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新思想,砥砺奋进新征程"表达了在新时代下,我们要以学习、思考和实践为驱动力,不断锤炼自己,不断进取,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思践悟新思想,砥砺奋进新征程心得体会最新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阅读与收藏,希望能够帮到大家!现在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学思践悟新思想,砥砺奋进新征程心得体会1
开放中求共识,自主中求发展。当今时代,国与国之间密不可分。在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只有坚持开放战略,兼收并蓄,经济互补,文化交融,才能实现发展理念上的共识。共识是消除地域、民族等隔阂的有效方法。在共识基础上,才能谋求发展。反对用单纯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激进的民族主义,搞分裂和对抗。以求同存异的思想,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在不断深入的交流中,消除猜疑和冲突,促进互信、互利,实现共赢。同时,开放中求共识,需坚持自主。没有自主的开放,毫无原则的共识,会损害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因此,坚持自主是开放的基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原则,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实践经验为基础,坚持批判性思维,理性评价开放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和问题,不盲目、不偏激,客观评价外国制度和经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框架下,进行理性分析,维护国家、民族的自主性,防止历史虚无主义和西化主义思潮。坚持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辩证看待开放与自主之间的关系。
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传承的手段。传承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文化基础。传承是在历史发展中,经过实践考验所形成的一种民族共识。没有传承,则意味着国家和民族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在发展中,对外界环境的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改造的过程。没有创新意味着闭关自守,与世界发展割裂,国家无法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无法提高。但创新不是全盘否定传承,而是在维护民族核心价值理念的前提下,对传统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让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能够更加适应新的环境,丰富原有理论认知,在发展中,形成更加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改革的实践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成功经验和科学理论,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发展中,需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面对问题,实事求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求变求新,不断完善和发展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增强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更须处理好上述两种关系。创新发展理念列为未来中国发展的基本思路。贯彻创新发展理念需要人才。如何培养具有创新发展理念的人才,则是高校未来工作的重心。结合上述对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开放与自主、传承与创新的科学论断,未来高校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1、强化国情教育,增强“四个自信”。高校人才培养不仅要关注传授专业知识,更应将国情教育贯彻教学始终。在国情教育中,让学生能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深刻体会创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是深化改革的必然方法。在坚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前提下,结合中国改革实践,以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为出发点,积极实践,科学阐释,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勇于提疑,敢于突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指,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础,传输科学的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念,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富强为奋斗目标,坚决抵制社会不良思潮。同时,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寻找解决方法,容忍结果,关注过程。在过程中,不断地磨练学生,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传播理性思维,消解简单化思维。在教学中,结合专业知识,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理性评价,聆听学生不同意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思维方式,破除简单化、单一视角的片面认识,培养学生系统化、体系化的思维模式。
学思践悟新思想,砥砺奋进新征程心得体会2
2022年12月1日-12月7日,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读书班”。通过统一线上学习,线下自觉自学,对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质和学校在新时期的发展目标方向有了深刻认识和领会,收获颇丰。
一、学之识
这次学习,学校党委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既有区外重量级的教授和研究员做专题辅导报告,也有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的专题辅导,还有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学院部门主要负责人做的研讨发言,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今后党的重大部署及工作方向。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芳教授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扎根中国大地,打破“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路径依赖,蹚出一条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中国社科院民族所所长王延中研究员带领大家重温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民族和大统战的重要精神和要义,画最大同心圆,坚持大团结大联动,最大合力推进伟大复兴中国梦。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冯家举,以创新为驱动,落实自治区“五大任务”为方向,诠释科教兴蒙,科教兴国的目标和路径。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孟繁华教授用开阔的视野,国际名校的人才培养范式讲开来,启发和探究高校发展过程中补短板、聚资源、抓重点和强贡献的工作思路。湖南社科院院长钟君研究员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哲学范畴出发,逻辑递进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范畴,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义和伟大。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学院和部门主要负责人的交流研讨,从坚持党的领导,坚决拥护“两个确立”,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从学校全方位工作出发,将本次读书班学习的思想转化为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为学校新征程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路径。
二、学之悟
通过这一系列专题讲座的集中系统学习,自己更深入领悟了党的二十大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感受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也深切认识到高等教育肩负的特殊历史使命和重要时代责任,进一步坚定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信心和决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举旗定向的政治宣言,是引领复兴的行动纲领,其中关于教育、科技和人才三者的单独成章一体部署,启发我们要准确把握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不断探索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的强大合力,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投身于国家教育事业的新征程。
三、学之用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呼和浩特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内蒙古大学全体党员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深刻践行了党的二十大精神。
作为一名高校共产党人,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在祖国第二个百年征程扬帆远航的关键性时刻,我们应深学细研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和政治内涵,紧跟国家教育进程脉搏,主动融入国家和自治区发展大局中,守正创新、攻坚克难。我们应深深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时的殷切嘱托,扎根祖国边疆,以更大的责任担当,更足的干劲热情,更实的工作作风,管好用好教育资源,扎实做好教学科研服务工作,紧紧围绕学校事业发展目标,树立全局观念,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建立健全现代财务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财务支撑、助力和引导作用,赋能学校“双一流”建设,与学校高质量发展脉搏同频共振,以实际行动和成效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新征程,呼唤使命担当,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的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
学思践悟新思想,砥砺奋进新征程心得体会3
2022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邃,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充分反映了全党意志、人民心声,充分彰显了强烈的历史担当、深厚的人民情怀和伟大的自我革命精神,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员令和行动指南,是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纲领性文献,必将极大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成为载入人类文明史册的光辉文献。
我通过个人学习、集体学习和研讨交流等形式,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文,下面将学习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一是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原原本本研读原文,原汁原味学深悟透,准确领会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理念、新论断、新任务、新举措,从中汲取养分和智慧,同时开展交流研讨,进一步解放思想,用先进的理念武装头脑。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谆谆教导,切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忠诚核心、信赖核心、紧跟核心、维护核心,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坚持联系实际学,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我国今后五年法治建设有关论述。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报告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司法体制理论研究中,要求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问题意识,从当代司法实践的需要出发,面向现实,寻找回答当代司法实践问题的答案,不断推动理论研究同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三是用报告精神指导工作实践。理论的先进,是最彻底的先进;思想的主动,是最大的主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的科学论断。‘两个结合’深化了我们党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规律性的认识,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也是完整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在日常行政工作中,立足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对其进行总结和概括,以指导工作实践。在科研工作中,紧紧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从专业的角度开展体系化研究和理论性阐释,努力形成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推动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而努力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学生法治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我深感教书育人事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实际工作中,将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厚植爱国情怀,矢志不渝跟党走,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学思践悟新思想,砥砺奋进新征程心得体会4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遵循。时节如流,击鼓催征,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既生逢其时,又重任在肩。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要交出一份“优秀答卷”,就要拿出与之相适应的“组工态度”“组工担当”和“组工作为”,我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重大部署,对标对表结合实际找准贯彻落实的切入点,结合“揭榜领题”任务,不断提升组织工作服务中心大局的能力和水平,在争当先行先锋、勇当典范示范中贡献组工力量。
学有高度。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为组工干部更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争做政治清明、业务清楚的青年组工干部。
思有深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深入学习上求“精”,在理论研究上求“实”,在学用结合上求“广”。作为组工干部,只有不断地更新自身知识储备,丰富自身的工作技能和实践本领,善于在工作中开拓创新,提出新的思路和见解,才能把所学所思和实际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实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践有力度。行动检验政治能力,行动诠释责任担当。组工干部是党的事业的推动者和实施者,必须不断奔跑和努力,不断锤炼自身过硬的真本领。工作中我们要“马上就办”“说干就干”,干脆利落,掷地有声,不放空炮。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立说立行、善作善成,用“十根手指弹钢琴”的方式方法,做细做实做好各项工作,时刻警醒自己守好“严真细实快”的金字招牌,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成为“有问必答、有答必通”的“活字典”和“业务通”。
青年强,则国家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新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新时代青年人生逢其时,新时代给了青年人更广阔的平台,更丰富的机会,更光明的前景。“深耕一寸,苗长一尺”,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年轻干部应厚植信念之根,砥砺奋进之志,在基层的广阔天地“深耕细作”,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努力书写新时代新征程的青春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