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是我们在写教案的时候要有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开展工作之前一定要写好一份教案,以下是句子范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认识姜和蒜的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认识姜和蒜的教案篇1
认识人民币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一年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重、难点
预测
重点: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难点: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9分钟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认识人民币: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每5套人民币,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1、区别旧版和新版:(以10元为例)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可能用来干什么?
2、区别纸币和硬币:出示5角硬币和纸币,有什么不同?背面有什么?(国徽)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故意损坏它
3、出示其它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认。
4、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呀,请你们按规律分一分。
二、自学:
自主学习:
1、请看到书上的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
2、换钱游戏:进行简装的计算:
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小组合作来做换钱游戏
合作研究:
小组合作完成1、信封里有2个5角的,是多少角?是多少元?你知道元和角有什么关系吗?
2、信封里有2个5分的,是多少分?是多少角?你知道角和分有什么关系吗?
3、3元=()角
7元=()角
20角=()元
60角=()元4、4角=()分
9元=()角
50分=()角
80分=()角
暴露问题:各小组将未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板书在黑板上。
三、互学:
全班交流在自学过程中,不懂的问题,集体讨论解决。
四、评学:
1、你知道人民币有哪些面值?它的单位是什么?
2、我们应该怎样爱护人民币?
小数的认识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重、难点
预测
学习重点:会用小数表示生活中的数。
学习难点: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1.出示商品标价牌。
课前大家去调查了自己最感兴趣的物品的价格,并制成了标价牌,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
2.区别整数与小数。
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标价牌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标价牌分成整数和小数两类。
左边这组数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谁还能举出其它整数的例子吗?
3.引入课题。
右边这组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二、自学:
1、认识小数
(1)小数里的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部分。你会读小数吗?
(2)试读标价牌上的小数。注意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2.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1)标价牌上的小数分别表示多少钱?
元
角
分
4.0
()元()角
0.
0
()角
0.
()角()分
(2)火腿肠5.98元,表示___元___角___分。牛奶元,表示___元___角___分。面包元,表示___元___角___分。读一读货架上三种食品标价中的小数。
(3)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
4.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1)交流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少厘米?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
(2)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还可以写成()米。
(3)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想一想:为什么小数点的前面写“0”?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一位小数?
5.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1)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还可以写成()米。
(2)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米?18厘米呢?
(3)想一想:
米、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数表示什么?第二位呢?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两位小数。
6.小组讨论。
(1)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2)点拨:写成米和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也就是3分米)。
三、互学:
展现提升: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提问补充。
四、评学:
1、完成课本第89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一第1题,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填在课本上)
3、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巩固小数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在这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比较数的大小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1、能运用直观比较和间接比较的方法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2、体会比较小数大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能正确地比较小数的大小。
重、难点
预测
学习重点: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学习难点: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导学案
课
型:
综合课型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学习
目标
重、难点
预测
时间
预设
导学:
分钟
自学:
分钟
互学:
评学:
分钟
整理导学案:
分钟
学习
过
程
师生笔记
一、导学:
二、自学:
三、互学:
四、评学:
认识姜和蒜的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95页中的例11、1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自主探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理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体验到算法的多样化,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口算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3、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
学生在已有“整十数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整百、整千数加减法”,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迁移类推的方式自主探究算法,通过算法的比较分析实现算法的优化,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一)呈现情景。
课件出示电器商场的情景图,然后呈现电脑和冰箱的图片和价格(如下):
(二)提出问题。
1、找一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说一说: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问题预设:(1)买电脑和冰箱一共要花多少钱?
(2)冰箱比电脑贵多少钱?(电脑比冰箱便宜多少钱?)
3、试一试:尝试列式。(1000+20xx、20xx-1000)
(三)导入新课。
像这样整千数相加减我们还是第一次遇到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获取算法
(一)探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算法。
1、解决问题
(1):1000+20xx=?
(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学生汇报算法:
预设算法如下:
①数的组成:因为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就是3000,所以1000+20xx=3000。
②类推:因为1+2=3,所以1000+20xx=3000。
③计数器:借助计数器来拨数,最后得出1000+20xx=3000。
……
(3)算法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算呢?
2、解决问题
(1):20xx-1000=
(2)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3)交流算法:你是怎样算的?
算法预设如下:
①数的组成:因为2个千减去1个千是1个千,就是1000,所以20xx-1000=1000。
②类推:因为2-1=1,所以20xx-1000=1000。
③计数器:借助计数器来拨数,最后得出20xx-1000=1000。
④想加法:因为1000+1000=20xx,所以20xx-1000=1000。
……
(4)算法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算呢?
3、及时练习。
计算:200+400= 600-400= 3000+6000= 9000-3000=
指生回答,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二)探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进位、退位)的算法。
1、课件出示:80+50= 130-50=
2、学生尝试解答。
3、交流算法。
预设算法如下:
(1)80+50=
①数的组成:因为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就是130,所以80+50=130。
②类推:因为8+5=13,所以80+50=130。
……
(2)130-50=
①数的组成:因为13个十减去5个十是8个十,就是80,所以130-50=80。
②类推:因为13-5=8,所以130-50=80。
③想加法:因为50+80=130,所以130-50=80。
……
4、算法优化: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算?
5、及时练习。
计算:70+50= 120-50= 800+900= 1700-900=
指生回答,重点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算法。
(三)比较算法。
今天学习的这两种情况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之处?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三、实际运用,深化算法
(一)基础练习。
1、游戏一:捉老鼠。(教材第97页第1题。)
课件逐个出示,让学生进行选择,并指生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游戏二:小猴送信。(教材第98页的第4题。)
课件先出示邮箱,再逐个出示每个信封上的算式,指生进行投递信件,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游戏三:猜数。(□后面藏着几。)
500+□=800 □+70=210 7000-□=20xx □-60=60
(二)综合运用。
1、教材第96页第2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指生说出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重点:分析数量关系、说明计算方法。
2、教材第97页第2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指生说出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2)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
(3)全班交流。重点:分析数量关系、说明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你有什么收获?在实际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认识姜和蒜的教案篇3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闹钟声和录音让大家猜谜,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初步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学具钟表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接着再跟着电脑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第二步骤是学习整时的认、读、写。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3个钟面板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做一个时针和分针交朋友的小游戏。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
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第三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1: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2:找朋友。3:生活情境体验。
1.我用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让学生边看录像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2.在找朋友中,让学生全员参与,给每个小朋友都带上头饰(钟面、整时的两种写法),让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手做个好朋友。这样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3.通过去买东西的生活情景体验,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四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
以上是我对认识整时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教学设想。
认识姜和蒜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2、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
3、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难点: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教具准备:
钟表课件、实物钟表。
第二十九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引出秒的概念。
1、出示第59页主题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做什么?
(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和观众们都在期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他们正在倒计时:十、九、八、七、……二、一)
2、老师提问:人们倒计时时喊的“十、九、八、七、……二、一”每个数字之间经历多长时间?(1秒)
师小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就来认识秒。
二、出示学习目标:
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三、出示自学指导:
1、小明和妈妈来到钟表店,这里都有什么样的表?
2、拿出一个有秒针的钟表,请同学们观察,你能从钟面上发现什么?
3、在钟面上怎样表示1秒呢?
四、后教环节:
1、课件出示一个有秒针的钟表,请同学们观察,你能从钟面上发现什么?(我发现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还有秒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还有一些小格。
师说明:同学们说得很正确,钟表上又细又长的针就是秒针。
2、在钟面上怎样表示1秒呢?
(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
用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小格的动作。请同学仔细观察。
3、请同学谈谈对1秒钟有什么感受。
4、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课件中的表, 老师演示秒针走一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生: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也在走,分针走一格是1分,所以1分=60秒。)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1分=60秒。
5、出示有秒针的实物钟表,和同学们共同感受1分钟有多长。
请同学们谈感受。(1分钟比1秒钟长,但1分钟也过得很快)
6、出示课本61页做一做第2题,了解1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
现在给同学们1分钟的时间,你亲自实践一下,这段时间可以做些什么,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小组的同学。
五、当堂训练: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大约每天睡9( ) 穿衣服大约需要20( )
烧一壳开水大约需要25( )
2、填一填。
人1分钟脉搏跳( )下,1分钟做( )道题
1分钟写( )个字。
3、填空:
深呼吸1次用( )秒,15秒内能深呼吸( )次。
从1数到30用了( )秒。
1分=( )秒,120秒=( )分
4、绕操场跑1圈,王刚用59秒,李月用了1分零3秒,谁快些?
六、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秒的认识,知道了1分=60秒,还感受了1分、1秒有多少长,常言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同学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时间的主人吧!
认识姜和蒜的教案篇5
在星期四教研活动上,我得知这次数学课堂教学比武的内容是“千以内数的认识”。“千以内数的认识”是老教材里没有的,它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是对数的认识的进一步学习。刚一拿到教材,我有种无处下手的感觉,不知该如何处理。在之后的两天里,我深入解读教材,细细理解体会,于是将教学目标定位于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感知更大的数;发现两个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掌握数数的方法,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数数的过程是无限的,但是数数却是有规律可循的,就是满十向前一位进1。
课始,我通过小组合作数小棒,在10根扎一小捆,10捆扎一大捆的过程中,学生体会了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的关系,理解了满十向前一位进1的道理。我就是通过数小棒、捆小棒的方式将抽象的数、十进制直观的表示出来。在练习中,我设计了“猜一猜,有多少个小立方体?”这一环节,目的就是把“空间与图形”和“数与代数”这2块内容结合起来,在从个(点)到面,再到体的过程中,既对新课标的需加强的领域给予落实,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渗透了空间观念,让学生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数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我借用“计数器”来突破难点,但这只是我一个人的操作。课后,我想到如果让每个学生都来动手拨一拨或者边拨数、边数数,在数数的过程中将数与计数器一一对应,那么难点的突破会更顺利,学生的理解会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同时这也点明,今后我的备课要“以人为本”,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备课更应备学生。
这节课,同时也点明了我的在时间掌控上的不足。纵观整堂课,前紧后松。在我认为最花时间的操作在预定时间内顺利结束后,我在难点突破上花了7分钟,在拓展练习上,由于预设不足,教学反应不够,共花费3分钟,“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该收没收,以致原本预定的作业没有完成。如果在难点突破上,在练习设计上再准备充分一点,时间再紧凑一点,让学生动动笔头,那该多好呀!这是我一大败笔,今后应引以为戒。既然分配了时间,就要按照预定的脚步走,该断则断,该收则收。
一堂课结束了,留下的是青涩、遗憾和思考。如何创设有效课堂,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如何进行有效引导,如何设计高效作业,这一切还有待我的努力
认识姜和蒜的教案篇6
活动内容:
人是五官—眼睛
活动目标:
1.了解眼睛对人的重要性
2.懂得如何保护眼睛
3.培养幼儿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录音机、磁带、眼罩与幼儿人数相等、三幅头像画、盲人图片、一些关于保护眼睛的图片、“眼睛”六个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游戏:指五官
轿是说一个五官的名称,幼儿必须又快又准得指出来
2.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谜面: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
二:了解眼睛对人的重要性
1.幼儿听歌曲《五官歌》师:小朋友,听了这首歌谁能说说我们的眼睛可以帮我们做什么?(幼儿自由回答)那我们如果没有眼睛将会怎么样呢?好,现在请小朋友一人拿一个眼罩戴好,亲身感受一下,你可以站起来慢慢得走两步。(幼儿亲身感受后回答问题)
2.出示盲人图片师:那个小朋友来说说这个叔叔为什么带着一个墨镜,手里还拿着一根木棍在马路上走?(幼儿回答)教师引出盲人一词,刚才我们小朋友也亲身感受了眼睛看不见东西是什么滋味,所以盲人叔叔做事情很不方便,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呢?(使幼儿懂得关心、帮助残疾人)
三:懂得如何保护眼睛
师:眼睛对我们这么重要,那我们是不是应该保护自己的双眼呢?怎么保护呢?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幅图,请你们来做裁判,看看说做的对。(将幼儿分成两组,教师出示一幅,幼儿作出判断,并说明原因,答对的一组获得一朵小红花)
最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小结在生活中如何保护眼睛。
四:玩“贴眼睛”的游戏
幼儿手里拿着两个“眼睛”,站在距头像一米处,把眼睛蒙上,向前走给头像贴眼睛,看说贴得准。活动自然结束。
认识姜和蒜的教案篇7
认识中秋节教案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快来看看幼儿园认识中秋节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1、每一个孩子准备一块月饼,并请家长告诉孩子月饼的品名。
2、民间故事《常娥奔月》
[活动过程]
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a、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月饼? ——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
b、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
c、老师小结。
d、分享月饼。
教学反思:
“认识中秋节”这堂课对于小班的小朋友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小朋友也基本上听不太明白,但是大部分都知道要过节该吃月饼了,代表家人的团圆。
本文扩展阅读: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