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不像作文,不需要抒情式的表达,心得体会是一种把学习或者生活中进行的思考用文字记载下来的重要文体,下面是句子范小编为您分享的2023清明节心得体会最新5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3清明节心得体会篇1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重要机会。许多学校会根据传统美德教育材料开展清明节纪念活动,教育学生铭记历史。下面这篇清明节活动心得体会范文,来看看吧。一、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我校清明节活动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清明节前夕,从唐代大类“清明节”引入来源解释节日,让学生们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观看雷锋的故事等等。
观看后,有些班还进行了英雄事迹的现场表演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对祖国的爱,对家乡的爱,对他人的爱。
清明节,柏树凝结着春天的气息,革命先烈纪念碑前更加郁郁葱葱,庄严肃穆了。4月1日上午,我校师生怀着崇高的敬意来到烈士陵园,深切缅怀革命先烈,表达思念之情。全体师生向烈士们鞠躬,默哀3分钟。在老师的讲解下,学生们深受感动,立誓:一定要牢记革命先烈的事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二、背诵经典诗歌,感受文化魅力
为了营造一个吟诵古诗的环境,有些班级开展了“清明吟诵诗词,缅怀先人”的经典吟诵活动,以纪念中国传统的清明节。活动结合了诗歌阅读和语言活动,构成一个全面的语言活动,让学生们感受经典诗歌的魅力,同时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
三、了解节日习俗,感受春天
清明节,万物复苏,是亲近大自然的一个好时光。我校组织学生们去远足。飘落的花瓣,路旁的石头,草地上歌唱的昆虫,都是学生们的玩伴。此外,老师还组织家长和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别具一格的亲子互动游戏,让他们在这种紧张而温暖的氛围中感受春游的乐趣。活动中,学生们初步了解了清明节踏青的习俗。他们亲身感受到了春天,同时也享受到了父母和孩子们的快乐。
在组织清明节活动中,我们坚持贴近现实,贴近学生,充分利用资源,精心设计,让学生快乐参与活动,得到了预期的效果。
今后,我校将继续营造和培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023清明节心得体会篇2
早晨,在绵绵细雨中一晃而过。
中午,阳光,就像是先烈们的精神一样炽热。队伍集合完毕,当乐队的指挥举起并落下的瞬间,鼓乐队整齐有序的敲打起来,雄厚有力的乐声响彻操场上空并消散。老师一声令下,队伍缓缓移动。各班的旗手昂首挺胸,高举旗帜,走在班级队伍的前方,大家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向烈士陵园走去。
在铿锵有力的乐声中,大家到了陵园门口,抬头望着那通向神圣殿堂的一步步阶梯,是那么的庄严。大家踏上了这条通往神圣殿堂的路。走的每一步都显得如此沉重,因为是他们,是千千万万的英勇身躯铺就了大家脚下的路。伫立在烈士墓碑,望着那几个雄浑有力的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缅怀先烈。听到老者的演讲,看着四周苍劲有力的松柏,让我感受到了先烈们英勇不屈的精神。大家庄重的向烈士们三鞠躬,并拳举起右手,在神圣的烈士墓碑下进行宣誓。许下大家一生的誓言。
绕着高大而圣洁的墓碑走一圈,缅怀先烈并送上大家的一份心意——自制小白花。大家有序的走下了圣洁的殿堂,走到一旁楼上的展示厅内,进行参观烈士们的简洁,丰功伟绩于烈士们书信、随身物品以及那些战争中用的枪、到、子弹等物品,让大家去感受当时他们的气息。
这些种种,都在触动着,震撼着大家内心深处的那一片柔软的地方。我想大家生活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怎么就可以懈怠了呢,大家反而更应该向先烈们一样的努力和拼搏,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去创造属于大家,属于这个时代的未来。
要记住烈士的精神永远都不会消散,它会永远的活在人们的心中,就像墓碑刻写的一样“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2023清明节心得体会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到了清明节了,学校组织了一次“网上祭英烈”的活动,以此祭奠那些曾经为国家、为人民,牺牲自己生命的革命先烈们。
每当国旗冉冉升起,耳边回荡着《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听着斗志昂扬的歌声,我思绪万千。是先烈们不畏强敌,勇往直前;是先烈们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抛去所有、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把生命奉献给祖国和人民,把热血洒向祖国大地。
现在的生活,没有硝烟、没有战争,老百姓安居乐业……可如果没有先烈们无私的付出,就没有如今的幸福。作为新时代的儿女,我们应当好好学习,不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期望;当有一天需要我们做出贡献的时候,我们也要像英雄一样无私奉献。
通过这次“网上祭英烈”活动,我明白了我们所拥有的和平繁华,都是英烈们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发奋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向先烈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2023清明节心得体会篇4
清明节,墓碑,祭祀。
一场急匆匆的雨应时而下,勾起了对清明节的所有记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流传千年的诗歌萦绕耳畔,妇孺皆知。清明不仅是个节气,还是个节日,它之于中国,好似感恩节之于美国,意义古老且深远。清明是个矛盾体,一方面,它依附于暖春四月,杨柳遍地生,百花未谢尽,到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以青春的面貌昭显了强大的生命力,是外出踏青郊游的大好时节;另一方面,它又是中国传统的三大鬼节之一,笼罩在冥幻色彩的光环下,予人平添了不少的哀怨与愁伤,制造出穿插在暖春里的心寒。清明节就在这一暖一荣、一寒一叹中无止境地延续着,永不衰竭。
前些时日,老家人打来电话,告诉我大伯家要为死去的大爷重新修立墓碑,问我能不能在四月一日当天归家参加立碑仪式。我闻言愁喜交加,愁的是现在在公司不方便抽身,喜的是大伯的这片孝子之心,犹豫了片刻,还是选择了清明节回去祭祀。家乡人的清明节本就过得较为隆重,自从九几年老家立了宋氏祠堂以后,欣闻这十几年来愈显热闹异常。由于我这些年一直在外求学就业,没怎么参加祭祀的仪式,好在中央修改了节假日休假制度,这回可得好好地回去体会一番。“叫祖先”是每家每户清明祭祀的主题,做几样固定的菜,几碟几碗地盛放,外加一杯白酒,用木制托盘垫着,托盘上还放有黄纸冥币等阴府通用之物,移到庭院边,将托盘毕恭毕敬地搁在地上,一根火柴划出明亮的火花将黄纸冥币点燃,祭祀的人双膝跪地,一边烧纸一边念念有词,烧完后将白酒洒地,一串鞭炮“啪啪”地响起,像是在催促酒足饭饱的先人快快离去,免得惊扰阳间人。至于在各家逝者墓碑前和祠堂里的祭祀,无外乎烧纸焚香、磕头爆鞭之类的,形式只显露在言行举止上,而真正的感觉却埋藏在内心,他人怎可知?对宋氏祠堂祭祀的回忆依稀,如今一股莫名的冲动正牵拽我神往,好在清明节真地快了,祖宗与逝者的召唤马上可以换来马不停蹄的奔赴。
2023清明节心得体会篇5
清明节,印象就是吃煮鸡蛋,荡秋千,扫墓。
离万松山(鲁中革命烈士陵园)近,小时候的清明,老师带我们去扫墓。虽然口头上喊着什么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之类的口号,心却被春游和煮鸡蛋吸引着。万松山前绕着小汶河,山上松柏翠绿,在春回大地的清明时节,可以想象景色是多么美好。你想,被严寒桎梏了一冬的孩子,来这里扫墓,该是多么的幸福啊。。。。。。跟孩子们相比,山上的松树和河边的柳树就遭殃了--家家户户的磨眼里、门口都要插松枝和柳枝。孩子们就趁扫墓的时候,把树枝折回家。那时不懂插这些是为了纪念谁,就知道把柳笛和松笛吹的不亦乐乎。
秋千好像是清明节才有的游戏。我们那里叫“悠千”。找两棵靠的近的大树,一根粗绳子,让有力气的大人给拴好,几个孩子便有了自己的天地。一根绳子也让孩子们玩得花样叠出:单人的、双人的、多人的,坐着的、蹲着的、站着的。要趁清明节这天尽情的玩耍,因为大人说:打前不打后,打后死他舅“--意思是秋千得在节前打,节后打就死舅舅。当然是骗人的。或许是因为大人们都忙,怕孩子们荡秋千不安全才编出来吓唬人的。
鸡蛋,似乎是清明的最重要的标志。小时候家里穷,鸡蛋是要卖了换油盐酱醋的,平时难得吃几回。但是,清明节就不一样了。家家都煮上几个,染成红的、绿的、紫的、花的、甚至西瓜的,更有巧手的在上面画上好看的图案给孩子们。女孩子喜欢比较谁的鸡蛋漂亮,男孩子们并不在乎漂不漂亮,只要硬就行--因为“杠鸡蛋”是清明节必不可少的节目。每人持一个鸡蛋,撞在一起,被撞破了的就输了,就的把撞破的鸡蛋送给赢方。所以,在清明节里谁拥有一个最硬的鸡蛋就会赢得大家的崇拜,当然,是因为他可以吃好多鸡蛋。
2年前,我外地求学,清明节那天收到爸爸的来信,爸爸说:“清明节了,你买几个鸡蛋吃吧。家里人都想你,你妈煮了好多鸡蛋,你弟弟说给你留着呢。。。。。。当时的弟弟才7岁,记得看完信,我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