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用范文 列表页

2023年红色故事微党课讲稿优秀范文6篇

2023-09-30 互联网 实用范文

开展红色故事微党课对于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提升党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引导党员履职尽责、服务群众,以及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红色故事微党课讲稿优秀范文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阅读与收藏,希望能够帮到大家!现在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红色故事微党课讲稿

今天给大家讲十七棵松的故事,80多年前,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华屋村却为中国工农红军送去了17位壮士,最小的13岁,最大的仅为20来岁,这17名壮士参加了长征。

在长征前夕,大家来到了这个山上,叫做蛤蟆洞,蛤蟆岭上每人种上了一棵松树。其中一位壮士叫华质彬,他边浇水边说:“松树四季常青,象征着万古长青,也代表我们华屋村的人民不屈不挠的骨气。我们绝不做叛徒,我们绝不做逃兵。”如今,松树已成了参天大树,然而勇士们却再也没有回来。

这17位壮士参加红军后全部牺牲了,留下了这可歌可泣的十七棵松的故事。后来,华屋村的红军后代给这十七棵树每棵树定了个小木牌,用红色的漆在木牌上写下他们种植者的姓名,寄托无限的思念。

2014年,华屋群众在山上建亭立碑,也就是这个后面这个亭和碑。同时把这片森林叫做烈士林,把这些松树叫做信念树,把信念树作为烈士的遗物来祭奠,从此17棵烈士的“信念树”不仅寄托了村民无限的念想,更成为华屋人在艰苦岁月中不懈的动力。

每当清明,华屋人都要把烈士的“信念树”上面挂红纸、点红烛、系红绸,然后在这个木牌上用红漆进行再涂一遍,以此来作为祭奠,用这个特殊的方式为壮士招魂归乡。

当年,勇士们在后山上种了17棵松,以此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也表达了自己为了革命敢于牺牲、勇于牺牲、不怕牺牲的理想信念。此后,种下“信念树”成了华屋村的一个传统,每一位参军的青年都会种下这生机勃勃的青松,期待着有朝一日成为参天大树,与先辈们种的树一起守护家园,让我们的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仰望这十七棵松树,松魂就是理想信念的坚守和传承。

篇二:红色故事微党课讲稿

1931年11月7日,位于瑞金城东6公里的叶坪村张灯结彩,人山人海。这座古樟掩映的村庄,因为这一天而载入了共和国的史册。

这一天,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叶坪村隆重举行。来自闽西、赣东北、湘赣、湘鄂西、琼崖、中央苏区等根据地的红军部队,以及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全国总工会、全国海员总工会610名代表列席了大会。

一苏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正式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共和国。瑞金,这个地处闽、赣两省交界处的小山城,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都。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原在谢氏宗祠,占地500多平方米,属于典型的客家民居,屋中间都有天井。一苏大会时,天井处特意铺上了木板,木板上面放了小板凳,以便容纳更多与会代表。一苏大会时,为了解决房屋不足的问题,临时中央政府用木板间将谢氏祠堂的大厅分成了十五个小房间,作为政府、军事、外交、劳动、司法等各部门办公的场所和部长卧室。房间仅有一张乒乓球桌那么大,门口挂着一个个某人民委员部的牌子。这些简陋的木板间就是今天共和国一个个部委最初的办公地点,当时的苏区干部在这里创造了“第一等工作”。

从瑞金开始追根溯源,初生的苏维埃政府虽然蹒跚起步,但五脏俱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江西视察时特别强调: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教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增进群众感情,践行群众路线,锻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当好人民的服务员,为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篇三:红色故事微党课讲稿

党员走上台,党课讲起来,今天由我给大家讲解传奇英雄赵铁娃的红色故事。

赵铁娃是革命战争年代甘肃省正宁县的一位很有影响的英雄人物。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机智勇敢,多谋善战,为扩大红色根据地,巩固新生政权,作出重要贡献。

他的名字,敌军闻之丧胆,人民闻之欢欣。他的传奇故事,人们耳熟能详,久传不衰。1963年拍摄的电影《红河激浪》中英雄人物张铁娃即以他为原型。

1932年2月,赵铁娃踊跃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

1934年6月,红二十六军在高风坡与国民党军队马弘章部发生激战,部队伤亡惨重。为了保存革命力量,赵铁娃受党组织的派遣,回到家乡三嘉塬组建地方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

赵铁娃回乡后,经过秘密串连,很快组建起了一支游击队,隶属于陕甘边南区第三路游击队领导,建制为三路游击队八支队,赵铁娃先后任支队长、指导员。

1938年后,为了反击国民党顽固派蚕食边区,保卫抗日根据地,赵铁娃奉命调任新正县一区游击队队长,后又任警一旅四团二连连长。革命战争年代,赵铁娃带领游击队以子午岭为依托,出没于红河两岸,征战在正宁、旬邑、淳化、彬县等地,他们昼伏夜出、偷袭敌营、化装入城;撒标语、打黑枪;扰乱敌人、打击敌人;或集中兵力围点打援,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或佯装溃败,诱敌深入,一举歼之,。

新中国成立后,赵铁娃任庆阳军分区警卫团某营副营长,于1966年7月5日去世。赵铁娃墓碑位于正宁县三嘉乡后坡村锦章组。

赵铁娃的革命精神历时而不衰,是正宁人民的自豪和骄傲,永远活在老区人民心中。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正宁儿女,为了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前仆后继、驰骋疆场、流血牺牲、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使后人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作为我们新时代的正宁公路人,一定要,传承红色基因,坚守初心使命。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依托,认真诠释甘肃公路行业精神,立足岗位,担当奋进,为方便社会公众安全出行,推动我段养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篇四:红色故事微党课讲稿

要论杭城的老街,严家弄绝对排得上号。严家弄坐落在艮山门外,虽然从外表看与其他老街大同小异。但它却因一个人,变得与众不同。

120年前,在这条深巷的一所宅院中,诞生了一位中国文豪,他就是夏衍。

夏衍是我国著名的文学、戏剧、电影家,新闻工作者,更是一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在中国的抗战历史上,夏衍以其犀利的文笔、富有创作性的才学,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以说是钱塘江水、是家乡杭州这座具有革命传统的城市孕育了他。早在青少年时代还在浙江公立甲种工业学校求学的夏衍,就是一位“看到弱肉强食的世界,油然而生了富国强兵的爱国主义思想”的进步学生。

从“一战”爆发到“十月革命”,国内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夏衍在“甲工”的五年是国内外政治风云变幻多端、重大事件频发的五年。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后,杭州各大中学很快也掀起了全市性的爱国学生运动。这时的夏衍已冲破了“凡学生在学业之外之事拒不予闻”的校规的束缚,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热情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地投入爱国运动,成为学生运动的骨干力量。之后又以其敏锐的思想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潮的影响,积极参与创办了全省第一部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倾向的进步刊物《双十》半月刊,在刊物上发表了《评杭州的四家日报》《随感录》等评论文章,批评当时报刊在新旧两面派之间采取的“骑墙”态度,抨击北洋军阀政府的专制和卖国的嘴脸,文风辛辣,充满激情和义愤。不久就受到新文化运动领导人陈独秀的称赞:“那两篇文章,天真烂漫十分可爱,断非乡愿派绅士说得出来的。”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青年时代的夏衍就开始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

1920年初,夏衍完成在“甲工”的学业后,离开杭州东渡扶桑,在日留学的七年间,夏衍经历了从抱着“工业救国”的良好愿望一心攻读工业课程,到积极参与进步的政治活动、投身政治斗争的思想演变过程。

1924年12月12日,夏衍在日本门司港码头受到了正途经日本的孙中山的接见,孙中山对他的政治见解和口才尤为赏识,并当即指定在场的随员李烈钧介绍其加入国民党,参加国民党驻日总支部的工作。夏衍曾回忆说:“这件事,是我一生中参加实际政治活动的开始。”

1927年“四一二”政变发生后,东京国民党总支决定派遣夏衍回到国内。不久,夏衍在上海走上“左翼文坛”,从此选择了新的革命道路。

1927年5月,夏衍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他一生中一个大转折的开始。从此后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的22年间,无论是在二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坛上,还是在30年代后的中国电影界及其在报告文学、戏剧创作领域和办报生涯中,夏衍始终是一位以共产党员的政治姿态,投身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洪流之中的、为国家的民主、人民的富强而笔耕呐喊、出生入死的英勇斗士。夏衍曾说,“我学写戏,完全是‘票友性质’,主要是为了宣传,和在那种政治环境下表达一点自己对政治的看法。”从1937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夏衍四处奔波,办报撰文,积极从事党的宣传和统战工作。他说:“从抗战开始,我一天不写东西的日子几乎是没有的。在这12年中,我大概写过四五百万字。”这些四五百万字的“东西”,就是这位勇猛的斗士投向敌人营垒的匕首和子弹。

新中国建立后,夏衍继续坚持战斗在思想文化领域这一阵地上。即使遭受劫难,身陷囹圄,仍在为捍卫真理和坚持信念进行着斗争。进入新时期后,夏衍已年逾古稀,这位损目折肢的老战士,拖着伤残之躯,老而弥坚,以惊人的毅力担负起党和人民交给他的各项重任,以旺盛的精神继续握笔不辍,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阵地上奋斗不息,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篇五:红色故事微党课讲稿

今天我向大家讲一讲,刘伯坚烈士的革命故事,刘伯坚烈士1895年出生在四川一个经济较为殷实的家庭,川东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学校接触进步思想的青年伯坚选择了投身革命的道路。1930年秋辗转来到中央苏区瑞金,担任中革军委秘书长,1931年12月参加了宁都起义的的组织和联络工作,后任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积极参与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10月红军主力离开中央苏区长征时,他与项英、陈毅等人一起受命留守苏区,牵制敌军,掩护中央红军主力顺利渡过于都河实施战略大转移。

1935年3月上旬,刘伯坚与中共赣南省委书记阮啸仙、赣南军区司令员蔡会文等率部从于都县南部山区突围时,腿部负伤,不幸在安远县被数倍于己的敌人所俘。

刘伯坚被捕,敌人欣喜若狂,将囚于大余县国民党监狱的刘伯坚转移到馁靖公署候审时,故意绕街一圈示众,企图让群众看看参加共产党闹革命的“悲惨”下场,鼓动百姓检举揭发革命志士,使群众断绝与油山红军游击队的血肉联系。十几个全副武装的国民党反动军警押着当时腿伤未愈的刘伯坚走在大街上,看着越来越多的围观市民,截着脚镣的刘伯坚昂头挺胸、正气凛然地向群众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斗争必胜、国民党反动派必败的道理。带着铁镣步履蹒跚的刘伯坚还不时举起被铐着的双手向沿街观看的群众频频致意,一路高唱《国际歌》,号召人民群众团结起来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敌人的审讯一无所获,只好将刘伯坚关押于军法候审室,当天夜里刘伯坚就在狱中写下了著名的千古绝唱《带镣行》:

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

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

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

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

拚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大余人民为了永远铭记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将县城的主干道重新命名为“伯坚大道”,并在刘伯坚牺牲的金莲山修建了金莲山革命烈士陵园,用于纪念刘伯坚等革命烈士不屈的精神风貌和可歌可泣的革命英勇事迹。

篇六:红色故事微党课讲稿

赵傍根智送江防图

70年前,伟大领袖毛主席写下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气吞山河、声震寰宇的诗句,诗中描绘了人民解放军千帆怒张、万船齐发、万炮齐鸣的宏伟场面。可是您知道吗?铜陵是江南解放第一城。今天我要同大家分享的,就是一个咱们铜陵渡江英雄赵傍根的故事。

赵傍根,1913年出生于原铜陵县西湖乡朝山村一个贫农家庭。抗日战争时期,他就投身了革命,皖南新四军北撤后,他留在家乡继续开展游击斗争,并担任铜青南游击队交通员。

渡江战役前夕,为了配合大军渡江,江北指挥部派遣一支侦察先遣队,偷渡到南岸侦察敌方的军事部署,先遣队员们机智灵活、神出鬼没的获取了国民党铜陵段军事布防情况,并绘制成图。由于几个月之前通讯步话机,不慎损坏,无法将这一重要情报传输到总部。如果不能及时的传送情报,就无法对敌人实现有效而精准的打击,从而给登陆部队带来不必要的危险和损失。

4月17日,在羊山矶山头的一间小茅屋里,正召开一次特别的会议,队长许万荣,激动而又凝重地环视了大家一眼说:“同志们,现在形势十分严峻,当务之急是要把情报送到江北。”许万荣刚说完,赵傍根就主动站了起来,严肃而诚恳地说:“许队长,请把任务交给我吧,我从小在江边打渔,水性好,对沿江的地形也熟悉。”许万荣沉思了一会儿,抬起头来,看着眼神坚定的战友,他紧紧握住赵傍根的双手说:“好,党信任你,但是这次任务十分艰巨,务必要将情报送到江北。”赵傍根接受任务后,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以往虽去江北进行过联络,但像这次传送重要的军事情报,毕竟还是头一回。如何能从敌人眼皮底下偷渡到江北去,这一问题一直萦绕在他心头,他在心里反复琢磨,最后,他将偷渡地点选在敌堡视线的死角——羊山矶灯笼沟。

当天夜里,天空被黑云笼罩,远远望去,滚滚长江水,不尽东流去。江面上波涛汹涌,浪大水急,让人不寒而栗,更危险的是水面穿梭来往的巡逻艇,巡逻艇上的探照灯横扫江面,把江面照得如同白昼,赵傍根把这份江防图巧妙地装进芦苇筒,塞进自己贴身的衣服里。他一身渔夫打扮,身背渔网,手提鱼篓,机警地下了一个土坡,来到江边的芦苇荡边,一跃身跳上了一只小渔盆,奋力地向对岸划去。

刚出了芦苇荡,碉堡里的一只狼狗觉察到了动静,它向赵傍根狂吠。缩在碉堡里的国民党守军闻声倾巢而出,用机关枪向江面猛烈扫射,形成了强烈的火力网,几乎封锁了江面,赵傍根被迫迅速地退了回来,躲进了芦苇荡里。半个小时后,枪声渐渐地平息了下来,赵傍根又划着小渔盆出发了。敌人的曳光弹如幽灵一般,在他头顶上荡来荡去,赵傍根凭着他高超划盆技术,灵活机智躲闪着,奋力向江北划去。划到江心时,水深流急,无数的漩涡,使得小渔盆在原地打转,赵傍根的心揪成一团,怎么办?这样下去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对岸,还有可能被敌人的巡逻艇发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每一分钟对赵傍根来说都是一种煎熬,而每一分钟都影响着战局的胜负。想到这里,他毫不犹豫地迅速脱下了外衣,下水泅渡。4月的江水,寒冷刺骨,冻得他瑟瑟发抖,他在心里默念着:“我一定要坚持住,不能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就是死,也一定要把情报送到江北。”他凭着执着的信念,顽强的毅力,经过与风浪的搏斗,终于爬上了长江北岸。

3名解放军巡逻战士发现了他,把他带回了连队,赵傍根一看见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的军人时,不禁热泪盈眶,他激动地自我介绍说:“我叫赵傍根,是铜青南游击队队员,是队长派我从江南来送情报的。”连长立即将赵傍根送到我人民解放军渡江前线指挥部,指战员们热情地接待了他,当他们看到那份战士们用生命换来的江防图时,称赞他为大军渡江提供了重要的情报,并称赞他是“虎胆英雄”。

赵傍根夜泅长江送情报的故事,广泛流传了开来。解放后,电影《渡江侦察记》中塑造的那个机智灵活、英勇顽强的解放军侦察员小马,就是以赵傍根为原型的。“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而回到人民手中的铜陵,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程。

再来一篇
上一篇:妇联工作报告 下一篇:廉洁教育典型案例心得体会范文精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