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佛语禅意 列表页

禅语静心的句子(精选99句)

2022-06-19 互联网 佛语禅意

1、岁的乔布斯回天国去了,将一个

2、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凡心斋坊,听了一堂了凡先生

3、【佛语经典语录】 佛家虽然没有提出科学的“物质”与“意识”概念,但是却大致地形成了朴素的

4、【佛心禅语】 曰:“如何是妙玄无私句?”师日:“宝殿无人不侍立,不种梧桐免凤来。”——《大阳警玄禅师》

5、【佛心禅语】 平常心并非让我们对事事漠不关心,对诸事不闻不问,而应该将其化 作一种积极向上的助力,犹如拨开云雾看到太阳一般。

6、学佛要注重道与理,关心人及事。能以众人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日常人事中自我磨练,以毅力、勇气突破障碍,才是真正学佛的精神。

7、【佛心禅语】 生命的实现与生活的开展,需要宽广的心理生活空间,因此,“放下”和“空”是每个人所必需的生活艺术和智慧。——郑石岩

8、人多力大福就大。一支再大的蜡烛,它的光度还是有限;而一支小蜡烛点亮之后,却可再引燃千万支蜡烛,这千万支的烛光就可照亮各个黑暗角落。

9、许多人,穷其一生才弄明白,原来在我们追逐物欲,被欲望左右时,往往忽略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人生是个漫长的过程,每处细微都值得好好珍藏。

10、【佛心禅语】 自身拥有宝,何须向外寻 悟求真理的路途,千峰回转,万山阻碍,难免会有见歧路而茫然的感 觉。此时要紧的是,不要迷失了自己的本性。

11、【佛心禅语】 “还有明天”,这是一个可怕的想法,它让人不思进取,蹉跎岁月,浪费生命,成了人们做事拖延的借口,也是许多人无所事事、一事无成的原因。

12、所以,人有两种生活形态,一是为生活而工作,这种人是不得不工作;另一种是为工作而生活,这种人是为了替人群付出良能而生活,这是人生真善美的正确目标。

13、五行转运,相克也相生,相克,不一定就是坏事,因为能者多劳,没有能量根本就无从折腾,对手对你的打击大小取决于你的实力,道高一尺时,魔才会出来干扰你!

14、如果我们时时能用感恩的心来看这个世间,则会觉得这个世间很可爱、很富有!树上小鸟的轻唱,太阳无私的光明与热能,路旁花朵的芬芳,都会令你感到心旷神怡。

15、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特人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来时无迹亦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16、【舍得与回报】 舍得,舍得,就是人们应该对社会,对国家,对众生,对佛家三宝要 有贡献,要有施舍,才能得到社会、国家、众生和佛家三宝的护佑和更大 的回报。

17、慈悲喜舍愿一切有情皆得具足乐及乐因,愿一切有情皆得远离苦及苦因,愿一切有情皆得不离无苦之乐,愿一切有情皆得住离亲疏爱憎之平等舍。《密答喇百法主尊像》

18、我们要教化一切有情,必须先端正自己。众生刚强,他们的心态千差万别摸不透。只有一个方法可以感化他们:那就是“诚”与“正”,诚正可以降伏无量刚强的众生。

19、日常资用,如水、电、衣食等,要节约用度,应知“滴水如金”、“一纸需费多少竹木”,所以要珍惜能源,不可恣意浪费;对于公共设施,亦应珍惜,不可任意破坏。

20、耳目不防护,贪欲从是生,是名为苦种,生臭汁潜流,诸觉观气味,依于恶贪嗜。聚落及空处,若于昼若夜,远离修梵行,究竟于苦边。《杂阿含经》卷三十九,第1081经

21、缘起缘灭,得到或失去,好或不好,都是生命的常态,然而这一切终将过去。所以,在顺境中,不可得意忘形;在逆境中,不要自暴自弃,以心灵的常态对待人生就可以了。

22、舍得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更是一种处世与做人的艺术。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相生相克、相辅相成,要得先须舍,有舍才有得。

23、【佛心禅语】 无念,念者即念真如;无生,生者即生实相。无住而住,常住涅槃;无行而行,即超彼岸。如如不动,动用无穷;念念无求,求本无念。——《荷泽大师显宗记》

24、【佛语禅心】孝道就是天道在人间的人伦大道。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就是父母之爱,可以说父母无私、无我的爱,就是天道无我、而无所不是我的大爱在人间的具体表现。

25、【佛语经典语录】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舍己为人的传统美德。宁可自己承担痛苦和不幸,也要将快乐和幸福让给别人。这种富于牺牲精神的胸怀,令人景仰,在当今社会犹为珍贵。

26、三世魂牵,唯君是念。若可,我愿退去尘世的锦衣,在烟水之湄化身为莲,飘渺出尘,临水照影。我会盈一份云水禅心,优雅娉开,任时光荏苒,风云来去,不悲不喜,只等君来。

27、心观六分尘,析为十方已,此明了法义,心净最无垢。过去未来心,如是无所得,无二无无二,虚空亦无住。如是观察已,一切众生空。是无垢瑜伽,想自心无体。《金刚庄严续》

28、【佛心禅语】 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着境,被自念浮云盖复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身性中万法皆现。——《坛经一阡悔第六》

29、人心,远近相安,时光,浓淡相宜。有些风景要远观,才能美好;有些人情要淡然,才会久远,人生平淡更持久,留白方能生远,莲养心中,随遇而安,生命的最美不过是懂得的距离。

30、佛告弥勒:若金银、琉璃、真珠、玛瑙、珊瑚诸宝,及诸乐具,不能令人离于老病死忧悲苦恼。弥勒,唯有正法能大利益,离于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大宝积经》卷八十八,摩诃迦叶会

31、佛经所明,凡有二科:一者处俗弘教,二者出家修道。处俗,则奉上之礼、尊亲之敬、忠孝之义,表于经文,在三之训,彰于圣典,斯与王制同命,有若符契。(隋)慧远《答桓太尉书》

32、爱的给予一定要理性,无原则无节制的爱不是爱,是债,是毁灭,最终的结果会逼死这些充满青春活力的祖国花朵。作为父母,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反思自己爱的方式究竟是不是可行的。

33、休假时,应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多陪伴家人共同参与有益身心的信仰活动,培养全家共同的休闲乐趣,如读书、下棋、运动。有事外出,要向家人说明去处及告知回家时间,以免家人挂心。

34、遵守佛光人的行事规范:“集体创作,制度领导;非佛不作,唯法所依。”不可发展个人,要有佛光人人间佛教的精神:“光荣归于佛陀、成就归于大众、利益归于常住、功德归于檀那。”8

35、主人可以随意进入自己的房间,客人只是在外观看、猜测。研究佛教而不真实信仰佛教的学者,只是佛门的客人,想跟着他们人佛法之门是不可能的。若跟隧佛法信仰者,即能轻松登堂人室。

36、【经典佛语录】 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也是如此。“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人对于一时的得意或失意都不必太在意。

37、假如孔子生活在今天,他可能成为代课教师,最后接受被清退的命运;假如孔子生活在今天,他也有可能成为官员,因为没有文凭,或有幸被招干,但他必须不断地混文凭,才有可能立足和迁升。

38、无事之时,闭门时品一壶清茶,尝一平淡的心境,若镜、似水;独处时洒一缕清香,净一净尘霜的面容,醉神、静心;静思时掬一抹书香,滤一滤浮躁的人生,如冰、若禅。笑看人生,学会宽容。

39、布施不应论大小,而应论真诚。只要是真心施与,穷人的一元钱,不亚于比尔·盖茨的数百亿元;小学生的一句良言,不亚于孔子的一部((论语》,功德也相当。如果比较大小多少,就落俗套了!

40、人活到一身隐私,一开口就有秘密,就需要躲躲闪闪、遮遮掩掩,那是最不自然的活法。活到凡事问心无愧,“事无不可对人言”,那是最本真的活法。两种活法,苦乐各异,还是本真一点比较好。

41、现代人之所以焦虑、苦恼,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想要的太多,以至于无法放下,自然就会因为得不到而痛苦,然而大多数人都是“需要的很少,想要的太多”,却忘记了知足常乐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

42、【佛心禅语】 那些成就事业的人们,他们在人生的风雨中跋涉不停,就像一双脚行走在泥泞里,他们走远了,但脚印却印证着他们行走的价值。在风雨中历练自己,敢于挑战困难和挫折,你才能得到

43、体力、脑力、精力、心力都不具可储存性,年轻时的体力并不能保存到老年使用,故体力、脑力、精力、心力充盛时要充分使用以培德积福,增智发慧;只要使用得当,不仅不会消竭,反而源源增长。

44、和对手争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是下策;在与对手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充其量只是中策;上策是让对手发自内心地服你、敬佩你;让对手心甘情愿地成为你的朋友,并以此为荣,才是上上之策。

45、【经典佛语】 既然人生无常,人生短促,那么人活着就要珍视生命的价值,利用有限的光阴,多做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事,同时养成高尚、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才是真正的享受生命、享受生活。

46、【佛心禅语】 不要因眼前的成绩而忘乎所以,把自己看得低一点就会多一分防范, 高一分警惕;而心一旦飘起来,脚就会高起来,脚下的石头就会松动。只 要脚下的石头一松动,就有坠入深渊的危险。

47、慈悲更是一种受人尊敬的人格魅力。人品是否高尚,既关系到自身的修养,也关系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事业的成功。要想使别人信服拥戴,必须首先让人心悦诚服,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非慈悲心莫属。

48、【佛语禅心】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万法缘生,皆系缘分。缘起即灭,缘生已空。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握紧拳头,你的手里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一切皆流,无物永驻。

49、有人喜静,将心灵托付给明月静水;有人喜闹,将心灵放逐至清风海浪;有人情深,将一生都沉浸在情爱里,为不能掌控的聚散,做着疲惫的心伤;有人情浅,游走在红尘的风景里,永远都那么风轻云淡。

50、【佛心禅语】 我们以至真、至善、至美的心而活在这个现象界,当然是最高的生活艺术。我们能够如此活,生活对我们来说才充满生之喜悦,才是生命的享受,生活也才不再是对生命的惩罚。——耕云先生

51、【佛心禅语】 问:“闻一切舛动咸宁皆有佛性,譬我人身中虫类,若皆有佛性,岂非一身全佛?不解请指教!”答:“只可云一身全是佛子,因尚欠修,现不是佛,如金在矿,须待冶提。”——李炳南居士

52、【佛心禅语】 佛说:不可执著,修行最大的功夫就是“转”,不执著烦恼,自可安 然自在!烦恼就像天空上的一片乌云,如果你的心中是一片晴空,那么烦 恼不会对你有丝毫影响。不自找烦恼,就是智慧。

53、【佛心禅语】 眼光要远,但脚步要近,做人、做事要放远眼光,但是不能好高骛远,要从近处开始做起,要脚踏实地。虽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宏大的愿望,但是从低处做起,从细节做起,会距离成功更近。

54、报恩尽责若能有人为彼野狐治疥疮者,野狐必当知恩报恩。而今有一愚痴之人,无有知恩报恩。是故诸比丘,当如是学:知恩报恩,其有小恩尚报,终不忘失,况复大恩!《杂阿含经》卷四十七,第1264经佛言

55、盲目地崇拜权威而不能体会权威的思想,是一件可悲的事。信仰,应当 体现在用行动来实践上,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被 一项刻板的制度卡死,不会变通,太过于执著于形式和教条。

56、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比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六祖坛经·付嘱品》

57、律,不独指粗迹而已。若不主敬存诚,即为犯律。而因果又为律中纲骨,若人不知因果及瞒因昧果,皆为违律。念佛之人,举心动念常与佛合,则律教禅净一道齐行矣。(民国)印光《印光法师文钞·复谢诚明书》

58、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一子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于病子心则偏多。大王,如来亦尔,于诸众生非不平等,然于罪者心则偏重,于放逸者佛则慈念,不放逸者心则放舍。《大般涅槃经》卷二十,梵行品

59、佛、菩萨、众生所结的缘是不解之缘,这个缘就是永久的长情大爱。如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度众生;普贤菩萨发十大弘愿;地藏菩萨立的愿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些都是觉悟后的“有情”。

60、【佛心禅语】 什么是衡量成功的标准,是财富,是权势,还是享受一份粗茶淡饭的宁静日子?在佛家看来,安于贫困生活,以学习和掌握圣人之道为乐,不被现实与名利所扰,便能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便能有所成就。

61、【佛语禅话】当今,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社会科技越来越发达,却时常发生人心冷漠、丧失道德的事情。会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科技层面,而是应该通过教育和正面、积极的信仰来唤醒人们的善心和良知。

62、【天天禅语】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说:“一嗔能摧毁,度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意思是说,即使是千劫中通过布施与供奉诸佛等获得的善业福报,只要你生气发怒一次,就会将全部福善功德抵消干净。

63、用目光,缠绵着一场朦胧。怅然记起,你欠我的那一场春暖花开,还未来得及靠近,便早已遗失在这一场场的烟雨蒙蒙中。回首,经年的过往,早已让心如镜。拾起的,放下的,都成了岁月中的禅意淡淡,透着宁静的清欢。

64、【佛心禅语】 《增一阿含经》中有这么一句话:“随时念惠施,受福如响应;永已无短乏,所生常富贵。施为众行具,得至无上位:亿施不起想,欢喜遂增益。”意思是说,做人要时时保持施与的善心,最终才能得到福报。

65、拥有了然于心的平静,就能豁达地懂得:人生不仅仅是获取与拥有,有时放弃与失去也是一种拥有。平静的心,令所想所见所闻更清晰,平静的心,一切安然,不增,不减。平静的心,让生活更轻松、自在,也更乐观、简单。

66、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未法身。世尊,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有二种如来藏空智:世尊,空如来藏,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世尊,不空如来藏,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胜鬘经》

67、钱财本来是中性的,变好变坏全看人用之有道或无道。如果是分内的钱,不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就是净财,这种钱财多了有什么不好呢?净财可以作为求道与弘法利生的资粮,要修行办道、布施救济,都需要钱财来做助缘。

68、【佛心禅语】 无德禅师说:“能随时随地和各种人合作,并具有如佛一样的慈悲胸 怀,讲些禅话,听些禅音,做些禅事,用些禅心,那你就能成为有魅力的 人。”安详是创造成功的人际环境的力量,又是人生幸福不可缺少的内容。

69、【佛心禅语】 贪欲会把人带向罪恶的深渊,让人失去理智。它可以使人相互摧残,相互欺诈,甚至使最好的朋友反目成仇。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切记,“贪”宇头上一把刀,一旦入“贪”,就会被其毒害。

70、【人生半字歌】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睡半神仙。半亲半爱半苦乐,半俗半禅半随缘。人生一半在自我,另外一半顺自然。

71、所谓“欲速则不达”,不仅仅是一种道理,更是一种智能、一种思维方 式。在当代这个节奏快捷之社会,更需要吾等时常审视自己,关照自己之心 灵。给心灵留下一定之究竟,智慧之火花才能产生。否则,很可能“穷暮而 无归宿”。

72、真正的善良,就像雪山脚下的淙淙细流,每一滴都是圣洁纯净的雪水的聚合体。汇集成溪的善良之水,一路欢歌,荡涤着沿途的污浊、腐朽、风尘,理直气壮地汇人人生的江河大海。清澈的水来自雪山之巅,人的善良来自干净的心底。

73、【佛话人生】若是无法成就大事,就用伟大的目的去做小事。心灵深处发出的善意,是一种有价值的资产,是一种无声而重要的力量。凡事以善意解释,心无旁骛的工作,自不受末节枝叶的事所困扰。世上没有真正的黑暗,只有晦昧的眼睛。

74、佛祖曾用乘筏渡河来比喻自己的说法,其意是说,佛法只是渡河之筏,可以助你到达彼岸,但并不是彼岸。给你一条船,你有了通向彼岸的工具,但不等于已经到达了彼岸,你还需要付出努力,正确地驾驭这条船,小心地应付航行中的风波。

75、其实,形貌并不重要,真正让人喜爱的是温柔、殷勤的形态。温柔是指面容干净、时常面带笑容。微笑的面容比“抹黑擦白”的化妆更漂亮;保持温柔的气质及干净的肌肤,更会令人喜爱。而粗糙的手比涂满色彩的手更令人觉得踏实、可贵。

76、一切诸法毕竟寂灭,心寂灭故,名究竟毗尼。一切诸法我不可得,无染着故,名不悔毗尼;一切诸法本性清净,无颠倒故,名最胜毗尼;一切诸法如如实际离诸见故,名清净毗尼;一切诸法不来不去,无分别故,名不思议毗尼。《大宝积经》卷九十,优波离会

77、不诽谤正法,没有任何伤害正法之心,直到成就佛道,不曾产生过恨意,即是忍辱。人们一般的习惯是,学什么厌什么,不产生恨意很难;而且人们还喜欢打着“不迷信”的旗号“恶搞”经典,试图用自己的歪理将经典批倒批臭,但真正发臭的只是自己的歪理。

78、山中有一人,善书法,走笔如锥画沙,行墨似屋漏痕,中年之前,字字有价,锱铢必究,累金日巨,金堂玉案,衣袂好人。及至八旬,性情大变,日日立于门前树下发呆。忽一日,老者大呼:狗屁,有价的字还算好字吗?好字法于自然,和天地相通,无价能买。

79、总想在一片坦途上行走,终究不会有任何的收获怎样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难关?佛日: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四十二章经》

80、生死是众生必须面对的一个话头,临命终时手忙脚乱,心念生灭灭生中 留恋、期待、执着,都是不明生死。生从何来死向何去?不要分析解释, 此举只会成为心中之块垒,只是看这句话头,虽有千般答案都与你无关, 待到答案也无时,猛然一跃,原来生死与己本不相干。

81、宁静中有宽广。一个心灵宁静的人,即使在喧哗热闹的场所,也可以不为外境所动,心灵仍然澄澈灵明;由于内心的宁静,可以扩大心灵世界,不再在“人我是非”的小圈子中钻牛角尖,越钻越小。真正能把心静下来的人,就可以扩大心胸,从宁静中去体会三干世界的宽广。

82、【佛语心经】 恬静、愉悦,是长寿的内在根基。世界卫生组织在维多利亚会议上有个宣言称:长寿之道有三个要素,第一是平衡饮食,第二是有氧运动,第三是良好的心态。在这三个要素中,良好的心态是关键,如果心态不健康,即使饮食合理、运动得法,也难以长生久视。

83、一个人对生活的承担,就是生命的责任,生活中免不了有许多的违缘,用一颗充满善意与关怀的心,去对待那些人生的纠缠,人生总是向前,一念间的转换也能带来生活幸福的改善,生活的禅法在于内心找找自我,所以说一个人的生命质量是由自己决定。也可以理解为善有善报。

84、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于色。所谓从本已来,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体无形,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说名法身,遍一切处。所现之色,无有分齐,随心能示,十方世界、无量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古印度)马鸣《大乘起信论》

85、【佛学经典语录金句】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幸福从何而来?佛日:无悔恨故心得欢喜,得欢喜故心得悦乐,得悦乐故心则安隐,心安隐故得无动定,得无动定故得实知见,实知见故厌离生死,厌离生死故便得解脱,得解脱故明见佛性。——《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七·梵行品第八之三》

86、我这一生好像都在等待,儿时等待少年,少年等待青春,青春等待不惑,不惑等待夕照。就这样一路等待,时光被我虚度,岁月被我蹉跎。直到看见知天命的身影,我才恍然醒悟:自己等待的一切实际上都不需等待,该来的一定会来。人家或许几天就能明白的道理,我却用了几十年。

87、【经典佛语】 今天之所以会发芽,是因为过去先有了种子;将来会有苹果吃,是因为现在种下了果树。说因果只为明因果,知轮回才能出轮回。往日的作为,决定了现在的命运;今日的作为,决定了未来的状况。明白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我们就明白了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88、【经典佛语】 道理极其简单,就是俗话说的“兔子不吃窝边草”。但简单的道理未必人人都能照着做。有些人利欲熏心,为了得到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损害自己所在的集体,损害自己的朋友和亲人。殊不知,当这些都被损害的时候,自己必然会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89、我总有一种冲动,让自己变成一个巨大的容器,并用它来收集朝霞、晨风和鸟语。然后,将这个珍贵的容器送给我热爱的人,让他们在风雨的人生路上随取随用。如果真的可以,我的生命便被赋予了永恒的美好,我所热爱的人生活中从此也不会再出现阴霾,灿烂和快乐将一生拥裹着我们。

90、【佛心禅语】 母亲给孩子煮饭,却不能替孩子吃饭;老师教学生知识,却不能替学生学习;医生为病人冶疗,却不能替病人服药。同样的,佛陀引导我们如何踏上解脱之路,却不能替众生成佛;法教帮助我们如何解决烦恼,却不能替众生证悟;僧侣陪伴我们一路修行,却不能替众生成就。

91、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教人放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梵网经》卷下

92、一只灰喜鹊对另一只灰喜鹊发出邀请,相伴从一处枝头飞向远处的另一处枝头,-只画眉在树丛中引吭高歌,观众则是远处两只叽叽喳喳的麻雀。细心观察你会发现,这些晨光里的精灵,虽来自不同的群体,却可和谐共处于同一片树林。朋友,让我们伸出臂膀,共同拥抱这个独一无二的世界。

93、要把握做好事的因缘,一旦因缘消逝,想做就来不及了!有些人虽然想做好事,却想等到有钱或有机会才去做,应知人生无常啊!只要有因缘,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力量,也要赶快去做。力量、因缘会合起来,就能成就无量功德。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莫轻小善而不为,更莫贪积财物而不舍。

94、现在有许多人丧心败德;道德败坏起于不能尊师,心志丧失因于不能重道。古人认为“师之德重于乾坤,弟子事师不敢轻慢”,所以师长一言重于泰山,他们能谦虚诚恳,尊重前辈,甚至舍身求法,所以能修身立德,为后世的楷模。而现在许多学子,却轻视师言,甚至对师长仇视轻蔑,真是可叹!

95、即使你拥有再多的财物,不幸遇到一场火灾,转瞬之间家当化为灰烬;遭逢台风水患,风云变色立时冲毁流失;盗贼与贪官污吏,更使你防不胜防,随时可能窃取、掠夺你的财物;亲如儿女,生若不孝,则会把家产挥霍荡尽。所以说一个人不可能自主自己的财物,因为财物原是为“五家”所共有的。

96、我在“四众佛子共勉语”里的两句话“利人便是利己,尽心尽力第一”,便是鼓励大家,以利人而为利己,但不是先利己以后再利人。不过,我们一定是先努力成长自己,照顾好自己,才有能力利益他人,成长他人;但成长自己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人,那么你就会有安全了。一圣严法师

97、放下爱,放下恨,放下怨,放下不甘,换个心境,换个角度去体会,我们会得到更好的回报。万法皆空,意念不空,一切皆在意念中,一切都在于心做出的选择。短暂的一瞬,究竟是好是坏,是福还是祸?一念之间,天堂变地狱;一念之间,地狱也可成为天堂。一念转换,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福德因缘。

98、【经典禅语悟道】 我们的判断,不能按照事物的精确的顺序,推断不同时期所要过去的事情;因为发生在许多年前的许多事情和现在仿佛是密切关联的,目前的许多事情到我们后辈的遥远年代将被视为邈古。眼睛来说也是如此,远处的东西被太阳光照射的时候仿佛就近在眼前,而眼前的东西却仿佛很远。

99、一个早晨就是一段传奇,生命传奇的链条上,每个早晨都不可或缺。今天的晨风,今天的朝霞日出,是你人生中的唯一,错过了就会永远错过。不知几万几千年的修炼,我们才有幸获得生命的这次偶然,才拥有这个抒写传奇的机缘。朋友,当你完成了必要的能量补给,不要再贪恋夜晚的港口,赶快起航吧!

再来一篇
上一篇:今天禅语(精选98句) 下一篇:简而强有力的禅语(精选99句)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