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佛语禅意 列表页

圣严法师讲心经络字字句句經典(精选94句)

2022-04-11 互联网 佛语禅意

1、要如何安心?

2、什么才是自在的人生?

3、我说:努力不一定能成功。

4、他说:也没有什么啦,只要努力就好。

5、心自在,身自在,幸福便无所不在了。

6、我说:努力还要加上运气,运气很重要。

7、我告诉他:眼光就是你的智慧,运气是你的福德。

8、要让自己成功也使社会得益,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9、心不在内外,心亦无所有;妄取故有法,不取则寂灭。

10、他又问:成佛要好久好久才能成功,普通人要多久才能成功呢?

11、若能时时刻刻安住于现在的时间与空间,我们的心就更容易安定踏实。

12、我在台中遇到一位在工商界很有成就的大老板,我对他说:你的成功真不容易啊。

13、所谓心不动或心不污染,不在于我们对环境的接触,而在于我们放不下、丢不开。

14、虽然个人的伸展空间比过去宽广,生活、生存的范围也比过去大,压迫感却比过去沉重许多。

15、其实,能有眼光、智慧,也是一种福报,而且每个人的程度不一样,这都与自我中心的心有关。

16、若能慢慢地练习,不为过去的事烦恼,也不为未来的事烦恼,心就渐渐地与清净的境界接近了。

17、另外一种寄托是信仰,尤其是宗教的信仰。不管信仰什么宗教,都能做为我们最终、最实际的归属。

18、他很不解:人人都能成功,这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根本名不见经传,苦苦恼恼一辈子,怎么是成功呢?

19、他说:对!对!运气不好,你再怎么努力也是没有用的,不过运气好不好,有时候也要看有没有眼光。

20、我说:一秒钟也能成功,一分钟也能成功,一生之中也能成功,累生累世累劫也能成功,人人都能成功。

21、人人都有心,用心、谈心,且把它形容成良心、忠心、黑心、坏心等许多名称,但是心是何物?心在何处?

22、他说:对,很多人埋头苦干,苦了一辈子,也没弄出什么名堂来。努力不一定就能成功,但是不努力也不行。

23、曾经有人问我说:法师!现代人都追求成功,每个人都希望成功,这种心态对不对?能不能每个人都会成功呢?

24、我要与诸位谈心。心是我们的主人,在宗教上、哲学上、心理学上各有不同的解释方式,我则只谈佛教的、禅宗的心。

25、其实,生活中一切的喜、怒、哀、乐都来自于心。人生过得自不自在,关键正在于我们的心,心自在,人生就自在。

26、搜集古董、邮票、硬币、银币等,虽也被称为兴趣,但这种兴趣是占有的满足。拥有的时候,觉得很快乐;拥有之后,又想要

27、想要的东西是无止尽的,而需要的东西是有限的;为了众生的需要不是贪,为了个人的需要则是带着贪的成分,因为涉及自我的利益。

28、因此我不断告诉修行禅法的人,要脚踏实地,步步为营。要踏踏实实活在现在,现在是最重要的时刻,把握现在、运用现在是最重要的。

29、所以这个心与心理学所讲的心不同,也与精神不同,是有功能但无法形容,有力量但无法衡量,这就是人人本具的心,又叫作本来面目。

30、一般人最常感受到种种心境的出现,比如心痛、心焦、心急、心慌、心悸等等,如果跟他说你的心其实是不存在的,大概很少人会接受吧!

31、现代人所用的各式各样工具也都非常便利,速度却快得让人非常紧张,不仅为自己带来许多的烦恼,也为周遭的环境及相关的人带来困扰。

32、现代人的寿命比古代人长,一天走的路、看的书、写的文章,一天的任何生产都比过去增加很多,不过还是觉得时间不够分配、不够使用。

33、现代人的空间感与古人也不一样。过去的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很不容易的事,现代入搭乘飞机,几千里路、几万里路,一下子就到了。

34、因为他已经修行很久,遇到达摩一句话打回来,把他的妄想、分别、烦恼、执着的念头打得粉碎,终于发现心了不可得;无心可安,才叫安心。

35、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空想:我的眼光很远,心量很大,那是没有用的,一定要有机会才能成功;这个机会、运气就叫作福报,也就是福德因缘。

36、天地之大,能够让我们开发的领域,太多太多了,需要我们奉献智慧和愿心的地方,太多太多了,何必一定要在同一条窄路上跟人家拼得你死我活。

37、自我的肯定、成长、消融我在法鼓山的禅修营中,经常强调自我肯定、自我成长,但自我成长之后则要自我消融,人格的升华,便为清净心的完成。

38、得心自在——心自在,身自在。身心自在,福慧自在。藉由一己之心,可以扩大感染到整个社会。所以法鼓文化编辑部特别从圣严法师的著作,

39、我说:你听说过‘心安理得’吗?一般人以为不做亏心事就能心安理得,其实光是不做亏心事是不够的,还要与人为善、与人为乐,才能心安理得。

40、本来面目是什么?我们现在世间上所见你我的面目都不是本来面目,父母所生的都是假相,而且凡是能够呈现出来的现象都是暂时的幻境,不是本来面目。

41、我的一生,一向不存与别人比较高低大小的心,我走在人家后面时,不觉得丢脸,我走到人家前面时,不以为成功,人家超过我的时候,我不需要觉得难堪。

42、在禅修营中,我告诉大家在自我的成长之后要有自我的消融;自我消融就是将自我中心、自私的执着心,从淡化而变为不存在,消融之后,这个清净心才能出现。

43、人类的智慧创造了文明的社会,改善了饮食的习惯和卫生,也改善了医疗的环境。但是这些科技、医疗设备所带来的便利,真的能让现代人完完全全地感受到幸福吗?

44、如果你试着找自己的心,一定愈找愈多,边找边想,念头纷飞。当你不再想时,这也是念头,因为你在想自己的心并没有在动,这当然是念头。为什么慧可做得到呢?

45、过去的灾害大都是天然的,现在的灾害则有很多是人为的。过去的气温、风和雨,跟人为无关,现在的冷、热变化,却都跟人为的干扰有很大的关系,譬如臭氧层的破坏。

46、许多人过得很不快乐、过得茫茫然,不知道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界上。这就是烦恼。如何在现代这个社会,让自己心理平衡,减少一些烦恼,生活得轻松自在?首先要安心。

47、平常心就是对任何事的处理、应对,不以得失、多少、成败作考虑,而只考虑能不能做、该不该做、可不可以做,做了之后,当有问题发生时,也都能履险如夷,从容处置了。

48、所谓心不动或心不污染,不在于我们对环境的接触,而在于我们放不下、丢不开。若能慢慢地练习,不为过去的事烦恼,也不为未来的事烦恼,心就渐渐地与清净的境界接近了。

49、活着之时,心脏停止跳动,也不等于无心;全身麻醉时,亦不就是无心;熟睡时、沉醉时、头脑不起作用时,也不等于心已死了。可见,心虽与肉体有关,却并不就是肉体的任何一点。

50、心中要有所寄托。这个寄托不是金钱、地位、名望等向外追求的东西,而是由自己内心创造出来的,例如兴趣或信仰。如果有兴趣或信仰,不管任何时候,心比较不会浮动,也不会觉得无奈、无助。

51、此外,我们也可以改变自己面对环境的态度,用智慧的心看待世事,圣严法师经常以山不转路转,路不转入转,人不转心转勉励大家,如果能够做到境随心转,不管晴天或是雨天,天天都是好日子。

52、以无心为心,便是成功的心禅修的心是以无心为心,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无心,指的是没有一般的期待心,所得到的结果反而是很好的。倒是期待心强的人,容易出问题。

53、从这个角度来看,与人计较长短、高下、成败,都是不正确的。因为他人的成功有他的条件、因素,不要用我们自己的条件、因素跟别人比,而是要增长自己成功的条件,促成自己成功的因素。为了要有

54、我接受华视新闻的采访,记者问我:人的贪心从哪里来?人的贪心对我们的世界、社会有什么不好?因为贪,所以才会努力,因为贪,所以需要不断成长,为了贪,所以必须争取,才能成功,贪为什么不好?

55、此偈是说,我们的认知分别心,既不在身内也不在身外;说穿了,根本也没有心这个东西。如果把心当作真实不变的东西,就有各种虚妄的现象出现;如果能够不把心的现象当作自我,你就没有种种烦恼了。

56、自我私心强烈的人,很可能有成功的机会,但不是可大可久,尤其在有成功的机会时,会不择手段地抢、争、夺。他本身好像是成功,但从长远考虑,对社会大众都有损害,所以他个人的成功,也不能永保。

57、诸位一定听说过明心见性这句话。明心究竟明什么心呢?它指的是本来就有而人们却没有见到,本来存在而人们没有感觉到,本来处处都是现成的人们却不知道,人们时时都跟它在一起却没有发现的那个心。

58、然而,无心是不是什么都不管呢?不是,这个无心是不夹带自私自利的清净心。以无私的心来做事的话,一定比较客观,也比较会成功、比较能持久,至少事业不成功但做人已成功,表面不成功但内心已成功。

59、制度、科技原来是帮助我们改善环境的,结果却让我们好像骑在老虎背上,愈往前走,危险愈多,安全感愈少。因为安全感愈来愈少,所以愈拼命追求安全;愈追求安全,安全的程度愈低。这不是悲观,而是事实。

60、如果不善于处理自己,随时会痛苦,有钱会痛苦,没有钱也会痛苦,有地位会痛苦,没有地位也会痛苦,有事业会痛苦,没有事业也会痛苦,那就正如佛法所说的苦海无边了,这种人虽然让人羡慕,却称不上是成功。

61、我们常以生活过得如不如意、工作顺不顺遂、家庭美不美满,来替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历程打分数,当周遭一切都被量化、被比较之后,生活变得有压力,苦恼、烦闷也就悄悄上身,自在成为生活中遥不可及的名词了。

62、现代人终日忙碌,对生活环境的宁静感和安全感愈来愈少,很容易就觉得烦闷、困扰,随时随地都承受着压力。缺乏安全感,原因何在?不是没有饭吃、没有警察、没有制度,更不是没有法令,而是失去身心的平衡。

63、因此,贪可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有我的,叫作贪心;第二个层次是无我的,叫作悲愿。如果是贪心,则不能明心见性;如果是悲愿,则与明心见性相应;如果愿心中带有私心,便是不清净的,还是贪心而不是明心。

64、我说: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第一,追求成功是对的,要不然为什么释迦牟尼佛鼓励我们要成佛,因为成佛就是圆满的成功。然而,是不是人人都能成功呢?释迦牟尼佛说众生都能成佛,所以人人也都一定能成功。

65、不要把成功看作是我现在掌握着我的钱、我的名、我的位、我的权。有的人钱愈来愈多,内心的烦恼也愈来愈多;名气愈来愈大,困难也愈来愈多;地位愈来愈高,麻烦也愈来愈多;权势愈来愈膨胀,内心的痛苦也愈来愈增加。

66、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例如:文学、艺术、运动等,选择和自己比较契合的项目,任何一种兴趣都可能被培养起来。兴趣可让自己在无事的时候、无助的时候,心灵得到安定,过得舒适踏实。万一真的一无所有,自己的兴趣还在。

67、兴趣不一定是有形的东西,譬如利用闲暇时间当义工,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洗洗衣服、打扫厕所、清理环境等。这不是向外追求,而是奉献自己来寻求内心的满足及充实。像这种助人的兴趣培养起来,对心的安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68、人心是什么?是一种维系自我中心及自我价值的力量,如财富、地位、权势、名誉等,乃是身体、心灵和外在环境的三结合。换句话说,心是叫他人给你肯定及注意的自我价值,也是你追求满足及对抗外力的各种念头。它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

69、在中国人的环境里,因为儒家背景的关系,对于宗教信仰比较淡漠一点。但是,能培养出像孔子那样伟大的思想修养,没有宗教信仰也没有关系,他本身就是一个宗教。如果尚未到达那种层次,人还是需要宗教信仰,让我们能够减少一点烦恼。

70、曾有人问圣严法师,人生的目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法师认为人生的目的是还愿和许愿;人生的意义是负责、尽责;人生的价值,则是在于奉献、感恩。若我们台邑够化小我为大我,以布施、行善、感恩、奉献来生活,这样,身心必能都很自在。

71、过去的人种种田,抬头一望,远山含笑,心旷神怡,所以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几朵篱笆边的花、抬头看看南山,非常地悠闲、自在、愉快。现代人即使在家里种满了花,却少了那分对自然的认知,和从自然环境中体验到的自在与乐趣。

72、感觉上既是实在的,也是抽象的,因此大家见仁见智,各说各话。禅师们干脆说:无心。可是还有心的功能和心的现象,因此,永嘉禅师的描述是: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心这样东西,运用它的时候不能说没有,捕捉它的时候又不知它是什么了。

73、二祖慧可禅师对菩提达摩说:我的心不安宁,请帮我安心。达摩说:把心拿来,我替你安。慧可沉默了好久,说:觅心了不可得,找也找不到。达摩说:好了!我已经把你的心安好了。那么,意思是不是说,连心都不存在,还有什么安宁、不安宁的问题呢?

74、一般人不了解心在哪里,也不知道心是起于虚妄的执着,所以常常看不开、想不通、闹情绪、起烦恼,伤害了他人,又糟蹋了自己。如果你有了智慧,认识了心的本质,只是从虚幻的自我价值而起,并不是真有一样东西叫作心,你就是一个能够生活得非常快乐的人了。

75、如果是一位菩萨,为了救千万的众生而奉献出自己的生命,是不会有烦恼的。为什么?因为他很清楚,这件事是非常值得的,而且死了以后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了,那样的死亡,只是成佛之道的一个过程、一个阶段,因此能够心平气和,而不会产生对生的贪恋、对死的恐惧。

76、这个问题问得很有道理。我回答说:‘贪’的意义要看是否有‘私我’在其中?若有,便会为自己制造困扰,也为社会大众带来麻烦。如果没有私我的成分,那不但会为自己带来智慧、福报、功德,同时也会为社会、众生带来幸福、光明、祥和,那是非常好的。

77、其实,生活要踏实,唯有自求多福。自求多福就是居安思危,随时做好心理准备,接受发生不安全的事是正常的这项事实,一旦发生了,也不至于手足无措。不要指望我们的环境会给我们安全,也不要指望他人来保障我们。唯有自我追求内心的平安,比向外追求安全更可靠。

78、这不是说应该得到的不要,而是不应该得到的,或明明知道目前得不到的,就不要执着一定要拥有。知足并不等于放弃生存的权利,也不等于放弃工作的责任,更不等于放弃努力进步的机会,而是顺应自然、适应社会,因应所处的环境,那么,生活大概不会有太多无奈和痛苦。

79、在我们的生活中,常会遇到风险,政治界有风险,工商界有风险,工作中有风险,家庭里也有风险。如果说我们随时随地准备着面临风险,任何事情发生都不用兴奋,不必恐慌,好的事情很好,不好的事情也不意外,这就叫作平常心;平常心和无心相应,也和本来面目的心相近。

80、因此,有自我中心的贪,叫作烦恼;没有自我中心的求,叫作悲愿,而不是贪了;愿众生都能离苦,愿众生都能得乐,愿众生都能离烦恼而成佛,已不是贪心而是悲愿。更进一步说,为了众生的需要而努力经营制造、取得,那叫作愿心;为了个人的想要而巧取豪夺,那就叫作贪心。

81、要能知足常乐。知足常乐,虽是古人说的,如今还是很有用处。事实上,人需要的东西不多,但想要的东西太多,因而造成自己的忙碌、紧张,给自己带来很多的压迫感。其实我们只要尽自己的力,结果能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过什么样的生活,能够得到多少就得多少,就会快乐一点。

82、但如果说金钱是万恶,名位是腐败,这种说法也未必是对的。名利权位势力,未必是坏事,但看是如何得来的,如何运用。例如:我现在为办教育就需要钱,问题在于如何要钱?要来做什么?要不到时又怎样?如果以悲愿心来经营,就是明心见性的清净心;如果以自私心来经营,就成了贪心和烦恼。

83、因此有大名气的人,不一定是成功的;没有名气的人,也不一定是不成功的。而且涓滴成河,每一滴水都是河的一部分,聚沙成塔,每一粒沙都是塔的一部分;故也可知,一分钟有一分钟的成功,一个时间有一个时间的成功,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成功,一生有一生的成功,关键就在于当下、现在。

84、许多人认为心属于精神层面,是内在的力量、境界、体验或活动的根源。如果说心不在内而在外,身体之外有心所寄托的地方,这是说不通的。但如果说心在内,内又在哪里?头脑里有心吗?心脏里有心吗?神经系统里有心吗?肉体任何一部位都不是心,否则人在死亡后肉体还在,心的功能怎么没有了呢?

85、因此,要想眼光远大先要将我的私心淡化,做事会比较顺利,就算不顺利也会逢凶化吉。否则,遇到逆境便在痛苦中挣扎,遇到顺境时飘飘然,以为自己的能力很强,台黾一手创造天下,具有这种心态的人,会让与他在一起的人都跟着倒霉,因他没有智慧,也就没有福报。唯有悲愿是无尽的、是无我的、是永远成功的。

86、如果提得起悲愿心,就不会贪生怕死,生死的问题就不存在了。可是要凡夫一下子就不贪生、不怕死,是很不容易的。历史上记载,文天祥写《正气歌》时充满浩然正气,随时都可以为国家、民族而死,但真正上刑场时,也是相当痛苦的。英雄豪杰口中说舍身取义,但真正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时,仍是非常悲怆、凄苦的事。

87、有一位大学教授跟我说,曾经有一次他突然念头一转,觉得自己失落了,世间也不存在了,但发现自己还是好端端地在那里,能够走路、吃饭、做动作。他问我这是什么?我沉默以对。我不能告诉他这也是心的现象,虽不是明心见性的心,但已有些相近,如果我为他多作说明,会使他的妄念马上生起,连带着很多问题就产生了。

88、想要立刻把贪心去掉,是很困难的;要立刻明心见性也很不容易。但话说回来,明心见性也并不是难事,就看你的心能不能转贪心为愿心。例如,人人都是贪生’『白死的,那便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烦恼心;但是,地藏菩萨却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虽也有个我在那里,但那是悲愿心的我,而凡夫贪生怕死的我便不是悲愿心了。

89、成功或失败,不可以有形或无形的名利权位势力作衡量。你们看我与诸位将来谁先成佛?你们可能认为不是我的徒弟,一定是我先成佛,其实不一定。在马拉松赛跑中,经常原本领先的人,过了一阵子却落后,而原先落后的人又领先了,一前一后交错不已。所以在修行时,不要看其他人是不是比我跑得快、修得好,不要介意谁先谁后,及时全力以赴才是最要紧。

90、心要向内看,不要向外看。心总是向外看,就不会有安全感,因为安全不在心外,外在的时空不可能有绝对安全的保障。譬如要外出旅游时,担心发生交通事故而去买保险,这样就安全了吗?因为知道不安全,才需要有各种的保险。这是顾虑一旦遭遇意外,可以得到医疗的补偿;万一不幸死亡,家属也能得到保险金,不至于立即陷入窘境,并不能真正防止意外的发生。

91、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安心呢?圣严法师告诉我们要知足常乐,法师曾提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很多。说明现代人对于物质上过多的需求,往往成为贪欲的烦恼,若能清楚明白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该要的真谛,实践能要、该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该要的,绝对不要,生活便能有明确的方向感。当生活过得心安理得,不被欲望左右人生方向,便可以得心自在。

92、所以我只说:不错啦,你要能够保持它,但不要执着它,像这种情况能够持久的话,对你很好;但若执着它,觉得这个东西很好、这个境界实在太好了,希望常常有,那大概就会消失了。这听起来有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捉摸不定。其实,心并不是捉摸不定,它本来就在那里,不需要捉摸,一捉摸、一追求,它就远离了,因此心可以叫作清净心、本来面目,甚至叫它什么都可以。

93、有宗教信仰的人,对于死亡、危险,不会有莫名其妙的恐惧。譬如信仰神的人,认为一切都是神的安排,轮到自己倒霉时,再怎么担心也没有用。如果信仰佛教,则认为这是因缘果报,因果没有轮到我,不需要担心,因为根本没有事;如果轮到我,担心也没有用,又何必担心?对于死亡,信仰神的人说很好,可回归天国;信仰佛教的人也说很好,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此,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减少很多危险、恐惧、不安的情绪。

94、一般人的烦恼心不断在波动,岂会承认无心呢?当然,也有人说:我没想到做这样的事,说这样的话会使你伤心,我是无心的,你不要在意。这种无心是搪塞、推诿吧!是为自己辩护,把责任推得光光的。人除非睡熟了或失去知觉,否则是不会无心的;粗心也是有心。觅心了不可得是相当不易的工夫,只要看过禅宗公案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个故事。慧可去见达摩之前已经修行很久,只因心不安所以去问达摩祖师。达摩给他的是禅师的反应,禅师往往不给弟子正面的解答,而是把问题转过来还给他,要他自己找答案。这是最好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回应。如果顺着人的心给它说明解释分析,心会愈来愈乱,想得愈来愈多,离开智慧愈来愈远。因此达摩要慧可把心找来,实际上没有心这个东西,那只是一个个念头的起伏。前念灭,后念起;后念起,前念灭,念头不断起灭。如果很认真地找自己的心,在寻找的当下,霎时扣住烦恼起伏波动的心,这个心竟然不见了,剩下的是平静的、安定的,甚至没有念头的一种经验。这不能称为是心或念,而是一种体验。人的心没有头、没有尾,也没有痕迹,无处可觅,有的只是杂念而已,是一团烦恼心、分别心、执着心、自我中心的组合。如果发现这个事实,实际上就是开悟了。

再来一篇
上一篇:佛曰说晚安(精选99句) 下一篇:佛性禅言(精选99句)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