法宝山,都无所得。(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一
23、知足常乐,内心平静,胸怀豁达,气如百川。就会体验到一种真爱,一种平凡,一种幸福,一种感觉,一份禅意。让生命如诗如画,清纯如珠,内涵丰盈,浓郁芳香。
24、【佛心禅语】 即使是正确的决定,也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才是正确的,到了下一个阶 段,要依据形势作更有利的选择,否则,死抱着最初的决定不放,就是无 谓的固执了。
25、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楞严经》卷二
26、人类的一举一动、一思一念,都在创造着地球的历史,如果人类还是那样无视地球的存在,无视自然规律不断做出违逆自然的行动,那时世界末日将不再是空穴来风之谈了。
27、佛说:有所执著,故而要行禅定。凡有我见便化解它,即是禅定。“禅定”是一种奇妙的灵觉状态,一旦得了“禅乐”,才知世间之乐,不过是糟粕,不及“禅乐”之万一。
28、是金子,总会经过岁月的磨砺变得光彩夺目;是千里马,也总会被伯乐发现你的价值。如果我们想通这些,时时反观内省,汲取心灵的营养,就一定能找到属于我们的快乐。
29、有一天却忽然发现,原来并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原来两人早已走上分岔路,渐行渐远……终于,走不下去了。那么,曾经拥有的美好爱恋难道都只是一场美丽的误会?”
30、沏一壶禅青茶,慢慢等你。若,月上柳梢时,你还不来,我便不再续。茶香里,没有你的影子。我知道,你又去了很远的地方。来不及回头,来不及,轻轻与我说声,再见。
31、般若现证即是自内证耶?佛言:不也,善男子,般若如实观见法身为内证也。终不以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为内证也。非但闻思即能证得自内所证真如之法。《大乘宝云经》卷四
32、若人发菩提心,以有所得故,于无量阿僧祗劫修集慈悲喜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当知是人不离生死,不向菩提。(古印度)世亲《发菩提心经论》卷下
33、【佛心禅语】 为了正义的事业,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视死如归的人,把浩然正气还给大自然,留一个纯洁高尚的美名还给天地,是英雄的胸襟,自然能够赢得别人的敬仰。
34、【天天禅语】当我们受到别人赞美的时候,如果我们谦虚对待的话,我们的福德便会更加增长;当我们受到别人赞美的时候,如果随之生起我慢的话,我们的福德不久就会消失。
35、佛家认为,学佛是“大丈夫的事业”,对别人的恶毒打骂,不仅能忍,还像喝蜜糖水一样甘甜,这样的境界,大概是忍的最高境界了,到此境界的人,岂止是大丈夫,已经是佛了。
36、笑不仅能使心灵感到平静,还有其他效果。诱使人发笑的故事里面必须要有出人意料的笑料,绞尽脑汁地制造这种意外性会使人的想法变得丰富起来,并成为产生新东西的原动力。
37、佛经上说:一个正信的修道人,如果不能忍受辱骂毁谤,就不能名之为修道之人;一个真正修道之人,听闻别人对他的讥讽毁谤,不但不会觉得气愤,反而觉得如饮甘露,处之泰然。
38、【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做坏事会危及自身,但是愚钝的人却认为做坏事容易(所以经常做坏事);做好事可以使自己安稳,但是愚钝的人却认为做好事很难(所以很少去做好事)。
39、【佛心禅语】 圣人鄙视虚名,视虚名为国之敌、人之敌、己之敌。佛家的得道高僧无不视虚名为身外之物,连沾染了一丝闲名都要在死前除去,好以一具清清净净的内身去往极乐西方。
40、【佛心禅语】 世间众生,若一味地因自己的短处而放大痛苦,就会与平凡生活的快乐和成功擦肩而过。若能正确对待自己以及他人的优缺点,就能屏蔽外界的干扰,找到自身独特的价值。
41、【如何在一分钟内完成工作汇报】一分钟汇报法则:放弃客套话、口头禅和抱怨;用适当的方式炒热场,但严防“高密度”;学习时间的“密度感”,平时多训练自己对一分钟的时长感受。
42、【佛心禅语】 爱出者爱返,福来者福往 古语讲: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人世间的事情,有了付出才有回 报。付出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大,只想别人给予自己,那么得到的源泉终将 枯竭。
43、凡是正信宗教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包容,各自的教主不同,彼此要尊重,不可混淆;教义各有所宗,应该各自发挥,彼此“同中存异、异中求同”;教徒之间则可以彼此沟通往来,增进友谊。
44、【佛心禅语】 其实,人们所能拥有的只有实实在在的今天,只有一呼一吸之间的生命。因此,每个人都应认清生命的珍贵,在当下的生命中,不虚度一分,不浪费一秒,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45、【佛心禅语】 一位哲人说:“如果忘却自己而爱别人,将会获得安静、幸福和高 尚。”付出了爱心,自己就会得到快乐,这种爱的回报是无限的。因此, 懂得关爱别人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46、【佛心禅语】 人生于天地间当行得正,走得直。坏事不能做,做了会后悔;好事要赶快做,不做也会后悔。每个人都要凭良心做事,要将善行、清白留给世人,千万不要把遗憾、懊悔留在人间。
47、【佛心禅语】 若以意想参禅,如钻冰求火,掘地觅天,只益劳神。若以功勋学道,如土上加泥,眼里撒沙,转见困顿。偿歇却意识,息动妄想,则禅河浪止,定水波澄。——《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48、真诚地感恩逆境,它是一次人生的淬火,让我们得到锤炼;它是一个课堂,让我们学会了刻苦、忍耐、淡?白和宽容;它是一块“试金石”,使我们体味真正的友谊,真正的朋友,体味一个冷暖人生;
49、追了一路,寻了一生,到头来才发现,追寻的原来只有两个字:干净。来也干净,去也干净,人生的过程,是快乐,是痛苦,荣华富贵也好,贫困潦倒也罢,都只为了一件事:洗涤肉身和心灵的龌龊。
50、一誓不与本分间隔,作一佛事,乃至一称一礼;一誓不与本分间隔,为一人,乃至交一言;一誓不与本分间隔,阅一书、作一字;一誓不与本分间隔.一坐立、一谈笑。(清)玉琳通琇禅师《自励四誓》
51、官场一如戏台,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都是演员。官场只是你人生的一部分,有时间去扮演那些不同的面孔,不如守护好自己的一颗平常心,等你离开官场,走下戏台之后,也好有一处安置灵魂的地方。
52、【佛心禅语】 生活中不应该存在失望和绝望,世界是美好的。不要总是因为一点小 事而失去生活的希望,不要轻易发脾气。对生活应该充满希望,因为生命 中有很多人、很多事值得我们去努力、去争取。
53、佛说:烦恼即菩提。因爱而追求,因追求而心忧,既是烦恼,也是幸福。不为爱所苦的要点是增强“心理弹性”,可进可退,可得可失,可取可舍,可成可败,不强求结果,顺其自然,人生才能收放自如。
54、【佛心禅语】 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公平的,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就像佛说 的:“别人能够帮得了你一时,但帮不了你一世,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 个人能真正帮得了你一世,这个人就是你自己。”
55、佛家认为,智慧有“佛智”,有“俗智”,“佛智”明了生死究竟的圆觉智慧,无挂无碍,“俗智”只是有所知识、有所领悟,仍然存在各种障碍。在俗家人看来很高的智慧,在佛家看来,可能什么都不是。
56、身体没有食物,可存活几十天;没有水,可以存活几天;没有空气,只能活几分钟。越看似空洞无物的,对我们的生命越是重要。心灵没有佛号,一分一秒也没法活。路不平。不是路不平,是你选择了上山。
57、三十七助道:四念处,四正勤,及四如意足,五根、五力等,七觉、八正道,略为四念处,开则三十七,更广复无尽。不以一种药,而止众病故。余无量修法,皆摄在此中。(明)宗喀巴《显密修行次第科颂》
58、男人喜欢扮演保护人的角色,这是他的阳性属性决定的;女人喜欢扮演被保护者的角色,这也是她的阴性属性决定的。一个聪明到无须男人照顾,有时还要处处照顾男人的女人,注定无法得到真正圆满的幸福。
59、【佛心禅语】 僧日:“经云佛性是常,心是无常。今云不别,何也?”师日:“汝但依语而不依义,譬如寒月,水结为冰,及至暖时,冰释为水。众生迷时,结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南阳忠》
60、【佛心禅语】 这个世界,随时随地可听见骂声,可看见骂人事件。“骂”字两个口, 祖先造字时用了两个口,想必有其用意。骂人是两张嘴对着骂,骂人者自 会得到被骂者的回应,其实也就是通过别人骂自己。
61、【佛心禅语】 《论语》里一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形象地描绘出孔子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只要有粗菜淡饭可以充饥,喝喝白开水,弯起臂膀来当枕头,靠在
62、六中意识起闻思修,熏于本识,成闻思修善法种子,本熏无明,令其渐薄,无明薄故,起阿陀那执我亦薄,执我薄故,生起六识起惑亦薄,如是展转,有过斯尽,有德皆备,真修如是。(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三
63、生活中,如果一扇门关上了,必定有另一扇窗会为你打开。你失去了一种东西,必然会收获另一种馈赠。关键是你要有乐观的心态,相信有失必有得。因为失去有时可能是一种生活的福音,预示着你的另一种获得。
64、腰缠万贯是世人所渴望之美事,然而禅之证悟,非为美事之满足,而是 美丑无拘,生命进入绝对之自由境界。无论是权臣还是巨贾,往往求权 求利,反为权利所困,不能“使得十二时”,终究是个轮回生死的凡夫。
65、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在学禅,但学禅不只是为了开悟,更重要的是为了得到解脱。试问为什么要“破执”?为什么要“开悟”?因为人有一些与生俱来的人生困惑,唯有通过“悟”解决了这些困惑,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66、【天天禅语】愿每个人都懂得爱的真谛:爱是奉献而非占有,爱是随缘而非强求,爱是坦诚而非谎言,爱是清净而非功利,爱是包容而非狭隘,爱是温暖而非冷漠,爱是智慧而非愚昧。请敞开你的心扉,将真爱的能量释放。
67、入眼处,绿波漾锦,清妍灼灼,清美静远,有着道不尽的况味禅意;巧绿嫣红,舒缓娴静,慈心几度,更是呢喃不完的梵语簌簌。莲以一种低温的姿态散发着一季的浮世清香,然后在花开花谢的轮回里完成自我的丰富与沉淀。
68、诱惑是人生路上的蝴蝶,很多人都被它美丽的翅膀迷住了双眼,从而误人歧途,忘记了自己的路。所以在这个充满诱惑的年代,要始终坚持自己的操守,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能丧失了原则和立场,更不能让欲望无限制地膨胀。
69、有一句口号:“学一行,爱一行。”这是一个很不现实的目标。做一件事,认真做好,这不难,对原本不爱好的事,勉强让自己爱上它,这很难。从事自己不喜爱的工作,久必生厌,不如选择一份真正热爱的事业,并努力干好它。
70、【佛心禅语】 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做到平静无为,对任何境遇都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就能达到“日日是好日”的理想状态。平静无为不是叫人一无所争,也不是让人完全不顾物质上的自足,而是要人看淡贫富,不为外界遭遇所动。
71、人的心灵世界,既是波涛汹涌,因着七情六欲在推波助澜,又是纷扰不 安,因为它不断攀援和执着。于是,要让心灵安定下来,开展自在、充实和 喜悦的生活,并不容易,除非能在种种情境中把事理看清楚。“看清楚”便 是开悟。
72、房间因其空,才可有家具电器之摆放。众生心因其空,方能含容世间出 世间之万有而无碍。日月轮转,如烦恼如菩提,不碍虚空之性,体证此 虚空之性,暂且谓之禅心,为何暂且?只因执着虚空亦成相对,诸位, 你能粉碎虚空吗?
73、所谓“欲速则不达”,不仅仅是一种道理,更是一种智能、一种思维方 式。在当代这个节奏快捷之社会,更需要吾等时常审视自己,关照自己之心 灵。给心灵留下一定之究竟,智慧之火花才能产生。否则,很可能“穷暮而 无归宿”。
74、一日,佛祖问弟子:你微博了吗?弟子答:没有,我只一心念经,因为真如在经里。佛祖说:人间处处有真如,既在经里,也在微博里。弟子不解:上微博会耽误念经的。佛哈哈一笑:经和微博是一不是二,都是真如,谁也耽误不了谁。
75、若见一切法都无自性,即由无自性故,便能安立缘起因果,是为性空现为缘起义;若见一切法唯由分别假立,缘起、因果皆应正理,即由此故,便能引生一切法皆无自性之定解,是为缘起现为性空义。(明)宗喀巴《菩提道次第略论》卷六
76、【佛心禅语】 人的烦恼多源于自我,为了维护“我”以及“我”的所属物,陷入无穷无尽的纠缠中,既和外界争执,也和自己较量,心中太多牵绊,无从解脱。其实,世间本无“我”,又何苦执著?放下、忘记、抛却,才是悟到空的途径。
77、生活的禅法,在于生活能够减负而行,为生活拓宽生命的契机,去承担生命的厚重,甚至是那些琐琐碎碎,生活的规则,从来都是跌宕起伏,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考验人生的魄力与勇气,能不能把人生活成幸福,岁月在,心不老,笑一笑,忘了成败。
78、自信是一种风采,信任是一种美德,它展现着自我的魅力,也温暖着他人的心灵。我们接过他人递过来的鲜花,要相信花朵是芬芳的;我们品尝亲人精心准备的晚饭之前,要相信饭菜是美味的;我们打开久闭的窗户,要相信扑面而来的空气是清新的。
79、心足虽贫不是贫,心贪虽富亦是贫。平常人怀平常心,平常路迈平常步,知足人长说知足话,知足心常交知足客。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不管高低贵贱,都有取之不尽的财富。那就是爱心,当你付出你的爱心时,你会感觉到这个世界因你而变得更加美丽。
80、善良绝非软弱可欺,恰恰相反,善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看见光明、战胜阴暗、唤醒美好的力量。当想放弃善良时,正说明自己内心的软弱无力。人生来虽然白纸一张,但是就应该心向善良。失去了善良的心,即使得到了一时的成功,又有何真正长久的快乐可言呢?
81、在享受层面,抓住吃饭本质的人,可能是最懂生活真味的人。李叔同先生曾经是一个大学者,有过歌舞寻欢的日子,后来却遁入空门,法号弘一。一天,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去拜访弘一大师,吃饭时,见他只吃一道咸菜,颇不忍心地说:“难道您不觉得咸菜太咸吗?”
82、对因果报应的难以捉摸性,佛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人们通过自己的思想、言行而作业,或作善业,或作恶业,这是福报、罪报的基本依据。但是,“业”还有定业和不定业、共业和不共业、引业和满业的差别,使报应的过程变得相当复杂,即使智者也不能一目了然。
83、如何以培养美德接济无德之人?对无德之人,要求他们改进,没有什么效用。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德,不知道有德的好处,所以无德。你不如培养自己的美德,做个样子给别人看,那些无德之人一看你这个样子很好,没准由欣赏而羡慕,由羡慕而模仿,也就从无德变成有德了。
84、【佛心禅语】 四个婆罗门自以为自己很神通,不用修行,但是一佛偈使他们醒悟 了。他们无不为以前的想法而懊悔,而且又回到佛前忏悔对佛的不敬,从 而专心修行,变成了四个罗汉。四个婆罗门的经历告诉我们,犯了错误不 要紧,只要能够吸取教训,及时修正,永远不晚。
85、咸淡都是滋味,如果不用世俗的观点加以分别,都是自然的滋味,吃到嘴里,都能找到亲近自然的感觉,那么,吃什么东西都是一种享受。相反,有的人强调好吃,总想吃好吃的东西,到头来,尝过百味后,已经找不到好味了,吃什么都没滋没味,接下来还能享受到吃饭的乐趣吗?
86、【佛心禅语】 佛语:“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后念不生,前念自灭。”迷惑的 起因在于二念,若在一念兴起时,能如红炉点雪,顿作消溶,就不会生起 迷执。所以,我们需要定期清理脑中的垃圾,心灵净化了,自然就能透彻 天上地下的一切。心中明了了,一切也就顺了。
87、【佛心禅语】 每个人都可以在最平凡的生活里找到快乐,不论佛学修行还是消除烦恼、找到幸福,最先做的都不应是念“阿弥陀佛”或是空想,而应是完成一个人在世上应该做好的事。只有把该做的事情做圆满了,才能体悟寻常生活的真谛,才能以一颗平常心安住于世间,寻获快乐。
88、有人的地方就有事,有事必然有是非。是非虽然起于人我,只要我们懂得照顾自己的心,就不会被人我是非困扰。处事也要懂得以有限的生命来追求无限的永恒,能在横逆来时不怨不尤,在痛苦来时不惊不怖,在诽谤来时不辨不苦,在荣宠来时不骄不慢,这就是禅心,这就是人间佛教。
89、【佛心禅语】 有些人成功了也不会忘记过去的磨难,更不会忘记生命中给予自己帮助的人。因为他们明白这世上没有永久的成功,人生命中源源不断的营养永远来自根基,而根基在最低处。到达高处,须从低处起步,人若是懂得生命的高下之道,便会在人生路上进退有度,以达到平衡。
90、【佛心禅语】 问:“在家居士身穿短裤衬衫,诵经、念佛、拜佛,请问是否如法?”答:“不如法。我们对于尊长要礼敬;同理,你家里有贵宾来访,你能穿个短裤衬衣接待他吗?我们见到佛像,应当是见佛如佛在,要生起这样的恭敬心。这完全是一个敬意,要养成习惯。”——净空法师
91、小学最大的责任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小学生学会了做人自然就有了学习的渴望和自觉性,向懂得如何做人的小学生传授知识事半功倍。这样的小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再是书袋,而是有精神有灵魂的人。这样的小学生被知识武装起来之后,才会真正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92、时光如水漫过眼帘,从新苞吐蕊到花开茶靡,从最初的遇见到最后的寂寂无言。经过世事喧嚣,看淡了红尘风月,人情淡薄,最静谧的风景是守着心中一方净土,听一曲云水禅心,将喧嚣关在门外,在落红深处寻一处幽静,卸下红妆,以素颜静对山水,访草木以素心,感受轻风拂尘的清雅。
93、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以菩提心为根本,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为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之实义,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下手最切要之功夫。由是而行,再能以四宏誓愿常不离心,则心与佛合,心与道合,现生即人圣流,临终直登上品,庶不负此生矣。《印光法师文钞·寄康继尧书》
94、【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修行不是盲目信仰,而是理智地探究真理。修行不是脱离生活,而是全身心地融人生活。修行不是逃避责任,而是公益心地担当义务。修行不是放弃俗务,而是无私地奉献大众。修行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谦逊地尊重他人。修行不是执著成就,而是利他心地服务众生。097
95、佛陀说:莲花生于水、长于水,但高出水面纯洁不受污染。人生于俗世、长于俗世,但藉着心灵的升华,高出俗世不受俗世污染。禅即是生存于红尘,而不受红尘的一切所污染。开悟的禅者,永远活在当下。因生命的实相是:时间由无穷多数的当下所积累而成,任何刹那当下才是生命的真实。
96、生活在这样一个拜物教的社会,奔波在这样一个贫富悬殊的时代,人被逼成物质的奴隶,精神的暴虐者,这是一种悲哀。有人将其归咎为制度问题,我认为不全面,至少还有文化的问题,如果不从文化的根基上找病因,期待制度的实质性变革简直是痴人说梦。文化改变心灵,变革从心灵开始。
97、【佛心禅语】 在生活中,人们难免与周围的人发生不同程度的磕磕碰碰,沉溺于这样的小事中不能自拔,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影响我们与他人的关系,还会因此少得很多快乐。我们要学会记住一些美好的东西,忘却自己的不满之心,如此便能活得自在、轻松,能够坦然地面对旅途中的风风雨雨。
98、我们往往习惯于将所有的一切寄托在家庭、金钱、名闻利养等外在的因素上,并不知道幸福与快乐、真理与觉悟来源于内心的本性,这是很可惜的事。现在有很多人为了追求更加稳定富足的生活而忙碌地工作,拼命地赚钱,往往忽略了超负荷工作带来的身体疾病与精神压力,这更加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99、病急乱投医是时下不少中小企业主的通病。病是被逼出来的,乱投医也迫于无奈。整体上讲,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大多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政策的滞后,银行的嫌贫爱富,在他们身上反映极为明显。“国医”指望不上,他们只好求助于“民间郎中”,高成本的结果往往不是药到病除,而是病情更加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